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苏州市政府副市长、昆山市委书记 徐惠民 字号:【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昆山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从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入手,持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富民强村工程,协调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2015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80亿元,比上年增长7.5%;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800亿元,上交国家财政400多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4.8亿元,增长8%,其中税收占比88.4%;工业总产值9000.3亿元,增长3.4%;服务业增加值1355.5亿元,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0.6亿元,下降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8.5亿元,增长10.6%;进出口总额834.5亿美元,其中出口538亿美元,增长0.4%;新增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注册内资26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55元,增长8.2%,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623元,增长9.1%。位列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两个第一”;荣获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七连冠”和全国百强县市“十一连冠”。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十三五”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要求、特别是广大群众的新期盼,昆山“三农”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一是农业资源日趋紧缺。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业耕地资源总量逐步减少,布局逐步碎片化,农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二是农村呈现空心化倾向。年轻人向往城市生活和乡土文化的逐渐淡化,造成村庄空心化,村庄的建设与管理难度加大。农业的经营人员以“五零”“六零”为主,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谁来种田”问题凸显。三是发展致富后劲不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受人才、资源、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限制,路径不宽,后劲不足。农民致富需求和增收手段有限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农民增收的途径还需拓展。四是管理体制亟需健全。受长期农村生活的习惯影响,农民市民化进程仍需有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五是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有待加强。重发展、轻党建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农村党组织对党建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十三五”时期是昆山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和今后五年的“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市委十二届十次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昆山、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应充分认识,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经济强”,需要工业和农业同步提升;“百姓富”,需要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环境美”,需要城市和农村交相辉映;“社会文明程度高”,需要市民和农民共建共享。因此,需始终牢记,越是经济快速发展,越是城镇化快速推进,越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要坚持问题导向、短板意识、理念引领,切实加大政策支持、改革创新和工作推进力度。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做好农村的各项工作,关键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才会有坚实基础,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才会有可靠保障。一定要牢牢抓住“农村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的功能,进一步发挥基层干部的作用,凝聚推动“三农”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开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农村工作新局面。

  一、总结推广“农场”加“支部”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群众作用,努力在“农业强”上有新作为

  与二三产业相比,昆山农业占比虽不到1%,但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关键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把各类合作组织“带动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农田碎片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特别是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敢于创新、善于改革、勇于突破,以创新发展激发农业发展活力。下一步,要重点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农村土地确权问题。要尽快把承包经营权证颁发到农户手里,加快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农村土地的动态情况。在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还要深入研究如何强化农业空间的保护与提升,走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之路,让农业发展更有效益。确权是第一步,确权之后逐步把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引入,这对农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二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问题。要建立完善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等机制,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生产激励和生活保障,加快引导学历高、年纪轻、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职业农民队伍中来。村干部以后主要就在新型职业农民里产生。三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问题。要按照“转方式、强品牌、促集群、提产业”思路,研究出台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园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鼓励企业与镇村合作共建,打造区域特色优质产业,加快推动从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到富有特色的区域公共品牌跃升。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强地产农产品推介与“触电上线”,协调扩大地产农产品与本土电商平台的合作,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打造农产品产地到消费市场的直通渠道。深入推进优质农产品通过电商直销的渠道,使农民致富。深入推进农业与观光旅游、生态休闲等产业的互动融合,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将全市农业资源串珠成线,打造农旅结合精品线路,从优质农产品享用和农业生态体验两个方面,打造广大消费者认可的“绿色昆山、品质农业”名片。

  二、坚持富民与强村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作用,努力在“农民富”上有新举措

  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贴近群众、联系群众的优势,真正搞清楚群众需要什么、市场需求什么,在此基础上把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贯彻执行,这是推动富民强村的关键,也是农村党组织战斗力的内在表现。一要在拓展富民增收渠道上动脑筋。充分盘活存量用地和利用闲置、低效建设用地,实施“二次开发”、“腾笼换鸟”,对集体现有土地、鱼塘和标准厂房、仓储等物业项目进行提档升级,同时开展一些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以不断增加收入。二要在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上下功夫。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之后,还要管好用好。要组织对镇级集体资产进行清理,有条件的区镇也可以把镇级集体资产份额分配到村,固化到村民,收益由村民共享。市委农办要挂市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的牌子,统筹抓好全市集体资产的管理。各区镇要认真落实镇级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管主体责任。纪检部门要对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定期巡视,及时纠正和处理问题,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三要在实施精准扶贫上做文章。薄弱村转化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依据村情,精准施策,发挥“第一书记”作用,集中力量使薄弱村脱贫致富。低收入农户是农民增收的短板,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动员各方力量,进一步落实技能培训、创新创业、转移就业、产业扶持、社保兜底等举措,力争对低收入农户“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地实现精准脱贫。

  三、坚持保护和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带动、引导群众作用,努力在“农村美”上有新内涵

  农村美不美,首先看环境。一要强化绿色发展和水乡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买不到绿水青山。“十三五”期间,昆山提出要实施绿色发展和水乡保护战略。不能静态地去实施这个战略,要正确处理好发展和保护水乡的关系,要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特别是对于南部几个乡镇来说,自然景色非常优美,发展旅游业就是最好的切入点。不能再走“人为造景、大拆大建”的老路,要把江南水乡的良好遗存、良好禀赋,以及优秀的民俗风情、美丽的古镇村落、江河湖泊、田园风光,作为旅游业的发展资源利用好、开发好。因地制宜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地域特点、农村特色的美丽乡村,力求“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防止“千村一面”。二要突出旅游富民惠民主题。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富民旅游的引导,一方面,要引导老百姓参与,把古镇旅游延伸到乡村旅游、古镇民宿延伸到乡村农宿,使农民通过房屋租金、本地农副产品的销售直销受益,通过旅游增加本地劳动力的就业服务,绝不能把古镇旅游变成“苦镇”旅游。另一方面,不能走过去低端化的老路,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业,实施公司化、市场化、品牌化经营,但一定要引导本地农民入股参与,如探索组建农房股份合作社等方式,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三要建立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要推进多元共治,探索农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村庄环境的有效途径,制定广大农民普遍接受的村规民约,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引导群众主动参与镇村环境整治工作,做到“五个无”,即无违章建筑、无黑臭河道、无垃圾污染、无乱堆乱放、无安全隐患。要引入城市社区成熟有效的管理机制,使村庄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轨道。

  四、坚持物质和精神齐抓共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人心、团结群众作用,努力在“文明程度高”上有新成效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的凝聚,既靠物质力量,也靠精神力量。一要创新农村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快推动“政经分离”改革,深入实施“政社互动”,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全面提升和谐社区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淀山湖镇“公众评判庭”、周市镇“百姓议事庭”、周庄镇“吃讲茶”、亭林街道“亭林一家人”等特色品牌项目作用,定期开展家风家训评议活动,将家风家训建设与村民义务和社区建设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确保农民安居乐业。二要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落实“两个走遍”要求,届期内镇(区)党(工)委书记走遍辖区所有村民小组、村党组织书记走遍辖区所有农户家庭。农村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引导群众、化解矛盾的能力水平。三要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带头破除封建迷信,净化社会风气,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村文化广场、文化长廊、道德景观建设,因地制宜地设立一批弘扬传统美德、倡导现代文明的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美丽乡村+”道德阵地建设,让百姓“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抓住今年集中换届契机选优配强农村“两委”班子,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切实解决当前基层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成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核心、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的领导核心。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