鄣山村位于婺源县北部边陲,鄣溪水源头,距县城紫阳镇55公里,属大鄣山乡管辖。村庄因山高谷深,山区气候特征非常明显,年平均气温较低,仅12.8℃,其中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3.7℃;区内年平均降水量2124毫米,无霜期为224天。由于山上四季云雾笼罩,因而空气相对湿润,光照柔和,是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
鄣山村因坐落在“吴楚分源”地的“屋脊”大鄣山而得名。大鄣山是婺源北部的天然屏障,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人在此生息。历史上,古人登山游览者甚多,明代学者余绍祉,清代朴学大师江永,清代学者余杲与余藩卿,清代诗人张正金与戴程等,有文记和题诗。
大鄣山境内峰峦叠嶂耸立,气势巍峨雄伟,奇花异卉怪石,群山青松翠竹,飞瀑势若悬河,深谷幽壑峡涧,云蒸雾蔚缭绕,犹如天开图画,构成独特景观,堪称人间仙境。村周山上林木苍翠,有红豆杉、红桃木、香榧、香柏、楠木、檀木、天然黄山松、香椿等珍贵树种分布,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有虎、豹、黑熊、山羊、猴狲、猫头鹰、穿山甲、鹰嘴龟等十几种珍禽奇兽栖身于此,有天然动物园之称。2014年被林业部门确定为国家鸟类自然保护区,一到五六月就有满山的红杜鹃、黄金花、兰花等花卉竞相绽放,芳香扑鼻,十分迷人。八至十月间又有美味可口的野果,如鸡心粒、山荔枝、仙人果、山渣、五味子、山蜜枣、猕猴桃、蓝果、绿珠、野草莓等等,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垂涎欲滴。
从大鄣山山脚沿公路由南向北盘旋而上15公里,到达村落水口,由水口沿溪流蜿蜒伸入,峰回路转,豁然开朗、错落有致的民居映入眼帘,村中有几棵三人合围的黄山松、阔叶枫点缀,两边是整齐的茶园,山上则是郁郁葱葱的毛竹林,鄣山顶是一个集自然生态,民俗文化和革命历史相结合的风景胜地。
鄣山村山体重岗复岭、山峰磅礴。主峰六股尖气势雄浑,海拔1629.8米,登临其上,可“西瞻彭蠡,北眺白岳,东望黄山,南瞻信州山,如乘白云上天际”。山上石涧纵横、瀑布成群,是鄱江水系乐安江与钱塘江水系新安江的发源地,有“两江源头”之称。名胜古迹甚多,有“清风岭”、“香炉坛”、“瀑布泉”、“那伽井”、“龙井”、“龙池”、“石蜈蚣”、“和尚望日”、“仙人脱衣”、“张公洞”、“仙人药臼”、“天生棋盘”、“九龙集汇”、“振衣峰”、“望乡台”、“鸡笼尖”、“香油尖”、“擂鼓峰”、“里外战原”等奇观异景,山上古建有“天坛寺”、“天济寺”、“须弥寺”、“云峰庵”、“白云庵”,香火十分旺盛。
鄣山村不仅拥有优美的奇观异境,更有优良的革命传统。1936年4月,中共闽浙赣省委在此召开了扩大会议(现有遗址),会议决定将“闽浙赣省委”改名为“皖浙赣省委”,并组建了“皖浙赣红军独立团”,领导红军游击队和皖浙赣边区的人民群众,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游击战争。鄣山村的群众积极参加红军、投身革命,有十五位同志为革命捐献了身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鄣山村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大鄣山顶北侧旧址中就可看出昔日占地面积达几十亩的的白云庵,须弥寺的辉煌。还有鄣公洞,县志中记载洞旁有仙人药臼、天生棋局和三天子都石碑等幽奇景观。村中幸存有明万历年间的《大鄣山赋》和《须弥寺》等石刻碑文,古人汪循的“盘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的巨石石刻仍蕴藏着大鄣山深厚的文化底蕴。清代学者江永的《大鄣山说》也一直被世人所传诵。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