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长出“致富菇”
时间:2025-04-15 10:55:42 来源:农民文摘 作者: 字号:【

  “颜色发白”“闻起来味道不对”……在覆盖着打碎的玉米芯和秸秆的空地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邦友菌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志生拍拍身上的土,谈起羊肚菌的培植细节。

  “羊肚菌栽培种包的配料条件相对苛刻,马虎一点就会导致后面颗粒无收。原料配比、湿度、质量都有较高的要求,栽培种包只有散发出淡淡的麦香味,才能满足羊肚菌种培育的条件。”郭志生说。

  培植基地内,三五个工人正在将玉米芯等备料打碎,加水搅拌,随后将搅拌均匀的配料放进锅内高温蒸煮;还有工人身着无菌服,将培育好的羊肚菌原种小心翼翼地放进符合条件的栽培种包里。

  “原始菌种培育、配料搅拌蒸煮、接种后的菌丝生长,羊肚菌在下地种植前要经历很多道工序。”郭志生细致入微地讲解每个环节,从去年11月底种植到今年3月底出菇,中间有着精密复杂的流程,“‘催菇水’何时浇、浇多少,营养包如何安置,这里面都有学问。”

  1年的羊肚菌种植大约要消耗300吨玉米秸秆,村子里相当一部分玉米秸秆实现了循环利用。“我从2010年开始在外地种羊肚菌,最初摸不清适宜生长温度,10平方米甚至出不了1斤菇,前两年都在赔本。”大量试验后,郭志生发现10~18摄氏度是羊肚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培植的菌种能稳定产菇。

  2018年,郭志生将羊肚菌培植带回了虞城县谷熟镇郭楼村,注册企业享受到镇政府便捷通办服务,3个小时就办完了所有手续。

  “虞城县是殷商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镇政府给咱出主意,将产品命名为‘汤王羊肚菌’,文化特色浓厚。”郭志生介绍,2022年,虞城汤王羊肚菌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录。上海、四川、广州……汤王羊肚菌远销各地。“现在物流发达了,刚采摘完的鲜羊肚菌,通过冷链运输两三天就能端上百姓餐桌。我们还推出了烘干后的产品,订单越来越多了。”郭志生笑着说。

  “我想帮助更多村民种植香菇、羊肚菌等各种菌类,将我的技术、经验传授给他们。”谈到未来规划,郭志生还想探索菌菇酿酒、蘑菇酱等高附加值产品。(刘泽溪 石青川)

  摘自《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