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河源馆藏品鉴赏(十二)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班钢 字号:【

  浊水溪

  浊水溪是中国台湾省的最长河流,位于台湾本岛西中部,河长186.4公里,流域面积3100平方公里,因河水夹带泥沙多,常年混浊得名。浊水溪源出中央山脉合欢山南麓,流经南投县、彰化县和云林县,从彰化县二水乡流出山口,进入平原,主流经西螺入台湾海峡,其流域是台湾粮食蔬果主要供应地,因此被誉为“台湾母亲河”。

  熊国辉大师创作的浊水溪源系列陶艺作品由板画《浊水溪·水库》和瓷瓶《日月潭胜揽》、《台湾合欢山》组成。浊水溪源头地区在合欢山南麓与崎莱主山之间,海拔3400米,沿途接纳了万大溪、丹大溪、郡大溪、陈有兰溪、清水溪等多条支流。在浊水溪的上游,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力资源,因此当地修建了具有发电和防洪双重功能的雾社水库和万大水库,板画《浊水溪·水库》即以河流上游武界附近的日月潭水库为原型进行创作。大师以粉彩山水为表现手法,将视角放在高远处,整个库区尽收眼底。环湖重峦叠峰,红花绿树,湖面辽阔,潭水澄澈。釉上粉彩带来的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料,使得画面有了明暗、深浅和阴阳向背之分,台湾地区季风气候所形成的四季植被,加之以粉彩的粉润柔和,使得画面具有了秀美、俊雅、持重、朴实而又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

  青花瓷瓶《日月潭胜揽》,外撇口,斜颈,方肩,微鼓腹,连腹足。瓶身山水画面格调一致,浑然一体,似有一股清远之气迎面扑来。作品特别突出的是水的处理,水在群山之间穿行,远处群山隐现,流云飞渡。山水一体,更突出了水的灵动。山外是山,山下流水,水、云相连,形成有运动感的曲折线。构图上强凋了近景、中景、远景的空间表现。表现出中国水墨画的韵味,展开了一幅清新恬静、飘渺无痕的日月潭山水图。

  浊水溪是台湾的天然分界线,南北两部分在地理条件上存在明显差异:溪南为热带气候,溪北为亚热带气候,因此自日本殖民时期便开始有“南糖北米”的说法。不过,“浊水溪”这个地理名词,随着台湾政治的演变和选举的挑动,慢慢发展成为“本土派”和“外省人”的政治分水岭。台湾人常说,马英九再有魅力也过不了浊水溪。可见,浊水溪不仅在地理上把宝岛一分为二,而且南北两地的民众在价值观和政治取向上也存在很大差别。所谓“马英九过不了浊水溪”,实际上是暗指“外省势力发展不到南部”。正是因为浊水溪具有特殊的政治含义,台湾民间关于它的传说很多,最有名的就是:浊水溪的水一旦变清,就表示台湾要变天了。《诸罗县志》上有明文记载:“浊水溪清,则时事有变。”此前,浊水溪共有3次变清:第一次是郑成功赶走荷兰人后,溪水变清时间长达3个月;第二次是二战结束后,台湾摆脱了日本殖民统治;第三次是2000年选举期间,台湾实现了第一次政党轮替。这种说法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很多台湾人对此深信不疑。浊水溪对台湾人的政治意义由此可见一斑。浊水溪也成为台湾文化的象征,书籍《浊水溪》、《浊水溪三百年》、电影《浊水溪的契约》和音乐《浊水溪出代志》等作品,都代表了浊水溪的文化内涵。

  汉江之源

  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最大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中源漾家河,发源于宁强县境内大巴山北坡五丁关——陈家大梁一带的石钟沟;南源玉带河,发源于宁强县西北箭竹岭水池垭,于炭场市附近与中源相汇;北源沮水河 ,发源于西紫柏山,在沮水铺与中源相汇 。三源相汇后为汉江。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

  汉江源头,古已有考证,《尚书·禹贡》曰“导嶓冢至于荆山”、“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嶓冢山,在今宁强县城西北四十公里大安镇汉源村,与汉王山相连。)《孔传》也有“嶓冢之山汉水出焉,东流至于沔”的记载。近几十年,经专家多次踏勘论证,对于汉江源头归属一直饱受争议,《辞海》1989年版,确定汉江源流为玉带河,2011年10月26日,在西安召开的长江水利委员会普查办河源考证座谈会上最终确定,汉江源头为陕西省宁强县大安镇的汉王山。

  汉江源系列陶艺作品由瓷板画《汉水源》、《武当冬韵》和瓷瓶《汉江之源》、《汉水源森林公园》组成。板画《汉水源》表现的汉水源头的瀑布景观。汉水源头因地处川陕交界处,山峻谷狭,河水顺山而下,在短短4公里内落差近600米,形成了“三瀑”圆潭子瀑布、观曹瀑布、云汉瀑布和“三潭”圆潭、观曹潭、汉源潭景观。板画中,瀑布几乎占据了画面2/3的篇幅,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大师有意遮住瀑布上部,使得瀑布像一道白练,仿佛从天而降,险峻的崖壁与高挂的瀑布相得益彰,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汉水源头景观。

