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不和 根在父母
时间:2024-10-31 03:06:30 来源:农民文摘 作者: 字号:【

  很多人希望能拥有可以携手互助的兄弟姐妹,父母也希望子女能相互陪伴与支持。然而,现实生活里,不少兄弟姐妹在成年后并没有手足情深,反而因为家庭琐事互不来往,甚至大打出手、反目成仇。出现这样的局面,跟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多子女家庭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手足对父母的争宠,二是手足之间的纷争。两者都需要父母不偏不倚、公平对待。对于手足之间的纷争,大多数父母习惯扮演“裁判、法官”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又容易偏向某一个孩子,尤其是那个看上去“受伤”更严重的。比如,两个孩子吵架,一个先用言语挑起战争,另一个气不过,动手打人。最后,那个打人的往往会得到惩罚,而那个挑事的孩子反而会逃过一劫。这时,被惩罚的孩子就会觉得不公平,感到受伤害,认定父母更爱对方,不爱自己,从而进入报复循环,引发更大的矛盾与仇恨。还有的父母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觉得这样不偏不倚。事实上,公平不等于平均,总有一个孩子觉得自己吃亏了,而那个看上去占便宜的孩子,也总觉得不够,还想要得到更多,这样就会增大他们的竞争,而不是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父母该怎么做,才能让子女之间和睦相处呢?

  首先,要在家里营造一种合作而非竞争的家庭氛围。想要孩子之间相互合作,就要让每个孩子做出贡献,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并给予及时的鼓励。比如,当老大嫉妒刚出生的老二抢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爱,父母一方面应多关心老大,另一方面可以让老大参与到照顾弟弟妹妹中来,让他帮老二冲泡奶粉、换尿布、扔垃圾等。这时,老大就不会觉得父母和二宝是一个团体,自己被孤立,而是通过参与贡献,感受到归属和价值。

  其次,当出现手足之争时,父母不要做法官和裁判,而要做倾听者、翻译官和引导者。倾听者是指,不要急于评价或是不分青红皂白就惩罚孩子,要去倾听每个孩子的感受与想法,去了解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翻译官是指,看到每个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帮他们把内心的感受与想法表达出来,并给予理解和尊重。引导者是指,把权力还给孩子,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孩子不仅不会觉得父母不公平,还会从中学到倾听、合作、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作为父母,要花时间与精力陪伴孩子,给家庭营造一种充满爱与鼓励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带孩子玩一些促进他们关系的游戏,增进孩子之间的亲密,还可以策划家庭特别活动,比如每周一次的家庭电影日、每月一次的家庭出游日、每年一次的家庭拍照日等,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被爱和重视,这样自然而然就会对兄弟姐妹有更多的爱意和手足之情。

  (卢丹丹)

  摘自《生命时报》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