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河源馆藏品鉴赏(九)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班钢 字号:【

  淮河源

  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是独流入海的四条大河之一,也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关于淮河源头的说法,自古就有定论,我国最早的历史地理典籍《禹贡》记载着“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的说法,而淮河发源于桐柏山的说法也为历来的人所接受。桐柏山位于河南省和湖北省的边界地区,奔腾日的淮河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出发,穿谷越滩,迂回曲折地冲出峡谷,开始了它东流的历程。淮河的干流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特别是在安徽正阳关与颍河、淠河相会,骤然变为一条宽阔的主干流,在江苏省中部注入洪泽湖,经洪泽湖调蓄后,主流在扬州三江营注入长江。淮河流域上游两岸山丘起伏,水系发育,支流众多;中游地势平缓.多湖泊洼地;下游地势低洼,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错,渠道纵横。

  淮河源系列陶瓷作品由一幅板画和两个瓷瓶组成。板画《淮河源桐柏山》描绘的是太白顶淙淙而出的情景。沿着陡峭山路攀上桐柏山的主峰太白顶,有座修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寺“云台禅寺”,古寺的北面,有一眼清澈明净的泉井,井水久旱而不竭。这里便是千里淮河的源头。画面上,巉岩叠出,山岚谷雾中,寺庙的轮廓纤丝毕现,青砖黄瓦飞檐雕甍。一汪汩汩泉水从庙墙边流向山下,若隐若现,让人感叹汹涌黄河的源头如此波澜不惊,而云海、日出、佛光也成为桐柏山“三绝”,为世人所赞赏。

  瓷瓶《淮河之歌》,撇口,短颈,丰肩,直腹微鼓,圈足。器身撷取淮河流域一景如画,画面布局疏密得当,水墨的运用使画作深得中国画之意蕴。近处的河岸花树用笔细腻,远处的高楼丛树层层皴擦,曲折的河流使得景观游走灵动,而黑白的对比配以浅淡的红云,将一幅江南水乡的诗意刻画得入木三分。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在中国的自然地理中,淮河历来和秦岭一起,被认作是南北气候的分界线,而正因此,使得淮河流域的文化具有了多样性和包容性。以农业文化为例,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淮河流域的农业耕作及其生产方式既不同于黄河流域,也不同于长江流域。从原始氏族社会以至后来漫长的传统农业文明时期,淮河流域农业种植既有旱地作物麦黍,也有水田耕作的稻谷,既有平原耕作方式,也有山地种植特色,还有河塘水域的经营形式,基本上兼有融合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种生产方式。另一方面,淮河又是黄河文明向长江文明演进交汇的过渡地带,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诞生了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众多思想家。流域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有郑州、开封、曲阜、亳州、扬州、淮安等10余座历史文化名城,淮河流域特有的地域文化魅力,在我国历史进程中大放异彩。

  然而在历史上,淮河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古岳渎经》云:禹治水,三至桐柏山,乃获涡水神名无支祁,喜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限之远近……淮水乃安流注于海。说明在上古时代,淮河就已经有了水患问题。但在公元12世纪末叶以前,问题并不突出,彼时淮河并不注入长江,而是在涟水东西单独入海,入海口门水深而宽阔。当时洪泽湖也没有现在这样大,海潮一直可以上溯到盱眙,宽深的淮河足够排泄上游的来水。同时,河水含沙量不大,很少淤积,航运畅通,两岸的灌溉便利。宋代秦观在登泗州城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由此可见,当时的淮河流域是一块河湖交错、沃野千里、资源富饶的大地。公元1194年,黄河南堤在河南原阳县决口,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地区成了黄河洪水经常泛滥的地区。从此,黄河600多年侵淮,使得淮河变成了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

