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新时代下,随着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各地农村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在基本上满足了物质需求后,村与村之间的经济差别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我们不禁开始思考,什么才是村与村之间的关键区别?什么才是一个村庄独有的特色?而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的大居安村,在新村建设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实现了大村同梦,村民安居乐业。
大居安村,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东南2公里,潏河北岸。唐朝已有此村记载,宋《长安志》和元《类编长安志》均记为居安里,清嘉庆《长安县志》记为大居安坊。悠久的历史,注定这是一个有着自身发展优势和独具特色的村庄。
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居安村两委努力将当地的秦腔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组建“秦腔自乐班”,每周五在村内搭台演唱。秦腔,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之一,在西安一带又称“西安乱弹”。秦腔形成于秦,年代久远,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201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腔在秦腔里,乐队又叫“场面”,分文场面和武场面,文场面主要是以胡琴类的管弦乐器组成的乐队,而武场面主要是以鞭鼓等打击乐器组成的乐队,一文一武配合默契,才能将秦腔“慷慨激昂、苍劲悲壮”的风格表演的淋漓尽致。大居安“秦腔自乐班”是当地少有的文武场面齐全的班子,在郭杜镇首屈一指。每逢表演,其音色高亢激昂,悲壮豪放,吸引了众多邻村村民前来观看。秦声飞扬直冲云霄,久久回荡在大居安上空,活跃了这一方神圣的土地,放飞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蒲篮,是关中农家几乎家家必备的物件,而大居安村曾经是闻名的蒲篮村。蒲篮编织一般在窖井,以保证柳条的湿度,并靠手劲和巧劲打底、搬头、上圈、缠沿子。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蒲篮的人越来越少,编蒲篮的人也寥寥无几。为了让这一手艺得以永久相传,申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在册。当下,时代变迁,但大居安人对这门手艺的执着并没有变,对原材料的处理一如既往严格。手艺人,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这背后隐藏的却是大居安人的专注和对完美的追求。
无论是对秦腔的深情演绎,还是对蒲篮手艺的执着,大居安村民拥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安居乐业。大居安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828户,3300人,属于大村。赵斌虎主任带领全体党员干部,按照上级部署,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带领全体村民梦想成真。村内为60岁以上老人交纳新型养老保险,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老龄生活补贴;残疾人和低保户都会得到相应资金补助;考上大学本科的学生每人每年领取2000元作为奖励,保证每位村民不因贫困而落后、不因困难而掉队,实现全体村民的“安居”。
大居安村被西北几所知名大学环绕,村内主导产业有运输业、种猪养殖业和房屋出租。而大学的相继落成,吸收了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村内凡有劳动能力者均有事可做、有钱可挣,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实现了村民的“乐业”。
同时,村里还特别注重党员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村党支部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逐条逐句学习、讨论,每月召开两次党员大会分享学习成果。党员活动室内,设备齐全,确保了学习教育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党员卢保民将“诚立身,俭养德,勤为本,孝当先,和为贵,善作魂”这一格言作为座右铭,时刻督促自己无私奉献、服务于民,做一名合格党员。
大居安,大村同梦,实现全体村民安居乐业。它以独有的特色和自身的优势,为村民撑起了一片天空,守护着一方村民的幸福。在千篇一律的农村建设中,大居安村难道不更具有时代特色,不更是村民所向往的新农村吗?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