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坝漆绘出网红潮品
时间:2025-04-27 09:39:56 来源:农民文摘 作者: 字号:【

  在湖北省恩施女儿城民俗博物馆,柔和的光线透过窗户洒在工作台前,38岁的朱黎一袭素衣,拿起蛇头壶呈胎体,用勾线笔尖轻轻蘸取红漆,小心翼翼地点在红漆皮粉上,反复涂抹……“今年是蛇年,这一款蛇头壶将土家族西兰卡普的‘万字纹’纹样融入蛇头设计,寓意着蛇年吉祥。”她介绍。2022年,恩施姑娘朱黎创办湖北坝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用恩施坝漆技艺绘出众多网红产品,受到年轻消费者欢迎。

  被坝漆吸引而结缘

  走进朱黎的工作室,展陈架上,各种各样的坝漆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这是一对虎纽錞于茶罐,工艺外形我们已申请了专利。这是两只蝈蝈罐,河北一位客人订制的,仅漆艺工序就有100多道,三年后交货……”

  朱黎随手拿起一件件漆器,如数家珍。从茶杯、茶碗、漆筷等生活器具到手串、耳坠等首饰挂饰件,再到漆扇、宝葫芦等家居饰品,品类繁多,色彩千变万化。

  “创业之前,我从未接触过美术,也不会画画。”朱黎笑道,自己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以前是一名新闻编辑。201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坝漆制作技艺:“第一次看到坝漆器,我就被它独特的光泽、深邃的色彩惊艳到了。它不仅仅是一种材料,更是承载着文化的艺术形式。”

  回到家后,朱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恩施坝漆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它越了解,兴趣就越浓厚。”2021年,朱黎在恩施女儿城开办了首家坝漆艺术馆。

  自学漆艺潜心打磨到凌晨

  当年,她投入20多万元买来各式各样的漆器售卖。然而,由于对坝漆制作技艺不了解,她无法分辨漆器质量好坏,容易花高价买来残次品。“踩了很多坑,赔了不少钱。”朱黎苦笑着说,坝漆艺术馆开张半年,就赔进去20多万元。

  为了避免继续“踩坑”,她决定自学漆艺。

  “生漆本身是一种天然涂料,但其中的漆酚具有高挥发性和易致过敏性。要学漆艺,首先要过的就是过敏关。”朱黎说,刚开始接触生漆,手臂皮肤经常过敏生疮,又疼又痒。

  “现在已经好多了。”朱黎说,更难过的是坝漆制作技艺这一关。“坝漆制作技艺比较复杂,从技术层面来说,仅上漆工序就有几十道,坝漆还有很强的化学品属性,色彩变化莫测,调色难度也大;从艺术层面来说,坝漆制作技艺还涉及美术、设计、雕刻、镶嵌等;从文化层面来讲,还要对中国漆器、漆艺历史和民俗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对我来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朱黎介绍。

  在近三年时间里,朱黎全身心投入漆画、美术、雕刻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漆器技艺的打磨提升,经常独自一人在店里打磨漆器至凌晨。

  一边自行钻研,一边积极参加培训。2021年12月,朱黎取得国家二级漆艺师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恩施州唯一的国家二级漆艺师。2023年,朱黎被认定为“坝漆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挖掘漆器消费潜力

  在一缸清水中滴入不同颜色的漆,用木棍轻轻搅拌,然后再将白色扇面浸入水中缓缓旋转,一把独一无二的漆漂扇便诞生了……在恩施女儿城民俗博物馆,体验漆扇制作,已成为游客喜爱的非遗打卡项目。

  朱黎介绍,以前市场上售卖的漆扇工序复杂,售价较高,动辄上百元,甚至数百元,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她买回市场上常见的橘子精油、茶树油、灯油、樟脑油等几十种精油,一种一种尝试。经过反复实验,成功开发漂流漆扇制作这一体验项目。漂流漆扇的制作属于泼漆技艺的一种,简单易学。游客亲手制作一把漂流漆扇只需二三十元。该项目一推出,便受到欢迎。

  紧接着,朱黎又针对中小学生开发了水磨髤饰体验盒等产品,还会特意留下一些产品的后期简单工序用来体验,每年吸引2000多名来自北京、武汉的学生前来研学。

  朱黎还推出漆杯、漆珠、漆筷、书签、发簪等一系列小巧精致的日常生活用品。“比如这样的手串,因为价格较高,门店以前一年也卖不了几串。我们把上面的漆珠进行拆分,用单颗漆珠制作成手机、箱包等的挂饰件,每年能卖出600多颗。还有漆筷、漆杯,每年分别能卖出400多双、300多个,成为店里的网红产品。近两年,我们开始给网店批发供货,线上线下年销售额200多万元。”朱黎介绍。

  2022年,朱黎创办了湖北坝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她还和湖北恩施学院合作,创建巴式漆器工作室,吸纳建筑、陶瓷、艺术等专业的学生,参与巴式纹样的系统性挖掘和创作,培养了一批年轻又有活力的漆艺人。

  (张 泉 蔡 俊)

  摘自《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