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8日,参加完第十六届全国“村长”论坛后,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原名誉会长余展、副会长白益华一行对参加8月东部名村游学的部分四川省村社学员进行回访,这些村社分别是彭州市通济镇天生桥村、三界镇丰碑村、蒙阳镇清江社区、小鱼洞镇中坝村、丹棱县张场镇岐山村、夹江县中兴镇龚沟村和金堂县转龙镇红豆村,回访考察这些村社发展状况和游学后的新打算。
这7个村社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带头人气质不尽相同,但在产业选择上都遵循“从实际出发,依靠本地优势资源”的原则,都走的农业合作道路,尤其在游学江苏省华西村、璜土村、蒋巷村、山联村、浙江省航民村、山一村和上海市杨王村等东部较发达地区村庄之后,更坚定了只有集体经济才能发展村庄经济的信心和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天生桥村毗邻通济花海,气候宜人,每逢花季和节假日游人爆满,村民们依势发展起了农家乐,葡萄种植合作社引进20余个新品种大面积种植,开发采摘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游客高峰期与葡萄成熟季节不能完全重合,葡萄采摘的效益不能充分体现,而直接销往城市市场价格要低很多。天生桥村计划通过开发河道景观等途径丰富旅游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丰碑村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位于有“莴笋之乡”美誉的三界镇境内,为国家级示范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规划,登记式采购,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育苗、统一收购、统一品牌,这样的合作社经营方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社员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将更多实惠留给村民。合作社总结市场经验,努力深入物流领域,向高收益环节延伸;在建的大型冷库,便于储藏鲜菜,错季销售。合作社过去主要销售蔬菜,现在将更多精力放在育苗上,其水肥育苗技术已达到国家级标准,实现订单生产,成为四川育苗第一村。游学归来后,合作社正积极由生产型向全产业型转变,逐渐向服务型和教育型合作社转变,力争达到技术对外输出标准。
蒙阳镇青江社区盘活生产要素,坚持“村民事情自己定、规划设计接地气、土地资源变资本”,充分利用林盘、农田、水系等自然资源建成的“畔水青江”新农村综合体,既保留原有田园肌理,又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成为“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幸福美丽新村典范。毗邻青江社区的凤霞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由村民自发筹资成立,形成了健全的管理制度,实现了农资供应的统一。合作社联系政府各界组织种植技术培训,提高产品质量,形成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合作社流转地1500余亩,种植菜稻菜、火龙果和草莓,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目标,力争成为彭州濛阳镇规模化、标准化的天然大地蔬菜基地。按照“五统一分”形成大园区多业主的种植模式,降低了种植户的成本,提高了蔬菜的品质,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
中坝村位于成都西北边缘山区,幅员面积16.48平方公里,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在“省级示范家庭农场”锦凤家庭农场地带动下,依托生态农业观光、采摘来发展特色餐饮、露营、拓展等项目,将“一三”产业融为一体,全村农家乐达36家,餐饮业10家,2016年前8个月已接待游客30万人次,人均收入达11800元。游学归来后,中坝村打算申办农产品粗加工车间、冻库及烘干房,解决本地中药材、食用笋、食用菌等农产品的加工和储藏问题,提升本地农产品附加值,助农增收;增加“树屋”、“乡村咖啡屋”、“乡村俱乐部”等高端消费产品,提升乡村旅游档次。计划与成都市动物园合作“森林动物园”项目,以狄森合作社为支撑,打造森林公园、10公里“熊猫走廊”、550亩“熊猫笋”基地;以猴王谷旅游合作社为主体,打造花海、猴王谷瀑布群、铁瓦殿景点,丰富旅游项目;发展观音湖乡村旅游合作社,依托蟠龙谷旅游开发为契机,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景区。
岐山村位于张场镇山区,是省级贫困村,今年,岐山村将集体资产出租给专业合作社、电商生产基地等单位,增加集体收入。采取村集体组织协调、贫困户托养、养殖大户代养的方式,将产业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同岐山林场进行山羊和林下鸡养殖业股权量化合作。项目建成投产后年纯收益由村集体提取10%作为集体收入,余下的由林场和贫困户按股份分红。依托现有猕猴桃产业,打造新的集体经济收入点:50亩猕猴桃产业发展科技示范基地。利用财政扶贫资金和社会扶贫资金实行统建、统管、统租,以“整体保底出租”方式,将建好的猕猴桃产业发展科技示范基地统一出租给专业合作社营运。外包集体闲置资产岐山庙水库、高沟水库、村集体建设的集中供水设施等。
夹江县中兴镇龚沟村流转荒山、杂树林等土地资源,引进适宜本地种植的、市场前景好的柑桔品种,建成3000亩种植基地,将其中100亩划作产业扶贫攻坚园,按户均1亩的标准定向帮扶100户贫困户。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优先聘用贫困村民,产业扶贫攻坚园的收益全部归帮扶的贫困户,落实“精准扶贫”。据测算,柑桔园到丰产期后,每亩年收益在1万元以上,入园的贫困户即便不参与管理,每年也能分到上万元的红利;村集体的收益每年将达200万,到时村集体会将收益用于扩大再生产和丰富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
转龙镇红豆村境内有大片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红豆树,每逢七夕就会迎来附近的情侣前来游玩祈愿,重现中国情人节的传统习俗。银杏是红豆村原有的产业基础,计划拓展到1500余亩,同时积极探索“企农共生”的利益联结机制,将企业的银杏资产股权量化后分20%给农户,并由企业牵头以订单模式带动村民采收银杏叶、时令蔬菜等提高农户产业效益。毗邻红豆村有一个以种植蜀葵为主的“鲜花山谷”,当地计划打通鲜花山谷与红豆的连接节点,打造鲜花山谷—银杏海—红豆爱情文化新兴乡村旅游环线,为农民带来四季不断的收入。
距离东部名村游学时间,只过去了一个多月,以上村社的变化更多体现在思想上、精神上,看到名村由曾经的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的富甲一方,“我们看到了差距,有压力;看到他们可以发展得那么好,有动力;有社会各界的支持,有干劲。”村促会回访组看到大家的变化很欣慰,鼓励学员们相互多交流、切磋,共同进步;希望各村社在壮大集体经济、共奔小康的道路上要协调好经济与生态、阶层之间的关系,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同时也提醒各村社,一定要因地制宜,从本村实际和市场规律出发,积极进取又脚踏实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