  武当山是汉水流域名闻天下的道教胜地,位于鄂西北十堰市境内,东连古城襄樊,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西接车城十堰,北临丹江口水库,长江南绕,汉水北回。有“亘古无双胜景,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板画《武当冬韵》以武当山雪景入画。从远处望去,武当云层环绕,白雪与云层一色。道观砖红色的外墙点缀在漫天云雪中,使武当山在雄奇缥缈中透出一种别样的情趣。

  瓷瓶《汉江之源》,小口外撇,细直颈,鼓腹,连腹足。漆面装饰以汉江源头马家河村景色为主,瓶身色彩丰富,意境清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山石、花树与河流,采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章法有度,颇具诗意,设色清丽而脱俗,很好地表现了汉江源头优美地生态环境。马家河村位于宁强县汉源镇,是汉江源头第一村,村子群峰环抱,源头之水在村后一条窄长的山峡中。出了村子,沿着山沟边的茅草小路前行约一公里,到一面宽阔的白色岩石前,上一条岩坡小径,到了岩崖顶。崖顶上的路平坦许多,过一片松树林子,终于来到一面峭立的岩壁下,这就是汉江源头。只见几迭细瀑从数十米高的崖顶飞溅而下,岩下是一个积水潭,潭边岩石上有“汉江源”三个红漆大字。

  汉江处于巴蜀、荆楚、秦陇和中原的接壤处,因特殊的地域,成为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文化的交汇区,《尚书》、《诗经》、《左传》、《楚辞》等都有关于汉江的记载。《水经注》更是以“江河淮汉”把它与长江、黄河、淮河并列。“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楚”,汉江文化因其多元性和包容性,展示着鲜活的生命力。几千多年来,汉江一直流淌在荆楚秦岭一带,如诗如画的江水里面,始终涌动着先秦文化、荆楚文化、中原文化、三国文化的倩影。而2014年正式通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正是从汉江丹江口水库起,经过长1200多公里的输水干渠,进入首都北京。所谓“一江清水到北京”,如今的汉江继续用行动书写着文化融合的华彩篇章。

  怒江源

  怒江又称潞江,因水流湍急、咆哮而被称为“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其流经西藏、云南,入缅甸,在缅甸被称为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怒江源头到底在哪,长期以来人们莫衷一是,含糊不清。2007年,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运用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分析,结合实地考察验证,确定怒江的源头在西藏安多县境内唐古拉山脉中部的将美尔山。

  怒江源系列陶艺作品由陶瓷板画《怒江秀色》和瓷瓶《怒江·家园》、《怒江风情·浴》组成。《怒江秀色》描绘的是怒江源头措拉湖的美景。画面中,蓝天缀满了白云,湖水倒映着蓝天,远方卓格神峰隐隐作态。措那湖,位于安多县城西南20公里处,念青唐古拉山和昆仑山山脉之间,是怒江源头湖,唐古拉山脉南部河溪均汇入措那湖流入怒江。措拉湖属高原湖泊型自然风景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海拔高度4650米,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措拉湖是当地藏民心中的圣湖,相传它曾是西王母的沐浴之地,每到藏历龙年有成千上万的信徒来此朝拜。

  青花瓷瓶《怒江风情·浴》,撇口,直颈,鼓腹,圈足,造型简练。作者以写意的笔法表现了怒江流域傈僳族“天浴”的习俗。怒江峡谷的傈僳族人民至今仍保留着“春浴”的风尚。凡沿江两岸有温泉的地方,都是人们欢聚沐浴的场所。春节期间,人们带着年食、行李在离温泉不远的地方塔起竹棚,或找岩洞歇宿。在温泉住上三五天,进行沐浴。温泉分上池和下池,一般情况下男子在上池,妇女在下池,但距离较远。有的每天洗五六次,他们认为只有反复洗浴,才能消除疾病,增强免疫力,才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一年的劳动生产。

  怒江两岸,东边是怒山(又名碧罗雪山),西边是高黎贡山,许多山峰海拔超过4000米,峰顶积雪皑皑,而怒江河床海拔仅800米左右,河谷与山巅高差3000-4000米,形成著名的怒江大峡谷。怒江大峡谷位于滇西横断山纵谷区三江并流地带,峡谷长达621公里,在云南段长300多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最深处在贡山丙中洛一带,达3500米,有“东方大峡谷”之美誉。

  怒江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存的地方,被称为“世界物种基因库”、“天然地质博物馆”、“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和“民族歌舞的海洋”。怒江大峡谷处于中原文化的最边缘地带,又是青藏文化的南部延伸带,这里居住着傈僳、独龙、怒、普米、藏、白等12个少数民族,这里神秘的民族传统文化、散落的教堂、绵绵古驿道、同心酒、澡堂会、四声部合唱、各种节祭,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以及溜索、独木舟、藤蔑桥等等汇集成极为丰富的的旅游资源,恍若一座天然博物馆,是民族风情旅游的处女地。只有到了怒江,才能真正体会到自然的巧夺天工和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