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下叶 这里贩卖光阴和故事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任红伟 字号:【

  驱车进入仙居县淡竹乡境内,远处隐匿在雾霭间的绿色山峦青翠欲滴,近处清冷灵动的空气让人顿觉神清气爽。公路随着山体的形态蜿蜒前行,不时地跟清澈的溪流相遇,然后惊鸿一瞥,匆匆别过。在一段眼睛的曼妙之旅后,一行人来到了淡竹之行的第一个村庄——下叶村。

  下叶村,位于浙江省仙居县淡竹乡,韦羌溪下游,由下沈、西陈、娘娘殿、叶宅、石盟垟5个自然村组成,因祖居叶姓,地处韦羌溪下游而得名。历史上,下叶村是仙居西通往温州、福建等地的重要站点。村内的娘娘殿与村东北面山上的枫林寺,分别供奉闽浙地区共居信仰的陈十四娘和林纱娘,是古代仙居与福建文化经济交往的最好见证。

  初进下叶村,感觉下叶与其他空气清新的小山村别无二致。贯穿淡竹乡南北的白龙线是下叶村的唯一主干道路,道路两侧是黑瓦白墙的下叶民居,整个村子被两侧的山环抱,韦羌溪在村子一侧潺潺地流动,白色的民居与青山相映衬,溪流声也不时地来凑趣。下叶村民居大多是三层小楼的农家乐,小楼前都有矮矮的石头墙围起的院落。一行人在道路一侧停车,等人的间隙也观察下这个村落。对面有村民在用木制的吹谷车吹稻谷,即用手转动扇叶制造风力,然后将稻子从上接口倒入,利用风能将秕谷吹走,而饱满的稻谷则落到底下的容器中。正看得有趣时,同行的人指着路边一辆破旧的犁车打趣笔者:“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吗?”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虽然稻子见得少,但对手扶拖拉机还是有印象,只不过这个拖拉机安上了犁耙,铁红色的前轮已经锈迹斑斑,扶手处的漆也显零落,看起来一片斑驳。不难猜测这以前是用来犁地的,不过是岁月的侵蚀,使得其成为被随意丢在路边的废弃物。当答案呼之欲出的时候,笔者被车身上的黄的、绿的盆栽花卉所吸引。这些盆栽的盆不是精心制作的罐子陶器,而是破旧的编制篮子,篮子里或是开满黄色的花,或是过了开花的季节,就只剩下一盆绿。绿叶黄花、灰白的编织篮与锈红的车轮、橙红的车身形成了一种完美的视觉搭配。不,这不是被村民随意丢弃在路边的破旧犁车,这是下叶街角的一道风景!在顿悟的瞬间,笔者不禁惊叹这让人耳目一新又绿色环保的创意,它们不需要刻意雕琢,只要随意地搭配就与乡村风格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沿着村里主干道继续往里走,你会被下叶的这种景观细节所打动。在不经意的村边角落里,总是不时地点缀着这么一两个类似那个犁耙车的小景观,这些景观多取材自村里的旧风车、破家具、废弃的篮子、竹排、罐子等等。再看村民院落,一米高的石头墙上和墙边不规则的摆放着各种植物盆栽,绿的清新,红的热烈,黄的低调。这里有蒙正书院,有名叫“研磨时光”的咖啡店等等。在导览牌上,还看到这样一行抢眼的字:“hello·下叶,这里贩卖光阴和故事”。据说,导览牌以及这句话出自淡竹乡党委书记王策的创意。这里的时尚是简约的,又不失文化底蕴,与清新质朴的山村是那么的严丝合缝。陡然觉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小山村啊,在这里,乐趣来得细润无声,如同韦羌溪细细的溪流,无声地流进人的内心。

  最让人吃惊的不是这里的格调与创意,而是这里的人。这里所有的布局创意不是来自专业的规划公司,而是淡竹的乡镇干部。他们用心、动手、用脑打造了下叶这样一个不断涌现出创意的村庄,被称为最有情怀的基层干部团队。

  下叶村是淡竹乡人口最多的一个村庄,淡竹乡党委班子从下叶入手,打造出“人淡如竹”的淡竹特色。他们制定了一套规约《绿色公约》,坚持“生态立乡,绿色富民”发展战略,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村庄建设、生活方式和产业发展的绿色化,积极探索农村绿色化发展之路。《绿色公约》十条的实施使得下叶成为全乡,乃至全县的绿色村居创建示范点。

  目前,下叶村依托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较为完善的配套设施,正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全村共有农家乐(民宿)72家,每到周末,下叶村的部分精品民宿都会爆满。随着下一步下叶商业街的打造、叶宅区块的全面发展农家乐(民宿),以及引进的高端民宿的建成,届时,下叶村将成为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典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标杆。

  来到下叶,可以品味这里清澈的水、仙雾缭绕的山,可以尽情深呼吸、发呆,然后再听听下叶的乡村情怀和光阴故事。

  ​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