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双向操控”密码被破解
时间:2025-04-27 09:31:03 来源:农民文摘 作者: 字号:【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张友军团队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发表的最新研究,首次揭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通过“植物挥发物—昆虫嗅觉”的双向调控链,精准操控烟粉虱的“获毒—传毒”行为,为我国番茄主产区病毒病暴发性流行提供了新视角。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超级害虫”与病毒协同进化的机制,更为开发“气味调控”绿色防控技术奠定了基础。

  论文通讯作者张友军介绍,作为我国番茄产业的“头号威胁”,黄化曲叶病毒通过Q烟粉虱传播可导致作物绝收。团队在山东、河南等主产区的长期监测发现,未带毒烟粉虱会“定向导航”至病株,而带毒个体则呈现“盲目扩散”。“这种‘获毒偏好—传毒泛化’的行为转换,使烟粉虱的传毒效率大幅提升,就像病毒给昆虫装了智能导航,带毒后立即关闭。”张友军说。

  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团队从病株中锁定特异性挥发物——月桂烯,其释放量是健康株的2.1倍。研究发现,黄化曲叶病毒通过激活番茄萜类合成基因TPS3和TPS7,强制开启月桂烯的生物合成。然而,敲除这两个基因后,病株对烟粉虱的吸引力下降87%,证实月桂烯是“获毒信号”的核心载体。“我们在健康番茄上喷施月桂烯,烟粉虱无法区分真假病株。”张友军解释,这证明病毒通过篡改植物信号,制造了“诱捕陷阱”。

  随后,团队针对关键挥发物月桂烯进行了田间应用试验,发现添加月桂烯的引诱装置对烟粉虱的引诱效率同比增长了50%以上。张友军表示,这项研究首次在植物病毒领域揭示“三重调控环”:病毒操控植物释放引诱剂,同时抑制昆虫嗅觉受体,形成“获取—扩散”的高效循环。《科学·进展》审稿人评价,该研究为理解虫媒病毒的流行提供了范式级案例。

  (马爱平)

  摘自《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