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和省委系列新举措新要求,着力构建“全面铺开、整体提升、彰显特色、突出成效”的党建新常态,努力形成党建覆盖“一张网”、党建发展“双推进”、党建引领“五服务”的新长效。
以党建成效论英雄:
“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要问责”
市委坚定“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思想,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把抓党建工作的成效作为干部评先评优和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形成“主业”要主体抓、“主角”须主动为、“主责”应主导人的压力机制。
——市县设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党建办。认真贯彻省委要求,及时充实“丽江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市委常委和市人大、市政协党组书记为成员,加强对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同时,设立市、县“党建办”,由组织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设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各1名,配备2至3名党务干部,具体负责抓好党建重点工作。
——选优配强基层党建骨干队伍。加强市、县、乡党委组织委员队伍建设,全市65个乡镇均按副科级配备了组织委员,并配备了一批组织干事,使乡镇(街道)抓基层党建的人员普遍达到3人以上。两年来,市、县共举办20多个专题培训班,集中培训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农村党组织负责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务工作者、“两类”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等1780人次,选派60名乡村基层干部到全国名村挂职锻炼,深入实施“领头雁”素质提升工程。
——选派机关干部驻村联户“挂包帮”。坚持干部党建联系点与扶贫挂钩等“多点合一”,市委常委每人联系1个乡镇(街道),县(区)委常委每人联系1个村(社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村(组),市、县领导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220个。实行机关干部“三联双帮”制度和年轻干部“两增双提升”计划,选派市、县、乡机关干部457名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及“第一书记”,确保每个村(社区)都有1名领导干部联系、有1名指导员驻点指导,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都有1名“第一书记”,推动各级重心下移、资源下沉。
——健全基层党建考核问责机制。分级建立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逐级明确责任。出台《丽江市党建工作问责办法(试行)》,明确25条问责标准,对履行党建责任不到位、长期打不开局面、抓党建不力、问题较多的党组织负责人,将从严问责处理,以坚决的态度、严厉的措施,增强各级抓党建的主业意识、主体责任、主导作用。
“项目化”党建:
年初分解任务、年中现场推进、年底考核评议、随机交叉检查
针对不同阶段的工作要求,建立动员部署、任务分解、跟踪督促、述职评议、考核问效的系统推进机制,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项目化限时推进重点任务。按照省委部署,出台《丽江市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丽江市项目化限时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方案》,明确当前基层党建10个方面共26项重点任务和“八达标”、“七具备”、“四规范”、“六强化”、“五配套”等系列建设标准,以项目化的方式,定人定事定点定时,倒排工期限时推进,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
——突出问题导向,现场研判推动。分阶段评估工作进展情况,动态梳理总结经验做法,研判存在的倾向性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示范点召开推进会,现场观摩、交流、点评和培训。两年来,各级共召开各类现场推进会70多个,一级带一级,以点促面推深入。
——不定期开展党建随机交叉检查。制定《丽江市党建调研督查工作办法(试行)》,项目化确定督查内容,打破领导挂钩包片固定指导关系和县(区)地域局限,采取市县领导随机调查、专项检查、跟踪督查、交叉巡查方式,坚持问题导向,随机深入基层单位“看、听、查、问、访”,背靠背查找问题、面对面分析研判、点对点整改提升。一年来,市、县共开展党建专项督查和交叉检查23次。
——从严施行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出台《丽江市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办法(试行)》,聚焦重点工作任务,年初层层签订《年度基层党建目标责任书》,逐级下达和认领基层党建任务,连续7年开展县、乡、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层层传导压力,一级抓一级、联动抓落实。其中,2014年度市委直属党(工)委书记述职评议后,市委组织部共整理反馈意见116条,促进了党建工作。
3年“亿元工程”:
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千米”
在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市委决定3年实施“亿元工程”,形成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鲜明导向。一年来,市县财政对基层党建新增投入1.46亿元,提高了基层党建的财政保障水平。
