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搬迁动因
北京市山区位于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房山、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等7个区县的83个山区和半山区乡镇,总面积1041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2%,有1669个行政村,5000多个自然村,61.8万住户、161.8万口人。
北京市山区中有一部分村地处泥石流易发区、矿产采空塌陷区、河道泄洪区以及其他生存条件恶劣的行政村或者自然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生存条件恶劣,经常受地质灾害的威胁,甚至人畜饮水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农民增收缓慢,成为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山区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自2004年以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把实施山区农民搬迁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作为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摆上重要工作日程。
二、主要做法
北京市在实施山区农民搬迁工程中,采取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稳步推进的战略。
(一)坚持原则,政策集成
一是依法自愿、公开透明的原则。二是政策引导、分级负责的原则。三是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原则。四是富裕农民、改善生态的原则。
(二)政府主导,分级负责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建立了由市农委牵头,有市发改委、市规划委等部门参加的山区搬迁市级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审核各区县年度搬迁实施方案,及时下达年度计划并拨付补助资金,加强指导、监督和检查,及时研究解决搬迁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各区县也建立了相应组织机构,明确了山区农民搬迁工程实施主体与部门责任。
(三)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北京市在实施山区农民搬迁工程过程中,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保证村庄建设一步到位,各项设施考虑齐全,避免了反复建设和重复建设。新村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新民居、基础设施、村庄环境、后续产业发展等问题。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当地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产方式等,切合实际地进行村庄各项建设。在制定搬迁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分期实施的办法,明确每一期搬迁的目标与任务。各区县政府制定年度计划、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
(四)部门联动、资金聚焦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级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与分工,协力做好山区农民搬迁工作。在实施山区农民搬迁过程中,搬迁户建新房所需资金采取“政府补贴一部分、部门集成一部分、社会捐助一部分、农民自筹一部分”方式,多渠道、多层次筹措搬迁资金。
(五)农民主体、严格程序
在实施山区农民搬迁工程中,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注意严格按照相关法规、政策办事,遵守相关搬迁与基建程序,严格履行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农民申请、实地勘查、公示复核、签订合同、工程施工、工程监理与验收等程序,逐户建立搬迁农户档案,留存文字、图片、图像资料,周密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在实施山区搬迁工作中,凡是涉及农户利益的事情,都要按照村民自治法进行民主决策。
(六)科学选址,强化监督
结合镇域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避开地震活动断裂带,选择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势平坦区域,按照8度抗震设防标准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确保新址不受地质灾害威胁。山区农民搬迁工程与除险加固、应急避险工程相衔接,使得新村农民住宅符合抗震节能要求。
(七)因村施策、多种模式
采取了以下5种搬迁模式:一是村域内易地选址重建;二是自然村向主村集并;三是少数易地选址新建有困难、原址通过采取工程防护措施可以继续使用的村,采取了原址重建翻建的方式;四是农民分散搬迁,根据农民意愿,自主选择,采取投亲靠友、自谋安置地等形式搬出原址,政府按政策标准给予补贴;五是跨行政区域异地搬迁,本村内无适宜搬迁用地,将山区整村外迁,跨镇、村安置,与平原村庄进行合并。具体到每个村、每个农户采取何种搬迁形式,由搬迁户自主选择,不搞强迫命令。建设模式:按照新居建筑风格划分,可以分为平房三合院模式、二层别墅模式和多层公寓模式以及平房与楼房相结合等四种建设模式。推进模式:各村根据本村实际,采取了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施工与村集体统一规划、由农户分散施工两种模式。筹资模式:山区农民搬迁由政府主导,属于山区生态涵养补偿范畴,具有准公共产品供给的性质。所以,搬迁资金筹集主要是靠政府政策补贴。据整建制搬迁的188个村统计,自2004年至2014年,全市建设及购买搬迁农户新居,总共投入资金30.52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扶助资金19.4亿元,集体经济组织投资4.82亿元,农户自筹6.68亿元,社会力量捐助0.43亿元。
三、搬迁成果
经过十多年来的艰苦努力,山区农民搬迁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自2004年至2014年,为实施山区农民搬迁工程,市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0.43亿元,共完成搬迁3.4万农户、8.4万口人,整建制建成新村180多个。一栋栋设计新颖、节能保温、各具民族特色的农民新居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如同颗颗明珠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山区搬迁搬出了新生活、新农村、新产业、新生态、新农民。
(一)搬出了新生活
