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由于要避战乱,从北方中原地区迁徙到南方的客家人,其民居建筑最主要的一个功能特点,就是带有强烈军事防御性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垅屋和土楼。但还有一种与福建永定土楼、广东梅县客家围垅屋并称为客家三大奇葩建筑的,是被誉为“福建省民居第一村”的培田村“九厅十八井”的大型砖木民居建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培田古村落,由30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家书院、两道跨街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构成了紧密有序、错落有致、布局科学合理的古民居建筑群,具有鲜明的明清建筑特点。被誉为“民间故宫”、“客家庄园”。全村建筑之博大、保护之完好、珍藏品之多、文化底蕴之深,为外界所叹服。培田民居的特点是皇宫式的气势、徽派建筑的制式、江苏园林的结构风格,以中轴线为中心向两边漾开。庭院深深却又齐齐整整,每个天井里都有数量不等的房间,周围都有可以自由开关的门通往外面,关起门来一个院子就是一个独立的单元。
培田古村落以典型的客家“九厅十八井”建筑特色闻名于世。九厅十八井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建筑,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结合构造的大型民居建筑。像这样规模的建筑,培田在数百年间,共建起30幢类似的建筑。它的布局尽管厅多井多房多,却井然有序;尽管建筑层层叠叠,采光通风出水却无丝毫障碍;厅与厅之间既有通道相连,又有门户隔阻,使之各成单元,既利于大家族聚族而居,又不妨碍小家庭各享天伦之乐。这里的井水,除了供饮用外,还有除燥降温的“空调”功能,其布局的合理真可以用“天衣无缝”来形容。培田古民居建造技艺精湛,设计构思秉承“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通风、采光、排水、卫生,连同子孙的发展都纳入规划之中。挑梁式梁桎结构以其“墙倒屋不塌”的特点,被中外专家称为世界一流的抗震建筑。宅内的建筑装饰集中了各种工艺手法,梁托窗雕鎏金,屏曲、梁扇镂空浮雕,有的图形纹样多达9个层次,巧夺天工。培田21座百年古祠的门庐构造也是技艺超群,素有“三分厅堂七分门庐”之说。其结构斗拱垒撑,立石柱雕梁,架飞檐翘角;安红门,画彩栋,悬金字牌匾,镂雕窗牖墙屏,刻石柱楹联,绘木壁漆画,富丽堂皇,令人目不暇接。
培田古民居汇集京、皖、粤、赣、闽等地的建筑模式和风格,建造技艺精湛。除此之外,培田古民居内保存大量楹联、牌匾,其中不乏名人佳作,如清大学士纪晓岚为培田书院题匾“渤水蜚英”,明代兵部尚书裴应章考察培田后赠联“距汀城郭虽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走进培田,还觉这里处处是画。不仅有高高的灰褐色风火墙,飞檐翘角的威严门楼;还有花鸟虫鱼或历史故事或工笔写意的木刻窗雕。或者是寄寓理想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石联壁画。深深庭院,幽幽小巷,蛙声不断的稻田,如黛远山,碧水曲延,遥远连绵......培田,不愧为人们称道的画里村庄,无处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村依溪水存,水在村中流,村落有韵,韵出山水。渠水活灵活现地流淌着培田人对环境不懈追求和对生活的无限情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