  对淮河水患,历朝历代政府都曾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治淮的工作中,流域内也有许多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灌溉工程和邗沟、鸿沟人工运河,隋唐的汴渠,元明清三代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和洪泽湖大堤等,在我国水利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这些都未曾从根本上解决淮河洪水泛滥问题。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心系治淮工作,毛泽东曾为治淮郑重题字“一定要把淮河治好”,掀起大规模治淮的高潮,经过修建水库、整治堤防、治理水土流失、南水北调等工程的实施,淮河流域基本建成了防洪、除涝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基本理顺了紊乱的水系,减灾兴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实现了淮河洪水入江畅流、归海有路,而淮河也将继续发挥着哺育华夏民族历史的巨大作用。

  雅鲁藏布江源

  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上游称为马泉河,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经巴昔卡出中国境进入印度,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进入孟加拉国以后称为贾木纳河,在孟加拉国境内与恒河相汇,最后注入孟加拉湾。

  在藏语中,“雅鲁”和“雅砻”是一个意思,指的是从天上来,而雅砻本身也是一个地名,即今天的西藏山南地区;“藏布”的意思是江。这条江最终被命名为“雅鲁藏布江”,是和雅砻地区的悉补野部落(也就是松赞干布的祖先)最终统一青藏高原分不开的。这条江流经藏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被藏族视为“摇篮”和“母亲河”。雅鲁藏布江江源发祥地系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境内杰马央宗冰川,源出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那木那尼峰东端,海拔6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江河源。

  陶瓷板画《雅鲁藏布江雄姿》,画面利用浓淡相宜的色调,将雅鲁藏布江的浩淼姿态尽收眼底。弯曲的河流款款地流淌在视野开阔平坦的大地上,远处高山林立,白色与青色形成鲜明的对比,雪山与青山交相辉映,青山笔锋凌厉、粗糙,棱角分明,山脊线清晰可见,将陡峭的山峰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条溪流从高山深处欢快地奔流而下,汇入平坦开阔的雅鲁藏布江,完美地诠释了从湍急到平静的惊险历程。近处,视野开阔,平缓圆润的线条表达了一种宁静、悠闲的随意感,让人神经随之放松。此处的雅鲁藏布江犹如清闲静谧的老者,缓缓地穿过平坦的大地,又如任性奔跑的孩童,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将大地分割成片片小洲,小洲边缘淡黄的树木点缀,显得充盈而不单调。

  瓷瓶《雅鲁藏布之秋》,撇口,直颈,折肩,筒腹,收足。瓶身纹饰以高山为背,大江奔流。雅鲁藏布江的秋天,天高气爽,白云如织。参差的山峰横插白云深处,高低错落有致。溪流自高山奔袭而下,汇成山泉叮咚。一座一人高的石块直插河底,水流绕过山石,蜿蜒而下,形成白花花的波浪。蓝天,青山,绿水,白云,色调以清淡为主,以鲜艳的红花来点缀。画笔拙朴,画风清新,既有秋高气爽的洒脱欢快之高旷情怀,又有深秋即将来临之凝重感。大山的厚重与碎石的灵动相契合,既古朴庄严,又细腻精致。

  雅鲁藏布江水能蕴藏量丰富,在中国仅次于长江,大拐弯处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也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整个大峡谷地区异常湿润,布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形成了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内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完整的地方,这里汇集了许多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许多世界上濒临绝迹的生物都能在这里找到踪影。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最险峻的地段,是从白马狗熊往下长约近百公里的河段,峡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还无人能够通过,堪称“人类最后的秘境”。

  雅鲁藏布江的河水从雪山冰峰间流出,滋养了繁衍生息于此的藏族人民,创造出了绚丽灿烂的藏族文化。佛教文化是藏族文化最重要的形态,流域内寺庙林立,无论是在峡谷溪涧之旁,还是深山野岭之中,都可听到悠悠的古刹钟声。雅鲁藏布江更见证了汉、藏文化的交流融合,而虔诚的藏族人民,在母亲河的注视下,将不断谱写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