远在村边 近在心田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赤兴乡 邓金 字号:【

  那年九月,带着对家乡的眷恋,我回到家乡,成为马步乡郭村首位大学生村官。郭村是个城郊村,离县城仅十分钟路程,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初到村委会,蓝白相间的新办公大楼傲然屹立于路旁,室内明亮整洁,桌椅摆放整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与之前朋友们形容的破烂形象完全不同,至此,那颗悬着的心,总算安然落地。

  初来乍到,村里人都对我投以怀疑的目光,认为我只是在村里走走形式而已,不会有什么实际行动。面对质疑与流言,我没有反驳,而是实际行动去回击。我主动要求成为村干部们的“跟屁虫”,跟着他们开始接触村里的大小事务,少说话,多做事,少结论,多请教。一段时间下来,村干部们对我的称呼也由起初的“邓村官”变成了“小邓子”。到村不久,我县南部新城计划启动。南大门的地理位置优势让村子成为新城计划的核心区,于是,征地拆迁,修路改道成了我村官生涯的主旋律。加上新农合、低保等工作,白加黑5加2的工作模式成常态。那一段日子,累并充实着。

  时间如白驹过隙,两年村官期满后,我被重新安排在另一个偏远的山区乡镇。带着低落的心情和一纸调令从一个城边村来到山区乡,失落和不甘是在所难免的,所幸新同事的友好和热情,让我逐渐适应新环境并着手学习新的工作内容。适应了一段时期后,我惊奇地发现,山区乡镇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但这是把双刃剑。因为正是由于地处山区,资源匮乏,年轻干部偏少,他们对外界的获知欲更加强烈,对干部的需求更是迫切。山区人民的那份质朴和善良,让人备感温暖,一种强烈的被需求感拔地而起。

  纵观走过的基层岁月,过去的点滴仿佛都在昨日。如今,虽然我已离开村官岗位,从“村官”变成“乡官”,身份虽变,但深厚的农村情谊和乡土情结丝毫不褪色。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时刻告诫自己,要更好地继续服务广大群众。

  转态度 接地气

  从大学生村官到乡镇干部,从“村官”到“乡官”,虽说称呼里都带一个“官”字,可我们却需心怀为民之心而非为“官”之态。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官架子姿态早已成为旧俗,“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新要求已成为当下党员干部的行为标杆,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你已不是纯粹的“小跟班”、联络员、协调员等,很多工作需要认真履职,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把群众当亲人,说农家话,讲农家理,脚踏实地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时刻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解决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切实帮扶群众改善贫困现状,以此改善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印象,不断强化干群鱼水关系,努力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秀美乡村。

  用真情 办实事

  基层工作,每天接触的都是形形色色的村民。村民之事无小事,桩桩件件需挂心。也许你帮助村民办理的只是一件小事,但对于每位有困难的村民来说,每件事都是大事。作为一名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更是感触深刻。还记得初到乡镇时,我被分在农医所,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相关事务。众所周知,新农合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住院报销,平时有个感冒发烧什么的,这倒也没啥,要是摊上大病慢病来袭,新农合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就拿大病救助来说,惯例是每年年底集中申报审核。有一次,一位大爷来到农医所,要求给他报销住院费用。原来是该大爷的老伴上月突然检查出患有肝硬化,入院治疗没多久便花去费用上万元,听邻里说现在住院能报销,就来了。由于当时没到申报时间,报销不能即刻办理。大爷一听报销遭拒便瞬间火冒三丈,我只能耐心跟他解释事情缘由并告知其办理流程,做好登记。大爷见我如此耐心,也慢慢收了脾气,半信半疑地走了。年底时,在接到慢病申报工作启动的通知后,我便在第一时间主动联系了那位大爷并帮其办理妥善。拿到慢病补偿款的那天,大爷特意来到我办公室,告诉我钱收到了,并对之前的冲动行为表示歉意。“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真诚相待,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换思路 强本领

  做群众工作,不是听风就是雨,也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更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要站在当前社会新常态下,转换思路,全新审视群众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尤其是到困难群众中去,关心他们的冷暖疾苦,学会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不耻下问,虚心向群众请教,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上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方式。以我乡现行工作办法为例,一是制作便民服务本,拓宽诉求渠道。小本上记有各办详细的办事流程介绍和办事人员联系电话,解答群众心中疑惑。二是开展流动便民服务,为民真抓实干。因地处山区,为解决交通不便利、群众办事难的困扰,我乡领导提出流动服务理念,抽调人员组成流动便民服务队,配备便民服务车,定期开展上门服务,将“办公室”搬到群众家门口。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办低保年审,拍身份证照,送户口簿等诸如此类。“只要您一个电话,我把服务送到您家”的办事承诺,让干群距离一下拉近不少。

  基层工作没有多少惊天动地,多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又繁琐的小事。虽然我的工作阵地已从村里转移到乡里,距离加远但心更近,为民服务的决心始终如一。如今,借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春风,我乡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江西剑发铝型材有限公司等5个企业落户县工业园。先后投入或配套1800多万元建成了移民集中安置点、千吨万人饮水工程等;投入200多万元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累计投入教育资金1000多万元新建了中心幼儿园、教学点等;新建或改造多个村级活动场所。我们坚信,有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全乡干部群众一定会把科学发展的劲头鼓得更足,氛围造得更浓,思路理得更清,工作干得更实,共同谱写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篇章,也热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我乡指导工作!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