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富含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是21世纪最具想象力的产业之一。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已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并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同时,“十三五”规划又将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同步”短腿重点发展,并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先导,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以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什么样的农业,取决于农业经济基础。中国古代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自然经济,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中华农业文明,延续数千年。至今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期,多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经营为主,但“小农经济”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已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尤其与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所获得的丰厚GDP和政绩相比,地方政府往往“善小而不为”,农业农村发展客观上受诸多因素干扰,不仅与当前“五大发展理念”不适应,还成了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现代农业,主要是解决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把“总钥匙”。我国地大物博、人多地少,城镇化发展不充分,就农村来看,村庄形态多样、地域文化各异,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适应各地农业基础的多样性,因地制宜甚至因村制宜,宜大则大、宜中则中、宜小则小。“小农经济”尽管有落后的一面,但其改革稳定器与蓄水池作用依然需要。同时,“小农经济”诸多的内在优越性也是现代农业必需的。“小农经济”中的农民有充分开发土地和提高效率的本能,有“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的惊人生产能力。此外,“小农经济”体现出的生态循环、生活情怀等农业天然属性,是现代农业不具备的。
以“小农经济”为鉴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要紧扣“五大发展理念”这个中心,紧贴我国特殊国情农情这个重心,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小农经济”。从“小农”立场思考改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创新农业体制机制放大“小农经济”内在优势,并叠加好农村综合改革其他方面利好政策,正确处理好“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让发展理念厚植于“三农”之中,让农村综合改革接地气、聚合力、解难题。
“创新”重在变革现有农业生产关系,放大“小农经济”内在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在规模化、机械化层面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统”,但还未从整体经营层面解决“统”的问题。最近中央提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主要是调整农业结构和提升产业效益。农业作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最主要载体,农业供给侧改革实质就是“三农”侧改革,基本主体应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民合作共同体,具体是促进农民组织制度的现代化,聚焦提高其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要通过对“小农”组织制度变革,着重在“三权分置”改革基础上深化土地确权成果应用,实现农民合作组织成员权与管理权统一下的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从组织上保证农民利益的长效性,以此为基础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协调”重在推进“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近年来国家提出的耕地红线制度有效保障了农业发展所需用地,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政府GDP冲动。但农村改革没有屡试不爽的模式,各地农村发展历程不尽相同,不能光在表面上追求规模化,应注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切忌把大量的精力、财力投入到大规模土地流转和机械化程度上,导致对“小农”发展厚此薄彼。要严守“农民得实惠”这一改革“生命线”,着力增强“三农”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善于整合各种涉农政策平台,农村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社会精英,构建起支持农民首创的“统一战线”,并提供好网上、网下,横向、纵向等各种经营方式和产业链条的全方位服务与支持,在合作发展基础上更好地延续和发挥农村文化文明优势,并搭乘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东风再次绽放别样光彩,让“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绿色”重在探索出一条生态、循环、可持续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小农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遵循了“物质可循环原则”。例如,一些地区农民种植双季稻的同时在自留地上种植蔬果、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甚至垃圾入地、粪肥还田。这种原生态的微观农业循环体系,与中央提出的大力促进农业纵向一体化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维模式不谋而合,都是要走可持续、循环化发展道路。要推进农业龙头企业与“小农”的合作,打造上下游全产业链,实现纵向一体化整合。将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横向并联,形成相互之间循环化利用的格局,实现横向一体化发展。这种纵横交错编织而成的涉农产业网络,不仅有助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产加销衔接、农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还能促进外围产业的集群发展,满足更多农民就业、创业需求,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梯队。
“开放”重在让“互联网+”成为“三农”转型升级发展的前沿阵地。互联网时代最大的贫富差距来自于信息鸿沟。要承接现代农业“溢出效应”,就必须顺势而为弥补“互联网+”这块短板,让城乡二元结构消弭于无形。一是创新“互联网+农业”模式。随着“互联网+”新消费模式涌现,除了提升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外,还要通过重建新型消费关系,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破解食品安全问题,提升农民受益空间。二是创新“互联网+农民”模式。互联网思维与现代农业的叠加可以造就出一批“新农人”,依托互联网技术对作物进行实时远程监测与诊断,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建议。三是创新“互联网+农村”模式。通过信息进村入户,把全国60万个行政村连成一张大网,形成农村大数据平台,使乡村从“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走向开放性,让每一亩土地都成为每家农户的“创客空间”。
“共享”重在利用城乡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城市与农村再平衡。“小农经济”既是一种农耕文明形态,更是现代人所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现代都市人羡慕田园牧歌般的生活,而“小农经济”可以重启“乡愁模式”。要转变农村发展理念,让乡愁有所寄托,让美丽形神兼备,用好城市和农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对此,要充分发挥农民住房财产旅游开发和金融杠杆作用,吸引城市人进入农村休闲度假、居住养老,使农村土地升值、农业增值,产生“溢价效应”,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就地突破,取得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之间的再平衡,让农民共享深化改革红利,让城市共享农村发展成果。
当前,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明显问题就是缺乏将“三农”问题置身于特殊国情农情下考量的担当,对“五大发展理念”与服务对象不够清晰和精准。对此,各级党委和政府作为“三农”政策与服务的重要供给者,首要的是改革自身,切实为“小农”保驾护航,为现代农业指点迷津,全面清理当前“三农”领域的话语、政策和组织体系。特别是在大举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要谨防GDP政绩冲动,对只有“微利可图”的农业经济大而化之,切记心怀“小农之情”,以“挖地三尺”的决心和“入农三分”的耐心,与农民一道发展,把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培育成未来农业经济的“操盘手”,为“三农”事业打开更大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富含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是21世纪最具想象力的产业之一。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才能叶茂。唯有把“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到农村综合改革中,植根于广大农民利益中,成为“三农”事业攻坚克难的强大理论武器,才能以“小农经济”为本,以现代农业为纲,纲举目张,凝心聚力,合力推进“四化同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施政方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