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学博士到一脚泥灰的农民,从省直机关的副处级干部到一个偏僻农村的当家人,从平静有规律的机关生活到事事操心纷繁复杂的工作环境,两年时间,张行宇适应得太多太多,转变得太多太多。37年前,8颗鲜红手印按出了中国农村划时代的改革创举,从此“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民主和谐”成为了小岗人不懈追求的梦;现如今,张行宇擎起“大包干”精神、沈浩精神两面大旗,凝聚发展新动力,汇聚追梦正能量,与全村上下同吃同住同奋斗,“俯首甘为孺子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一片天地。
学沈浩精神,扑下身子访民情解民忧踏实办事为群众
张行宇牢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013年4月8日,他从4名省财政厅符合条件志愿服务小岗村的处级干部报名人选中脱颖而出,来到小岗村这块诞生两种精神的土地。从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到基层的行政村任职,这一角色的转变意味着工作内容、服务对象、思考角度以及面对的问题都将彻底改变,小岗村对他来说,完全是从零开始。
上午欢迎会的椅子还未坐热,下午他就匆匆跨上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开始了丈量小岗村的历程。他把到小岗村的第一要务确定为“认小岗村门牌楼人,认门,认村情”。连续一个月,他走遍了全村.5万亩村域、3个村民小组、个自然村,拜望大包干带头人、走访普通农户、慰问困难户特困户、看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调研企业,见到村民他会停下主动与他们谈心,先后召开30多场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座谈会。
高强度大密度的走访,很快架起了张行宇和村民间良好的沟通桥梁,也正是走访中,他的心被小岗村发展不均衡一次次刺痛。
在小韩村民组,张行宇走进村民古小琴的家,当看到她家住的还是茅草房,昏暗的屋子里散发着湿气和霉味时,他对着陪同的村干部说,真没想到村里的发展这样不均衡。在和古大姐促膝交谈中,得知她的家庭在三年内连续走掉四位亲人,目前丈夫重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里家外全靠她支撑,张行宇一边关切地问,一边认真记录,细心聆听。
走出古大姐家,张行宇百感交集,暗暗告诫自己,基层工作是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办事情,要关心关爱困难群众,时常看望慰问他们,想办法妥善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的生活有盼头。“民情”“民生”,这四个字从此烙印在了张行宇的心底!
围绕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张行宇很快拿出了《小岗村特殊人员家庭慰问和生活救助方案》,在他走访特困户殷广勇家后的第五天,村里落实了殷广勇一份环卫工作岗位。他说:“扶贫济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他亲自谋划督导下,小岗村的志愿帮扶制度很快建立,一系列帮扶方案相继实施,他不仅动员村干部与困难户结对帮扶,还分门别类、因人而异制定了不同的帮扶举措,拿出部分村环卫工岗位,留给特困户;免费在特困户家堂前屋后种植大樱桃,由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果实。他还为困难户、特困户建立数据库,引来社会各界的爱心援助。
村里还为全村所有购买新农合保险的费用、全村6周岁以上村民的养老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农作物保险以及村民大病医疗救助保险埋单,小岗村民在看病住院新农合报销后,村里再次给予追加救助,对“大包干”带头人,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开展定期慰问,对全村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村里对本村低保人员,在全县农村低保人均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每人再增加50元。以上四项,连续两年每年村集体支出40万元。
走访中,张行宇了解到为了遵照小岗村远期规划,各村民组一律不准再建新房,但新小区建设速度跟不上需求,有的房子破旧不能翻建,有的年轻人结婚不能新建婚房,群众最期盼的就是建设小区,搬进新房。摸清情况后,张行宇决定,在自己任期中全力推动新区房屋建设的规划和土地征迁工作,实现群众所想所盼。很快,石马区、严岗区二期房屋建设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现在760栋小区住宅楼拔地而起,3200村民喜迁新居。
扛改革大旗,敢闯敢干;靓村容谋发展探索治村新方法
纪念改革的最好方法就是继续深化改革,不停歇地快速发展。张行宇心里装着的始终是怎样让村庄美起来,让村民和集体富起来,让村级管理活起来。
初到小岗,张行宇正赶上小岗村“两年大变样”。50项重点民生工程都要推进,接待群众来访、调解矛盾、督查工程、拆迁征地、投资洽谈……小岗建设的快速推进,也加快了张行宇的生活节奏,增加了压力。
“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时间倒排、工期倒逼、任务上墙、每天调度、逐项消号……经过两年努力,除污水管网连线正在接通外,大包干纪念馆、沈浩陈列馆、十余条道路改扩、三个居民小区雨污水管网分离、小区绿化、大量的公共配套设施等工程工程全都高质量竣工,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如今,行走在小岗村,道路宽敞、房屋整洁、绿树成荫、田块成方,游客中心、干部教育基地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点缀其中,九年制学校、医院、敬老院、污水处理厂等配套功能完善,俨然一个现代化大农庄。创建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安徽省美好乡村示范村”目标,小岗果真发生了“大变样”!2014年小岗村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和“全国旅游名村”称号。
看着眼前的一切,张行宇直起累弯的腰,满脸喜悦,但他始终忘不了“一夜跨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的屈辱。他决心让村民富起来。