——全面落实基层组织基本保障。从2014年起,市、县财政将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党组织办公活动经费与干部待遇纳入预算予以保障,全市村(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均达到3万元(5万元),村(居)民小组活动经费全部达到1000元,村(社区)及村(居)民小组干部待遇全部达到省委标准。
——集中建设提升村级活动场所。采取“县级财政投入、部门整合配套、市级以奖代补”办法,每建成1个村级活动场所市级财政奖补20万元,对124个需要重建、改建、扩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集中重建排危;每建成1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配套奖补10万元,延伸建设100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同时,市、县投入1245万元,完成县乡村组417个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任务,2016年实现全覆盖。
——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行动计划。把集体经济发展列为扶贫开发和部门“挂包帮”的硬任务,各级领导挂钩包保,市县财政专项扶持,责任部门限时推进,乡村干部一岗双责,逐村逐项推动项目落地。龙蟠乡兴文村党总支引导“整村流转”,村集体每年“坐地生财”27万元;拉市镇均良下村党支部“村企联盟”,村集体每年收益28万元;兴泉镇兴泉村“集体控股”创办企业,每年获利30万元;义和社区多方创收,集体经济突破6000万元。一年来,各地发展股份合作经济项目129个,目前全市有集体经济收益的村由两年前的22%提高到34%,力争2015年底村村有项目覆盖,2017年全面消除“空壳村”。
“两个覆盖”新常态:
全领域推行“党建+X”联建双推模式
立足贫困山区、民族地区、旅游景区、移民库区实际,全领域、多层面推行“党建+X”联建双推模式,把基层党建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文化繁荣、宗教和谐等相结合,两手抓、两手硬、双推进。
——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双推进”。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形成项目建设与组织建设、群众脱贫与集体增收、项目管理与民主监督、设施建设与管理使用、基础提升与优化服务双推共赢的系列做法,为全市党建引领扶贫开发作出了有益探索。其中,宁蒗县宁利乡整合资金1.92亿元,通过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居改造等6大工程,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永胜县羊坪乡投入1.4亿元,实施公路建设、村庄亮化、产业扶贫、安居工程等8大工程,农民人均收入从两年前的2290元倍增至5277元。
——基层党建与移民开发“两手抓”。围绕水电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库区党组织采取“六进村入户”和“三联双帮”等举措,落实“领导包村、部门包组、干部包户”制度,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移民工作体系,顺利完成了金沙江“一库八级”3.9万移民的搬迁安置任务。涛源移民库区采取“群众点单、支部下单、部门接单”服务方式,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户,发动种植褚3000亩、甘蔗1254亩、软籽石榴3000亩,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保证了库区的发展与稳定。
——基层党建与旅游产业“两促进”。玉龙雪山、大研古城、束河古镇、泸沽湖、拉市海等景区党组织,在主要游客集散点设立“党员服务驿站”,发挥游客接待、党员服务、人员调度“三中心”和服务游客、服务党员、服务人才、志愿服务功能作用。建立景区党员设岗定责、在职党员报到服务、外来党员共驻共建、“先锋储绩”评议表彰系列服务机制,引导和组织各类党员共同维护丽江旅游品牌形象。丽江古城管理局党委组建消防、治安、环保等10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优化了古城服务管理工作。白沙镇玉湖村党总支采取“支部+合作社”模式发展乡村旅游,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937元增至2014年的5100元,集体经济积累超过700万元。太安乡天红村党总支引进客商合作开发观光农业,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基层党建与特色农业“相融合”。创新党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采取“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农户”和设立联合党支部、产业党组织等多种方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合作社上,带动建成拉市万亩雪桃基地、太安百岁坊千亩玛咖基地、鲁甸“云药之乡”等一批高原特色农产业发展先进典型。华坪县龙头村党总支与县农业局党委、荣将镇农口党支部结对共建,合力打造果子山万亩芒果种植示范基地,2015年全村预计产值6000万元;新庄乡党委直属产业发展党总支带动农户种植西瓜2470亩,实现产值1993万元;目前全县共设立3个产业党总支、14个产业党支部、3个专业合作社党支部、12个产业党小组。玉龙县鲁甸乡建立农村党员田间培训学校,采取“四帮五带三培养”措施,努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和产业带头人,全乡药材种植面积发展至6万多亩;玉湖村党总支立足优势,建立产业特色支部,下设良种牛养殖、林果种植、旅游服务3个党小组,“产业作支柱、支部强服务、小组带农户”,实现党建与产业融合发展。
——基层党建与综治维稳“一体化”。制定《丽江市融合推进基层党建与社会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方案》,全面整合各方资源,基层党建责任区与社管综治网格、党组织负责人与网格管理员“双向统一”,县、乡、村、组“四级联动”,民意收集、社会治理、服务群众、应急处突“四位一体”,办公场所、器材设备、网络平台、操作人员、工作经费“五项整合”,民情一次收集,信息双方共享,纠纷及时调处,民事联合办理,结果统一反馈,形成村民“办事不出村”服务管理机制。目前,全市设置服务管理网格6621个,配备党员网格管理员325名。
“ e + 党建”:
搭建党务、政务、商务、劳务网络服务平台
