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和林村 旧貌换新颜——四川省成都市和林村建设经验探索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本刊编辑部 字号:【

  和林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是典型的川西林盘布局,内里白墙青瓦,竹林掩映,外围一派田园风光。和林村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00余亩,辖15个村民小组,1218户2614人,是温江鱼凫原乡中国农业公园核心村落之一,温江古鱼凫遗址重点区域,温江大蒜标准化生产基地、水稻高产创建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基地。

  近年来,和林村按照“中国农业公园”建设规划,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标准,通过农房风貌改造、标准化种植推广、创意化景观作物栽培,深度挖掘本土农耕文化和悠久鱼凫文化,形成了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民俗传承、农家美食住宿于一体的“一三互动,产村相融”发展新格局。

  自我改造建新居

  走进和林村,竹林掩映、飞檐木门、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风格建筑在田园风光的包围下尤为显目。和林村是典型的川西林盘传统院落,以大田景观为基底。为了整体风格的统一,和林村在方便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前提下,对村里农房实施了风貌改造,即在原有的住宅基础上进行风貌与功能的提升和完善。该工程由村民自主发起、自愿参加、自筹资金、自主实施,有序完成了农房风貌改造。在改造农房外部风貌的同时,同步提档升级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实施污水管网入户、改厕改厨以及休闲小品植入、步行道改造与娱乐活动广场打造等基础设施配套,使村民过上了传统田园环境与现代生活功能相融合的惬意生活。在这里,入眼的是饱含乡愁记忆的田园风光和农业景观,触摸享受到的是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荣。

  新型主体壮产业

  为助推产业发展、加强项目管理、扩大对外宣传、增加农民收入,和林村成立了裕丰水稻专业合作社、兴欣大蒜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市场经营主体,并培育了一批职业经理人、职业农民。合作社采用品牌化、生态化、景观化、有机化、规模化的稻蒜种植模式,不断完善组织构架和管理方式,为社员提供基地统规、农资统供、病虫统防、农机统配、品牌统建、产品统销的“六统服务”,带动周边形成6000亩标准化稻蒜示范基地,实现年销售收入 7800万元,净利润5400万元,亩均收入增加0.2-0.4万元,有效助推农民持续增收。

  一三互动增活力

  农业与创意文化在和林村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和林村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传统农业发展为基础,结合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规划,打造了彩色观光水稻大田、蔬菜长廊、稻田养鱼、优质稻认种等创意休闲农业板块,创新开展了开秧门、蒜薹采摘、新米品鉴、稻田摸鱼等各类农耕文化活动。“开秧门”活动已成功举办两届,该活动再现了古鱼凫王定国安邦、由渔猎文明过渡到农耕文明的祭祀仪式。该祭祀仪式的含义是表达对天地、对自然的感恩,以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既是古鱼凫王国民众的愿望,也是现代和林村人的祈求。稻田摸鱼是和林村的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和林村水稻基地有稻鱼共生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等功能,这种共生系统的生态循环大大减少了系统对外部化学物质的依赖。这种活动很受城里游客的喜欢,既能体验农耕文化,品味摸鱼的乐趣,又可以重温鱼米之乡的乡愁记忆。手插秧、机插秧技能比赛,展现了传统农耕与现代机械农业劳作的强烈反差,壮观场景再现了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目前,和林村的创意农业休闲板块已成为成都市区中小学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不同季节推出的特色农耕文化创意活动精彩纷呈,形成了区域旅游的一道风景线,有效助推农民多元增收。

  四态融合共发展

  按照“房在林中、道在田间、路在棚下、沟在草里、文在牌上”的改造要求,全村实施了产业转型、农房改造、田型调整、道路沟渠改造、旅游标示标牌设置、环境综合治理、文化植入等工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业态、形态、生态、文态“四态合一”的良好发展环境。连片种植1000亩水稻、大蒜主导产业核心区基地;打造了2公里辅助休闲农业带、绿道色彩农作物带、道路藤蔓蔬菜廊道以及沟渠彩色农作物带;建设了5个主题特色鲜明的民居业态,切实做到形态美村、业态兴村、文态活村、生态优村。目前,和林村已经实现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既拓宽了村民收入渠道,也为村民打造了安逸乐居的生活环境。

  下一步,和林村将立足“鱼凫原乡”中国农业公园提档升级工程,重点做好功能结构、重点项目、农业产业、交通体系、配套设施、民居风貌、区域品牌等方面的提档升级,全力打造以复兴传统文化、唤醒乡村记忆、重现美丽乡愁为核心目标的中国农业公园核心区。

  ​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