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艺术 花木界的奇葩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本刊编辑部 字号:【

  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川派盆景的发源地,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素有“花木之乡”、“休闲旅游之乡”的美誉,也是花木编艺产业集民俗文化集萃地、花木集萃地、编艺文化集群地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编艺小镇”。近年来,为积极应对花木市场低迷,寿安镇以现有植物编艺产业为依托,确立了打造植物编艺公园这一结合农业特色品牌和新型乡村旅游的一三联动产业思路,规划建设乡土编艺文化村落,使传统花木产业突出重围。

  传统市场受阻,新兴产业突围

  同很多温江的乡镇一样,寿安也是以传统的苗木产业为支撑,但是近两年起,红火了十多年的苗木市场开始走下坡路,市场需求下降,价格也降低了,如果再依靠传统产业,恐怕很难找到出路。寿安镇本来就有搞植物编艺的传统,在转型大潮的带动下,村民们开始重拾编艺技能,而且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编艺大军中。同时,村民的想法并非只停留在单纯地把植物编成各种造型销售出去,在眼下乡村旅游正蓬勃发展的趋势下,村民们觉得,园子里各种各样的植物编艺造型,对城里人还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能不能把植物编艺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为村民创造更多的收入。村民的想法和镇政府的想法一拍即合,在镇里的支持下,以天星村13、14组为核心,对道路、沟渠进行改建,对环境进行提升,开始打造一个以编艺为核心的园区,寿安植物编艺公园应运而生。

  植物编艺,是将植物的藤条按照创作者的思路进行编织造型,植物编艺的本质是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将植物变成创意的植物景观,从而成为园林景观艺术的组成部分。植物编艺公园中的产品采用紫薇、女贞、桂花、杜鹃、海棠等植物原料,塑造十二生肖、工艺字、中国结、亭子、花瓶等110余种艺术造型。除了漂亮的植物编艺,园中还有用鲜花装点的彩色轮胎、自行车、破罐子、竹筒、彩色玻璃瓶、皮鞋……它们或在围墙下,或在乡村小路的转角处,或在小院篱笆墙上悬挂,充满了童趣。

  目前,寿安镇已建成花木编艺文化主题小镇和500亩园区核心区,拥有编艺师400余人,专业合作组织3家,会员100余户,带动区域植物编艺种植农户1000余户3000余人,2名编艺师获得“中国村庄植物编艺大师”证书,2016年被评为“中国村庄植物编艺研发基地”。通过规模聚集,发展乡村旅游,花木种植户人均收入增收一万元以上,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在苗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花农进行转型升级的步伐积极主动了许多,如盆景、植物编艺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积极调整了产业结构的方向;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推行景观式苗圃、景点式园林,以花木产业联动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业发展;和盛土桥紫薇公园、寿安天星植物编艺公园等项目都引导了很好的发展方向。

  漫步编艺公园,体验艺术魅力

  走进寿安植物编艺公园,随处可见用花木精心编织的花瓶、亭子、人物和动物等景观,它们还被赋予“玉镜紫瓶”“紫薇花恋”“花塑人生”“鱼凫传说”等富有创意的主题。而农户们有的在地里进行编艺创作,有的忙着接待客商。走进这座别致的公园,道路两侧全是造型各异的植物编艺作品,有花瓶花篮、福字寿字、中国结、门、亭子、篱笆,甚至长颈鹿、大象、狗、鸡……这些都还不够,花农的创意阀门一旦打开,根本就收不住了,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花农不敢尝试的。

  走进紫薇林中,只见林木繁茂不见天日,一条新开垦出的三四米宽的土路,将密密匝匝的紫薇林“剖开”,使人们得以进入林中深处,紫薇花开的时候,这里宛如坠入紫薇花海,美得令人窒息。搞紫薇公园是全村人的共同愿望,村民们希望通过“一三联动”,把苗圃变成公园,发展乡村旅游。节假日的时候,紫薇园总是能吸引很多附近的市民前来:紫薇花下,爸爸妈妈带着宝贝四处探索植物,充满了欢快的笑声。寻找途中,家长带领着孩子认知了数十种不常见的植物,在树林间模仿动物反观世界、感受自然,他们还学习了多种求生绳结编法,最后在田地间亲手选材,跟随花木编艺老师学习盆栽制作,这里已经成为了市民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漫步编艺公园,园区道路是比水泥路还要高级的草石路,田间小路还用红色的透水砖铺成,既精致又花费不多,溪流潺潺,看不到一点垃圾,特别是房前屋后都栽种鲜花,使人眼前一亮。

  园区提档升级,公园变成花园

  为了使园区提档升级,园区通过淘汰一批、转型一批、销售一批、转移一批、利用一批、保留一批、流转一批,实现园区布局的优化调整。园区规划布局精品展示区、创新编艺区、绿色空间区、林间娱乐区、湿地公园区、艺术交流区、旅游咨询区等功能板块,目前编艺公园中的作品主要采用紫薇、女贞、桂花、杜鹃、海棠等本土特色树种为原材料,以十二生肖、工艺字、中国结、亭子和各种花瓶造型为精品代表,形成独特流派和编艺产品。

  园区以村两委为核心,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以花木编艺专业合作组织为桥梁纽带,辐射带动园区内广大花木种植户,加快推动市场定位向家庭市场、办公市场、定制市场转型,产品种类向艺术化、个性化、小型化、品牌化转型,种植方式向情景化、工厂化、标准化转型,销售方式向个体&中介、互联网+、销售平台转型,综合展示以紫薇、桂花为主营产品的编艺产业发展形势、精髓和特色文化内涵。正是这“四个转型”,推进了市场的转型升级。

  园区将花木产业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有机结合,以“3335”机制推进一三联动融合发展,即抓好三个主体(群众主体、营运主体、经营主体),盘活三类资源(林盘宅基地资源、农用地资源、集体资源),加快三个转变(苗木景观化种植、资源规模化集成、产业融合化发展),实现五权增收(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房产权、林权),这种“一三联动”机制,也实现了产业融合发展。

  植物编艺公园以及其中的民居院落环境幽雅,适合 “城市人离开都市喧嚣,到乡村享受慢生活”的需求。植物编艺公园准备进一步融入咖啡馆、茶道、国学、酒吧等元素,让公园变为一个“有生活文化品味的展示和体验点”。在连续两年举办的温江寿安植物编艺文化旅游活动中,植物编织公园年吸引游客数十万人,逐渐发展成为营造园林景观标识化、民居改造精致化和游道小品故事化的景观艺术村落。这种指尖上的艺术,花木界的奇葩正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与风采。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