实施山区农民搬迁的首要目的是解决生活在危险地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按照搬迁规划,2004年至2017年,全市计划进行搬迁的897个村、5.36万户、12.39口人。截止到2014年底,全市共完成724个村、3.38万农户、8.13万口人的搬迁任务,分别占计划任务的80.7%、63%和65.6%。11年来,全市山区农民搬迁工程共建设新居民点219个,农民新居163.81万平方米。其中,农家院8833个、97.27万平米,安置10020户、25362口人;二层别墅式楼房2686栋、44.41万平米,安置4681户、11631口人;多层公寓式单元楼145栋、22.13万平米,安置2445户、6212口人。此外,有677户、1558口人采取外迁的方式进行搬迁,购建新居546套、4.97万平米。在建设新居的同时,采取工程措施排除险情,加固防洪提拔,建设村庄防护墙632.19千米,小区周边护坡85.68万延米。通过搬迁工程的实施,使得长期以来身处险区和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群众脱离了险境,住上了安全、明亮、节能、抗震、保暖的新居,过上了安全放心的生活。
(二)搬出了新农村
在进行山区搬迁农户新居建设的同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搬迁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新村供水、供电、道路、通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水、电、路、气、暖、通讯、卫生等基础设施水平,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据不完全统计,11年间,全市山区搬迁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总共15.88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资11.30亿元,集体经济组织投资2.68亿元,村民一事一议筹资投劳0.2亿元,社会力量捐助0.77亿元。为新村建设平整场地516.97万平方米,开挖土石方509.74万立方米,修建新村主路及街坊路1458.34千米。搬迁农民新居上下水、电力通讯设施齐全,普遍使用了保温建材、太阳能热水器、吊炕、水冲厕所等设施,解决了饮水难、出行难、通讯难、看病难、上学难、看电视难、发展增收难等“七难”问题,彻底解决了农村的脏、乱、差问题。
(三)搬出了新产业
山区农民搬迁不仅要让农民搬得出来,而且要稳定住、富裕起来。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各地采取多种措施,帮助搬迁村和搬迁农户发展新型特色产业,让搬迁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实现全员就业。一是发挥山场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具备条件的地方几乎无一例外地发展起乡村旅游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实施山区农民搬迁工程建成农民新村中,有23个成为市级乡村旅游专业村,有2870个农户成为民俗旅游接待专业户,新开发建设自然风景区64个。组建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38个,入社农户2152户。2013年,全市搬迁新村共接待游客116.12万人次,乡村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9.90亿元,年旅游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农户有363户。二是发展都市型现代种植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具备条件的搬迁村采取集体统一规划分户种植或者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统一种植的方式,根据市场需求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大力发展绿色种植业。据统计,全市山区搬迁村共新建果园71个、1107公顷,新建采摘园178个。2013年,采摘游客达到10.7万人次,果品产量6829.85吨,销售、采摘收入3479.89万元。三是发展养蜂、养兔、养柴鸡、养鲟鱼等适宜山区特点的养殖业。四是利用山区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制作。搬迁村中有252个农民专业从事民间手工品制作,2013年销售收入达到176.85万元。五是盘活山区土地资源、探索山区发展经济新的增长点。11年来,通过搬迁节约村庄占地347.13公顷,节约宅基地262.53公顷。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前提下,一些搬迁新村采取与有实力的城市企业合作开发的形式,对闲置资产、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社会、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出来。
(四)搬出了新生态
农民搬迁创新了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发展模式,找到了克服生态涵养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之间难点的新路数,为改善首都环境、建设美丽北京作出突出贡献。一是通过搬迁减少了对山区环境的破坏。通过搬迁将分散绵延数十里,分布在山林中的自然村和散户集并到中心村,全市共合并了325个自然村。新能源的综合利用转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的破坏。据怀柔区喇叭沟门乡统计测算,全乡搬迁2000户,每年可少砍伐生活用柴1460万斤。全市搬迁农户使用清洁能源的达到7079户,安装太阳能灯5424盏,太阳能热水器6918个,建设沼气池23个,秸秆气化站11个。通过在上山道路沿途和村街道一侧安装太阳能路灯,既节约用电又增强照明。通过在果园内安装光能频振式杀虫灯,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二是通过搬迁生态修复,大面积增加了全市绿化面积,提高了生态涵养价值。搬迁以后,全市对1.05万公顷山场进行了绿化,其中经济林0.29万公顷。三是新民居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建设、统一配套公共设施和绿化美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村庄环境。11年来,全市山区搬迁以后的新村,在村内种植绿化树木189.79万棵,建设绿地、花坛67.98万平米。
(五)搬出了新农民
为适应搬迁的新形势,各地采取多种举措,着力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农民、新企业家。一是引导农民读书,提高文化素质。11年来全市山区搬迁村建立面向村民开放“益民书屋”127间,书屋有图书42.12万册、报纸杂志4114余种,满足村民的学习和阅读休闲的需要。全市山区搬迁村开辟文化体育广场148个,设置健身器材1994套,为搬迁农民提供健身、娱乐场所。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对搬迁农户进行劳动技能培训。11年来,全市山区举办搬迁农户培训1220期,培训搬迁农民5.34万人次。三是村级组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培养出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干部队伍。四是推进搬迁新村机制体制创新,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民合作意识。搬迁后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农民增强了对集体经济的向心力,想的是如何发挥集体优势,实现共同富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