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年味儿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是天空五彩缤纷的烟花,也有人说年味是车站码头拥挤的嘈杂声,是游子匆匆赶路的脚步声……其实,对于游子来说,年味儿是家人围在桌边,其乐融融,和谐美满,年味儿是吃着妈妈做的家常菜,年味儿是流淌在舌尖的家乡的味道。
北方的饺子,南方的年糕,每到过年,因为各地民俗不同,舌尖上年的味道也是不尽相同。
在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镇汪屯村的周屯,每到过年,冻饺子,黏豆包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每年一进入腊月中旬,村民们就开始张罗着包饺子和黏豆包,拉磨做豆腐,家家都要准备够一正月吃的食品,这已经成为几百年的习惯。
在山西闻喜凹底镇下宽峪村郝改兰家拍摄的《群龙闹喜》,让山西的花馍走向世界。山西闻喜“花馍”历史悠久,是当地春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它传承了当地历代妇女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农村,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开始互相制作过年的各种馒头、蒸饼、喜饼、锅盔、油酥馍、油果子……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
鲁西地区春节有蒸花糕送客的习俗,且蒸的花糕重量越重,越显示出对客人的尊重。当地农民用红枣和面粉制作成一层层的圆塔形的花糕,顶部再装饰上彩色的不同的图案,并嵌着大红枣,寓意家庭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生活年年高、步步高。
江南农村的春节家家户户打糍粑,当地妇女喜欢用品红点在糍粑上点一个小小的红梅花,图个喜庆吉利。糍粑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放到火上烤软后包白糖、红糖或者辣椒酱吃,可以放到油锅里煎着吃,还有人喜欢把糍粑用手扳成四块,煮甜酒吃。
年糕谐音“年高”,在福州人的年夜饭餐桌上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太平燕也是福州年货一大特色,太平燕和北方的馄饨形似,是用肉燕加鸭蛋烹调而成,由于福州话“蛋”叫“卵”,鸭卵谐音“压乱”,因而有平安之意。新年的第一个早晨,福州人必不可少的早餐是“太平面”,在烧开的鸡汤或猪脚汤中,泡入福州特产线面,再加上两个鸭蛋,鲜亮美满。一碗太平面下肚,预示着一整年老人长寿、家宅平安。
舌尖上的年味儿,虽然味道各不相同,但是那份团圆欢庆的主题永远不会变,那份对家的依恋对亲情的眷恋不会变。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