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未央,在贵州印江这片红色土地上,距东出县城10余千米,甘川像一位宁静而又端庄的美人,以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向宾客展示着小家碧玉之美。相传陶渊明《桃花源记》写的是武陵山区一个小村子,而位于武陵山主峰腹地、神奇美丽梵净山西麓的甘川,“桃源”的风貌和人情则以一种新的方式,依然存在着、美丽着、迷人着。
走进甘川,一座题为“魅力甘川” 的风雨桥跃然眼前,整个建筑彰显土家风格,老人和小孩坐在临河而建的凉亭里歇息。 “碧水绕甘川,路起霞飞添逸性;青山环古寨,橙黄橘绿动诗情” 这副对联挂在古朴的寨门上。四季常绿的果林、宛若太极图式的河流,一条条宽阔的大道、一栋栋崭新的黛瓦白墙式土家民居交相辉映,整个村寨山水相连,路桥相通,小桥、流水、人家浑然一体,让人宛若置身画中。
山水毓秀,铭刻着村庄的记忆;阡陌交错,见证着发展的变迁;翰墨飘香,承载着思想的蜕变。每一座村庄都有它的记忆和性格。甘川,在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民生奋斗、改革发展等故事和历练中,形成了自身的秩序和品质,并在时代和世事里扩散、深入。
(一)
看,屋前院后绿油油的树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腰;
看,那一幅幅关于党的建设、党风廉政、惠农利民政策等通俗易懂的漫画墙;
看,远方的客人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洋芋饭、麦麸子、蕨菜、豆豉腊肉等农家饭菜。
……
谁能想像,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有3个村民组168户586人,耕地面积240亩的美丽小村寨,曾经却是一片荒山,山上全是石旮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那些年,甘川人靠山吃山,不愿打破固有的生活模式。政府出资修路、架桥,百姓投劳,不愿意;农村厕所改造升级,不愿意;修建垃圾池,垃圾实行分类管理,不愿意;把传统的农作物改种经果林,不愿意;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愿意……在大大小小项目实施时,总有一部分思想观念保守、发展意识不强,民风不开放、视野不开阔的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思想”的不断影响,对比差异的越来越大,生产生活方式的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甘川人的脑筋逐渐活络了起来,逐渐从“要我发展”大踏步地向“我要发展”转变,给美丽的土家村寨,添了新装,换了新颜。
甘川的魅力,源于那些破茧成蝶的故事。
从贫穷中脱蛹起飞,完美蜕变的杨秀强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村里面一位耄耋之年的的老者诉说了他的传奇:“杨秀强30好几的时候还住在偏房子里,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十里八外的人家一听到要把姑娘嫁给他都连摆脑袋,村里面也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但是他就是提不起神来。后来老支书组织了几个贫困户去周边村庄学习,一回来,他就像了‘打鸡血’一样,苦干实干,如今你看到的那栋修得最好的房子就是他家,后来还找了个年轻漂亮的媳妇。”
杨勇军是一个不安于贫困的甘川人。看到从县城通往梵净山的道路从家门口通过,他利用“家在山水间、房在果林下”的优势,建成了集休闲、娱乐、餐饮、观光为一体的甘川农家,随着游客的增加,带动了0余人创业就业。
“以前我们修路需要投工投劳的时候,老百姓是能躲则躲,能推则推,现在不管是修路、架桥、建广场、修河堤、发展产业等,村民都积极主动,还会主动帮忙想办法,出点子。”村主任杨再勇如是说。
于是,这个摸着石头过河,在喀斯特地貌上匍匐前进,并取得成功经验的村寨,先后获得了 “贵州省最具魅力民族村寨”、“贵州拔尖乡土人才示范基地”、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等各种荣誉。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栗战书在甘川调研时说:“像甘川这样的新农村城里人都羡慕,这样的农村生活质量也不一定就比城镇差。”今天,甘川的魅力仍在不断升华……
(二)
万树绿枝初挂果。沿着干净的水泥路往寨中走,由远及近的欢笑声从果林外的小溪边传来,人们轻快地在小溪边洗涮着刚从树上摘下来的个头块大的桃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人们的回忆中,甘川的曾经是用“靠天吃饭”,“ 耕地少、收成薄”, “河西少田土,家家吃红薯”, “开荒开到天、种地种到边,春耕一大坡、秋收几小箩”来表述的。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后,甘川被洪水淹没,房屋损毁坍塌,粮食作物几乎颗粒无收。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洪灾后的几年里,甘川人立足喀斯特地形地貌的特点,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立了“以壮大经果林为基础,搞好加工业为抓手,发展乡村旅游为突破口”的科学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经果林、特种养殖、旅游商品加工、蔬菜种植、旅游产业一体化等。短短20年间,甘川村民用勤劳的双手让石旮旯长出了“致富果”,变成了“金山”,人均纯收入也由昔日的560元增加到了75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半径为2.5千米,种植面积1000多亩的果园将村庄团团围住,奇香橘、药橘、红柚、杏子、桃子、枣子等10多个主要品种分别栽种在村庄周围,整个村庄被绿色拥抱,村子仿佛置身花海,一股股沁人心脾的花香更是令人如痴如醉。“以前这石旮旯不长粮食,只有出去打工,后来在老支书的带动下,我们就开始在石旮旯里种植桃子、李子、橘子、杏子树,既绿了山头、又鼓了我们的腰包。”朗溪镇河西村田仁杰房前屋后一片翠绿,谈到栽种经果林的收入,田仁杰很是满意。他说,现在一年卖桃子、柑橘、梨子等水果收入就有两三万,比在外打工轻松多了。
