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乡亲们端上“花饭碗”
时间:2025-04-15 10:56:18 来源:农民文摘 作者: 字号:【

  一墙之隔,温差将近30摄氏度。在甘肃省兰州新区花卉产业基地,室外最低气温已跌破零下10摄氏度,花圃内却暖意融融,朵朵玫瑰含苞待放。采摘鲜花、装车转运、分拣包装……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

  平均海拔1900米、气候冷凉、空气湿度低,兰州新区发展传统农业的自然条件并不算好。有没有把气候劣势变为生产优势的“妙招”?温室技术的“加持”让兰州新区找到了一条新路子。“2018年起,兰州新区陆续投资建设了45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用于种植玫瑰花。”兰州新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李宗俊介绍,由于这里气温低、降水少、光照强,种植的鲜花病虫害少,不易腐烂。

  智能温室内,精密传感器实时监测、收集数据,自动控制水、肥、气、热等,让玫瑰花在适宜的环境中茁壮生长。“鲜切玫瑰可以全天候、全季节生产,亩均产值是传统作物的几十倍。”李宗俊说。

  单位产值提高的同时,投入成本也不断降低。“集团与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开展品种研发、种苗培育、节能降耗技术攻关,实现节水30%以上、省肥近一半。”兰州新区农投集团总经理邱丰东说。如今,兰州新区年产鲜切花近亿枝,产值破亿元。

  生产如火如荼,销路如何拓展

  “大家好!欢迎来到直播间,这是刚刚采摘的玫瑰花,花朵鲜艳、香气浓郁。”镜头前,几名主播正热情地介绍鲜切玫瑰的特点。兰州新区花卉产业基地建起电商直播团队,在短视频平台上卖鲜花。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团队逐渐掌握了‘流量密码’。”负责人李新说,团队现有6名主播,每天直播两场,日均卖出鲜花4万多枝。“每逢节假日,我们还加开直播场次、延长直播时间,销量可以达到平时的5倍。”目前,基地鲜花线上销售额接近总销售额的1/10。

  鲜花娇嫩易腐,物流畅通才能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基地建有花卉保鲜库、气调库、低温冷藏库等仓储配送设施,用户头天下单,第二天上午采摘鲜花,当天下午便安排发货。同时,通过‘线上电商+线下花店+联营仓+前置仓’的模式,48小时内即可送达国内用户。”邱丰东介绍。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开通鲜花运输“绿色通道”,助力花卉远销日本、越南、韩国、新加坡等国。“目前,航空发运线路达195条。一枝鲜切花,从生产基地到达东南亚国家,最快只需两天时间。”邱丰东说。

  娇艳的玫瑰,是乡亲们的“致富花”

  手持花剪、对准枝条,咔嚓一下,玫瑰应声落入筐中。42岁的秦川镇源泰村村民李秀英采摘起鲜花,娴熟而利落。“我干了4年采摘工,每月能挣6000多元!”李秀英说。

  “除采摘外,基地里还有植保、包装、品控等多个工种。我们建设了4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邀请农业专家开展培训,培养了一批善种植、会管护、能加工、懂花艺的本土花农。”李宗俊说。据了解,通过“企业+就业工厂+农户”模式,4100余名农民端上“花饭碗”。

  时下,越来越多人选择用鲜花点缀生活,单一花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除种植玫瑰外,兰州新区还试验引进芍药、百合、郁金香、洋桔梗等产值高、效益好的花卉品种,形成“基地玫瑰+切花配花”的复合发展模式。

  (赵帅杰)

  摘自《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