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时节,在辽宁省新民市的田间地头,插秧机来回穿梭作业,为光秃秃的水田披上“绿装”。而一旁的李雨澎正在与合作社、种植户们商讨绿色有机水稻的种植选址。与越来越多回乡发展的“新农人”一样,他用自己的方式投身乡村振兴,在故乡找到了年轻人的另一种活法。
跨越4500公里,坚定品牌发展“稻”路
李雨澎出生在新民市,家里有一个大米加工作坊,父亲与稻米打了一辈子的交道。2014年,李雨澎从深圳回来后,了解到大米加工作坊生产经营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濒临倒闭。想起儿时加工作坊热火朝天的景象,李雨澎决定为加工厂努力一试。在家人的支持下,他一改加工作坊模式,注册创立“澎禾米业”,希望以品牌带动“多条腿走路”。
彼时,中小型大米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且市场呈现供大于需的趋势,如何经营发展“澎禾米业”?李雨澎决定实地走访,开启一场异地“取经之旅”。
天津、北京、河南、云贵、福建、江浙等地都有他的身影,每到一处地方,他都会走进市场了解卖得好的大米、学习他们的优势。寻访经销商,从他们口中,李雨澎知道了大米供应,稳定的品质尤为重要。他也发现,普通大米加工企业存在“小、散、低”的状况,优质化、品牌化、特色化或将成为发展方向。
敢于“折腾”,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品牌化经营需要慢功夫,更需要好品质。
老厂房的产量跟不上,质量也把握不住。凭着一股子拼劲和闯劲,他决定投资建设新厂房、引进新设备。一年后,在政府政策补贴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沈阳市分行银行贷款支持下,他开始扩建厂房、升级加工生产线设备,并坚守“碾米工艺”,摒弃抛光打磨,加工后的大米70%以上的胚芽被保留下来,保障大米的营养价值与口感。
大米好,首先是产地好。李雨澎以东北三省为原粮采购区,特别是沈阳本地,其大米中富含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成为李雨澎宣传家乡大米的底气。
大米的品质如何实现稳定?李雨澎坚持只收当季新米,含水量饱和,颗粒干净饱满。在采购方式上,他去农民种植区域查看生长环境、挑选大米品种,确定意向原粮后,通过“签样—化验—蒸煮—品尝”等环节,待各项指标都符合标准,且味道口感获得自己和工厂几位老师傅一致认可的大米,才会入库采购。他认为是不是好米,大家一尝便知。
李雨澎坦言:“品牌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像你去超市买矿泉水,有1元和2元的,可能水质一样,但是你不了解,哪怕它更便宜,你也不会轻易去买,而你长期喝的,如果没有什么问题,你就会一直选择它。”所以,要提升大众对“澎禾米业”的品牌认可,需要长时间的市场拓展。这期间,他走访全国多个省份,以赠送“尝鲜”、试卖等多种方式打开销售局面,还每天花上3个小时和销售代理沟通复盘“澎禾米业”的市场反馈,不断改进。凭借稳定的大米品质,“澎禾米业”逐渐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在连续两年亏损后,终于在2019年开始了持续盈利。
带动更多“新农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目前,“澎禾米业”的产品销往四川、云南、贵州、浙江等近10个省份,实现年销售额8000万元,带动就业20人。
此外,为积极回应大众对有机大米等多层次需求,带动群众共同致富,李雨澎与农村合作社签订兜底协议,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种植基地”的合作形式,发展有机大米种植产业,总亩数达200多亩,带动农户60余户,确保农民种销无忧。既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粮源,也保障了农户种植的水稻能够实现质优价高。
在绿色有机稻米育苗、插秧、管护,以及销售过程中,周边村民还可以来企业打工增加收入。
不仅如此,他主动向农村合作社传播品牌直销理念,开展经验传授,带动有能力的农村合作社发展自有品牌,并利用“澎禾米业”完备的生产资质、工厂、加工设备,为农村合作社自创品牌加工大米,帮助其节省技术、人员、场地等成本,实现无压力品牌直销。现已有2个品牌实现成熟发展,稳定盈利。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合作社、种植大户成为“新农人”,在增收的同时,不断接受新理念,为乡村振兴贡献新思路、新动能。
谈及创业感受,李雨澎说道:“大米加工不仅是谋生,也是热爱,和千千万万的种植户们一样,看到粮食丰收,我就很开心”。日前,李雨澎已获得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沈阳市分行产业贷200万元,小企业贷款200万元,该资金将用于扩大经营、升级设备,和更多农户签订订单,实实在在为农户实现增收。
摘自人民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