春可赏花、夏可吃桃、秋可摘果、冬可品橘,这个距县城12千米,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仅22千米,304省道梵净山西线旅游线上必经之地的小村寨四季有新事,处处有看点。游客们纷至沓来,来看看这里的好山好水,来瞧瞧这里的人文素养,来听听这里的山水潺潺。“建生态村、吃生态饭”是甘川人一直树立的发展理念、一直秉承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开展了“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这种集休闲、娱乐、餐饮、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让人们在喧嚣的城市中享受安宁。目前,甘川从事旅游服务业的村民有30多人,每年旅游商品及农家乐带来的收入达500多万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种植经果林,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甘川实施“支部引领、党员带动、典型示范”三大举措,运用双向进入,双向管理模式,大力发展旅游小商品加工,并在各个产业链上组建了产业党支部,实现了“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的目标。村党支部带头创办了梵净山石奇工艺厂,利用传统的雕刻艺术,开发梵净山紫袍玉带石、青花玉石,涓云田石等,生产土家民族工艺旅游产品,实现人均年收入增加500元以上,年产值300万元,税收50万元,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30余人。致富带头人杨锋创办的利民机械厂,生产加工的铧口、炉桥、火板远近闻名,年产1.8万件,年产值达50万元。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积众人之力、积众人之智、积众人之资的情况下,甘川人紧紧抱成一团,坚持了数载春秋,又完善了数载冬夏,渐渐地在喀斯特地貌的山区开启了山旮旯里发展精品水果、旅游小商品加工、农家乐等多种产业为一体的产业模式,加快增收致富步伐,小村寨完成大梦想,更实现了甘川的中国梦。
(三)
在甘川,谁都喜欢停留。花开时蜜蜂与蝴蝶喜欢停留,入夏时清风和阵雨喜欢停留,梅雨时朝霞与彩虹喜欢停留,炎热寒冷时八方来客喜欢停留……而当我们进入甘川时,首先眼前一亮的是一幅巨大的甘川规划图,这大气磅礴之势、窈窕婀娜之姿,无不令人惊叹和憧憬。“依托犀牛洞峡谷风光,建设10里冲浪漂流基地,清理沿寨河床,硬化河边公共活动场所200平方米,以鹅卵石构建十里长堤和天然浴场,以鹅卵石铺连户路……”甘川对未来发展进行全方位规划,设计了活动广场、村级活动室、河堤改造等公共基础设施,扩建污水处理池,广场绿化、美化,道路拓宽、绿化,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等做美、做绿、做靓村庄的项目。如今,这一个项目落地生根于这片依山傍水的村寨,实现了村庄被山水环绕,只听得流水潺潺,却不见鸡飞狗叫,甚至也不见炊烟袅袅;屋前院后伸手可摘桃李杏橘,足不出村可购生活所需,闲时约人垂钓,忙时请人摘果的愿景,活脱脱一幅“世外桃源”景象,甘川人在惬意安然的田园生活中过上城里人过不上的生活。
让道路变平、变开阔,让家家户户都安装上路灯,让村级活动室功能更加健全,让留守儿童有家,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富饶……所有甘川人及关心甘川发展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为之努力着。如今,村庄变美了,村民变富了,村风变文明了。
在物质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甘川人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坚持不断地“充电”,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村里面文化氛围更浓厚了,业余文体活动也更丰富了。“古寨廊中徒具歌盛世,思王故地野老论沧桑”,“朗水朝霞红腾火,小村烟树绿如蓝”两副苍劲有力的对联,高高悬挂在古老的甘川缘漪长廊上,廊内镌刻“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别样生辉。
藏书千卷的阅览室是年轻人的乐园,许多学生放学归来在阅览室手不释卷地埋头阅读;标准化的篮球场,是年轻小伙子的最爱,叫好声、欢呼声不绝于耳;宽阔的广场是大妈们的最好,一到夜幕降临,节奏明朗的舞曲就会响起来......甘川人民在这里享受青山绿水、享受历史人文,享受阳光雨露,享受惬意的慢生活。
甘川,山水隐村落,村落连山水,庭院内外,村容村貌整洁卫生,漂亮的土家民居半隐在山水中,既呈现出了秀美的人居环境,又有健康的群众文化和文明风气。若说甘川的乡村之美是一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油画,是一个现实版的“桃源”,那么印江县乡村建设就是一幅幅大气精致的山水画,是滋养“桃源”成长的“沃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