在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发展现代农业、打造自身品牌方面他想了很多。在村里的扶持下,严德友流转的200亩葡萄示范基地连获丰收,还把葡萄种植户团结起来,建起了合作社,注册了自己的“小岗村葡萄”品牌,通过网络直销全国各地,走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路子,一年有3000多万元效益。
在土地流转上获益的还有小岗村农民专业联合社负责人杨玉兵,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成立了8个专业合作社和两个家庭农场,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全程服务,一大批农民发家致富。
流转后的土地不仅成为小岗人致富的“金钥匙”,也向外地企业敞开怀抱。来自山东的金小岗公司成功落户,总投资3.5亿元,流转2300多亩土地,种植蓝莓、树莓、大樱桃、樱花苗木、优质香稻和异形葫芦,以绿化苗木、旅游、采摘相结合,打造现代产业化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亩均效益数万元。
对于发展乡村旅游业,张行宇不仅倡导,而且亲自推动。随着村容村貌的彻底美化、绿化、靓化,依托大包干纪念馆和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在村里的推动下,农家乐等旅游服务业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发。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严金昌都开了农家乐,一年的纯收入可达20多万元,严金昌的几个儿子更是搞起了超市、饭店、浴室等三产“一条龙”服务,一年90万人次的游客量,让家家都赚得盆满钵满。
现在,金小岗的观光园每到假日,人头攒动,前来观光、采摘、摄影的游客络绎不绝,不仅为村里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还拉动了旅游服务业的收入。为了让落户小岗的农业企业后劲更足,张行宇通过各种渠道与多所大学建立合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金小岗公司签订了三方合作的科技支撑战略协议,按照协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会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第一时间通过金小岗公司转化为实际产品,金小岗公司则成为该院大学生实践基地。有力的科技支撑,成为企业的强大技术后盾,也为小岗村民持续增收储备了未来。两年来,村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两连跳”,2103年达到1.21万元,增长17.6%;2014年达14500元,增长19.8%。
“村民富了,集体也要甩掉贫穷的帽子,没有集体资产,各项村级事务就不能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经济管理学博士出身的他,利用自己的特长,大胆尝试,抓起了村集体经济。
村里先是搭建“平台”,创办了“村企一体”的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对村里的‘三资’进行统一管理运营,努力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两年多来,公司先后为8000平方米房产及231.92亩村集体土地办理了产权证。通过承包、合作等多种经营方式,挖掘资产、资源潜力,增加收益,2014年仅广告经营及资产租赁业务收入就达110万元。张行宇还充分利用小岗村的品牌资源,组建“小岗村文化传媒演艺有限公司”,成立“安徽小岗村物美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并以小岗品牌作价入股,与凤阳酿酒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凤阳小岗村酒业有限公司”,进行小岗品牌的白酒开发销售。此外,张行宇还以小岗村培训中心为阵地,大力培育并推动培训产业发展,先后承接了近200期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省市县其他类型的业务培训班,2013年净收入15万元,2014年突破20万元。
张行宇还利用“小岗创发”完成了建村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土地流转,总面积达4300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1/5以上,涉及13个村民小组、329个农户,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标准,并成功发包,建立了村级经济发展的又一载体。
两年来,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实现突破,2013年突破500万元,比上年净增22%;2014年实现665万元,净增31%。
在村级建设和增收致富上连战连捷的张行宇,有着自己的苦恼。村民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村“两委”来管。“有的事管了还行,有的事管了更糟糕”,在推进村民新区建房过程中,张行宇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本来为村民集中建新房,是件大好事。村里还要为新建的居民小区做水、电、路、燃气、网络、路灯、绿化等一系列的配套,是个贴钱的“买卖”,受益的是村民。可为什么有人对分房位置不满意,对户型设计不满意,对房子质量不满意呢?“我们的村“两委”在纷繁复杂的农村事务管理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张行宇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新房怎么建,如何建,找谁建,这些问题到底该谁说了算?经过调研,他改变惯有模式,创新成立由村民代表组成的建房理事会,选择德高望重的老者担任理事,将建房、分房等村民内部事务交给村民自己协调,实施村民自治,进行自我管理、服务和监督,村“两委”只在单个村民做不了的设计规划、征地拆迁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和服务。没想到这一招,收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从村民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到严岗小区项目开建,仅用了18天,村干部再也没有因为建房的事与村民发生矛盾。”张行宇说:“小岗村的发展,最终还是靠自己服务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自己繁荣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我们要将这种理念告诉每一代小岗人!”