运用“互联网+党建”思维,把网络平台建成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平台、与时俱进的党员教育平台、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互动平台。
——发挥综合平台新功能。发挥综合服务平台便民服务功能,整合拓展网上便民服务事项60项,目前全市共受理1.4万件,办结1.2万件。发挥平台短信群发、公文收发、资讯发布等功能,发送各类短信53万多条、公文1114份,发布电视公告1851条、政务公开3305条。利用平台实时记录、动态管理优势,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党费收缴、党员在线学习、干部民情日记等基础党务,发挥平台在创新党务管理、服务群众中的作用。
——搭建网络党建新平台。创办“丽江党建先锋网”、“丽江党建先锋易信群”、“丽江先锋手机报”、“丽江组工”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党建平台,将全市531名党务工作者纳入群管理,定期编发《党建今日视点》,组织党员经常性、移动式“在线”交流互动。各县(区)均建立“党建易信群”,共有503名基层干部入群,提高了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实效性。针对宁蒗县翠玉小学住宿楼建设缺资金情况,省、市、县各级通过“群”动员,共募集到资金357.9万元,充分体现了网络党建的优势。
——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采取“支部+合作社+电商”模式,实现高原特产上线、旅游推荐上网,形成“金芒果”、“丽江雪桃”、“百岁坊玛咖”等电商品牌。两年来,“金芒果”公司网上交易额突破4000万元,“百岁坊”公司电商销售玛咖1300多万元,克服了“买进难、卖出难”。建立“金山淘工网”,搭建网上劳务交易的“连心桥”,半年时间网上“淘工”累计4.35万人次,为435名会员提供信息服务2237人次,解决了城内“找不到工”和农村“找不到活”的问题。
——完善旅游行业“微服务”。旅游主管部门党组织在丽江古城、束河古镇等景区设立免费wifi“热点”300个,绑定“大象圈圈”电商服务平台、“丽江大研古城”微信公众平台等,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便捷信息服务,提升了旅游服务“软实力”。
“党员先锋”实践路径:
网格化管理村庄、精准化服务群众、积分制考核党员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从实管理党员,完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方式及激励机制。
——推动基层组织晋位升级。每年确定10%的后进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采取“市县领导挂乡包村,乡镇人员驻村推动,帮扶部门联建共创,基层组织立项整改,第一书记限时完成”的组合措施,一级一套工作台账、一村一套整改方案,点对点完成晋位升级,做到整改不到位“不脱钩”,晋级任务不达标“不收队”,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转化提升后进党组织343个。
——坚持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制定《丽江市基层党组织中推行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党员活动实行定时间、定计划、定主题、定经费、定考核“五定”,明确学习培训、组织生活、民主议事、服务群众“四项”主要活动内容,做到党员固定活动日与三会一课、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党员志愿服务“四结合”,规范党员组织生活、严肃组织纪律,促进党员形成规矩、养成习惯。大研街道党工委利用党员固定活动日,组织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开展古城环境卫生大清扫、河道清淤、路面冲洗等各类环卫服务21次,参与人数1780多人次。
——推行党员服务“三亮四设”。全市各级机关、学校、“两类”组织、窗口行业党组织,普遍开展党员“亮服务目标、亮服务身份、亮服务承诺”,设立“党员服务窗口、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队”,提高服务意识,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和诉求,开展对接式服务。古城区农业局党总支开通“田间120”专线,成立党员服务队,及时解答农户在农业生产上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安排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服务。玉水寨集团公司党支部开展“亮党员身份”活动,在景区设立“党员服务驿站”、“党团员志愿服务岗”、“共产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改善了景区服务质量。华坪县中心镇和县直部门3180多名党员组成志愿服务队,协同21支社区党群志愿服务队,开展“铲除小广告、牛皮癣”、义务清扫、义务植树等党群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群众欢迎。
——实行民主评议积分制考核党员。出台《丽江市党员民主评议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和《丽江市民主评议党员和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办法(试行)》,制定了党员评议考核12条加分、扣分基本标准,党员党性分析20条“一票否决”基本标准,6条不合格党员认定基本标准,从严从实管理党员队伍。2014年,全市共处置不合格党员328名,其中限时整改245名、劝退除名78名、取消预备党员资格5名,进一步纯洁了党员队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过丽江的壮举,为丽江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省委组织部提出建设“金沙江云岭先锋党建长廊”,丽江将以此为崭新起点,协调动员各方力量,着力推动以金沙江为核心的大区域、跨区域、主题型党建,示范带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为建设丽江、发展丽江、繁荣丽江、保护丽江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