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彭州围绕“绿色、文化、时尚、开放”四张城市名片,按照“旅游规划一体化、全域大地景观化、产业园区景点化、产品培育特色化、配套设施标准化、景区景点品牌化、城乡居民游客化、旅游服务规范化”的理念,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战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品内涵,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品质,提高现代农业的绿色环境价值、文化体验价值、科技创新价值、观赏服务价值、品牌传播价值等综合附加值,进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文明幸福指数。
一、彭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彭州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成都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北端,成都中心城区20公里,双流国际机场40分钟车程,国土面积1420平方公里,与都江堰、郫县、新都、广汉、什邡、茂县、汶川等县(市)接壤,是成德绵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2015年GDP333.55亿元,公共财政收入19.4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3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19元。彭州已形成了以成彭高速、成绵复线高速、成彭高铁、成德大道、川西旅游环线、彭温路、彭郫路、汉彭路等多条高等级公路和轨道交通组成的外部旅游交通网络,彭白路、湔江路、花源路、蒲新路、天桂路、万白路和蔬香路形成了完善的市域内部旅游快速交通网络。
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美丽乡村、生态田园、农业园区、乡村酒店、特色民宿、特色美食等乡村旅游要素基本齐全。目前,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2A级旅游景区各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旅游度假区1个,省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2个特色旅游小镇,1个乡村旅游示范区,8个旅游特色村和1条特色美食文化长廊。全市共有农家乐821家,其中1家五星级乡村酒店,26家四星级以下星级乡村酒店(农家乐)。2015年全市乡村旅游总收入13.58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83.8%;乡村旅游接待人次562万人次,占旅游接待总人次的90.64%;农民旅游收入占总收入的32.86%。2015年彭州市被四川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授予“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市”。
二、强化领导,健全创新管理体制
彭州市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先后成立彭州市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彭州市湔江河谷旅游功能区工作小组,组建龙门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彭州市旅游协会等行业组织。体制机制的创新,有力地保障了彭州乡村旅游在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宣传营销、旅游秩序、奖励扶持等贯彻落实,初步建立健全了以旅游资源管理一体化为导向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按照四川省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成都市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安排和彭州市委“一三三六”发展战略,编制《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彭州市旅游业振兴规划》(十二五规划),以及《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彭州市湔江河谷·宝山旅游度假区旅游总体规划》、葛仙山乡村旅游度假区等专项规划。完成了《彭州市乡村旅游战略发展研究》、《彭州市旅游全域化研究》、《推进旅游全域化建设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等课题研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体系,优化了乡村旅游发展布局,发挥了产业规划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四、狠抓载体,打造主题精品景区
近年来,彭州把A级景区创建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抓手。2014年成功创建白鹿中法风情小镇、宝山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和中华蝴蝶生态城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5年葛仙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创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通过A级旅游景区等品牌创建,全市乡村旅游资源得到迅猛开发,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乡村游客大增,品牌影响进一步扩大。
五、加大扶持,促进社会资金投资
为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彭州出台了中共彭州市委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彭委发〔2011〕25号)、中共彭州市委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奖励政策的通知》(彭委发〔2013〕13号)等系列文件,明确了旅游产业奖励政策,对旅游品牌创建给予奖励。2015年,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作为旅游发展资金,重点用于乡村旅游的规划编制、重点项目扶持、宣传促销、人才培训、品牌创建奖励等。
六、突出特点,提升特色品牌形象
一是打造乡村旅游特色镇、精品村。依托丰富的水源、植被、田园风光等优势,葛仙山镇创建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特色镇,宝山村创建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四川省乡村旅游精品村寨,金龙假日酒店创建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力争用3-5年时间,将彭州市打造为全国知名的乡村休闲旅游度假区。二是打造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特色园区。依托本市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坚持走“一三互动、农旅融合”发展道路,将生产性与观赏性、休憩性相结合,配套完善旅游设施设备,加大文化元素融入,大力提升园区“四态“,初步培育出中国(彭州)蔬菜博览园、种都蔬菜公园、北岛农庄等都市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特色园区。三是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经营点。近年来,彭州加大特色乡村旅游经营点的引进和建设力度,积极申报四川省特色乡村旅游经营点,通济镇樱花谷评为养生山庄,葛仙山镇有花人家评为花果人家,桂花镇天兴陶艺园评为创意文园。同时发挥政策的撬动作用,推进农家乐“三改一提升”工程,鼓励农家乐提档升级。丰富了全市乡村旅游业态,全面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品质。
七、加强营销,聚集旅游人气氛围
精心策划和举办重大旅游节庆活动,2015年举办了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葛仙山田园赏花活动、、2015环龙门山骑游活动、宝山冰雪温泉季活动、宝山太阳湾景区蔷薇花节、宝山文化旅游节、2015白鹿美食节等特色活动,体现了“一镇一节”的特色。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旅游宣传,与四川电视台《天府旅游》栏目组推出彭州一日游赏花线路,组织宝山、白鹿等景区参加成都“中国旅游日”、第二届四川旅交会和2015成都国际旅游展等活动。推出彭州一日游、二日游赏花线路、乡村美食游线路以及宗教文化游线路,逐步形成“联点成线、连线成片”的旅游综合体营销模式。开发彭州“不二工坊”土陶,桂花彩陶、天彭肥酒,彭州竹雕等独具“彭州元素”的乡村旅游商品。建设了旅游商品营销中心,培育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和餐饮街区,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全方位拓展,也进一步打响了乡村旅游的品牌。
八、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品质
一是强化旅游服务质量培训。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旅游企业到省内外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发展经验。邀请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成都大学旅游学院等相关院校专家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题培训。2015年共培训旅游从业人员2000余人次。二是大力开展旅游服务技能比赛。举办讲解员大赛、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大赛等。加强企业管理,乡村旅游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率均达到95%以上,提升全市旅游服务水平。三是加大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力度。制定了《彭州市农家乐规范管理办法》、《农家乐相关制度》等文件,聘请专家对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创建进行指导。四是加大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建立了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和旅游质量监管机制,成立了行政综合执法局旅游执法大队,统一受理旅游投诉工作,及时受理旅游投诉,办结率100%,开展游客满意度测评工作,满意率在84%以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