树文明标杆,紧抓民生凝人心聚气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村集体有了资金,张行宇特别注重村级普惠民生的推进,“要让全体村民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让大家为是小岗人而骄傲,凝聚人心,提升小岗村外部竞争的‘软实力'”。
村里先后为村民免费交纳了新型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农作物、家庭财产等四项保险,以及教育、卫生、大病及困难救助等资金达220万元,为15个“大包干”带头人及遗孀兑现了美好小岗创新奖励资金55.4万元。在张行宇的努力下,小岗村卫生服务中心提升为镇中心卫生院分院,享受到乡镇卫生院的同等人力、物力及技术待遇,提高了村民就医的报销比例。村里每年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发放12000元的生活补贴,为医生护士在小岗安心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
张行宇深知,在小岗,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土地迈向城市,教育新一代小岗人显然比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迫切和需要。在他的主持下,小岗村制定了《小岗村教育教学奖惩制度》,每月给予每名教师300元生活补贴,每年对本村教育教学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学生给予近10万元的奖励,本村学生考入各类高校的给予1000—10000元奖励,有效调动广大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在他多方奔走协调下,小岗学校38套教师周转房和食堂也于2014年底建成使用,彻底解决了在小岗的外地教师的生活难题。近年来,小岗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在片区教学质量检测中名列前茅。与此同时,村里选拔一批大专以上学历村民、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到各地的经济强村去学习,培养创业能力,为小岗村建设打下人才基础。
在小岗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张行宇和“两委”班子研究制定了《小岗村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全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完成时限,筹建了文化阵地。重新布置了村文化站、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村民有了文化学习的阵地。2014年还在全村全面开展了“好公公”、“好婆婆”、“好邻居”、“星级卫生文明示范户”、“小岗村道德之星”等评选表彰,并将村里涌现出的助人为乐、尊老爱亲、敬业奉献等好人好事及先进典型的事迹收集制作成对外宣传的公益广告,在全村营造出了人人思进、人人向善的新风尚新氛围。
“ 敬业奉献好人—— 严立杰,小严村民小组村民,自2010年负责小岗村环卫工作,责任心强,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村民们热情地称呼他‘老杰子’。”这是在小岗村友谊大道上的一块图文并茂的广告牌内容。这个广告牌上面戴着个能为路灯发电的太阳能“帽子”,下面长着能收容垃圾的“肚子”,中间是村里评选好人好事的宣传展板,这4块独具匠心的广告牌成为村里一道特别风景。像这样的“荣誉墙”小岗村到处都能看到,只要是积极进取的小岗人,都有机会“上到墙上”,成为楷模。
为了小岗村的明天,为了小岗村民的未来,张行宇一路走来,一路思考,一路大胆革新,在他的眼里,相比环境面貌的改变,更让人他感到高兴的是小岗人文明素养的提升。在小岗,以德立村、文化兴村、实业强村、善行美村、依法治村,已成为共识。在小岗村逐梦的漫漫道路上,张行宇从远处走来,奋蹄昂首,如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走得坚定,走得踏实!
2005年8月3日,张行宇任期届满,在向新任第一书记吴小林交接接力棒时,他深情地说:“小岗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永远是小岗村的一员,永远支持小岗村的建设和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