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都市丽人变为“兴农”达人
时间:2024-10-31 03:16:00 来源:农民文摘 作者: 字号:【

  从一只火腿开始,仅用3年多时间,她就让公司发展成为集种植、养殖、食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从都市丽人蜕变成“兴农”达人,把家乡的农特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她就是临沧咪多啰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咪多啰公司”)董事长杨丽。2023年,公司产值达2.4亿元。同年12月,咪多啰公司被认定为云南省第十八批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从熟悉领域起步

  杨丽是土生土长的临沧人,2001年,她从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留在昆明就业。从小受外婆影响的杨丽,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便有了返乡创业的念头。“创业最重要的一点,是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杨丽说,她从小跟着外婆长大,掌握了制作香肠、火腿、腊肉的技艺,于是她试着把自己做的产品推荐给身边的朋友。杨丽说:“朋友品尝后都说好,这给了我很大信心。”,从此她开启了“做好家乡美食、闯出一片天地、帮扶一把家乡人”的创业之旅。

  严把产品质量关

  要生产优质产品,必须有优质的原料。2020年,经过调研考察,杨丽将临翔区南美乡确定为第一个代养跑山猪的乡镇。目前,公司的跑山猪代养户已增至300余户。

  “每年立冬以后,公司就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农户代养的跑山猪进入屠宰旺季,收猪肉、腌猪腿、晾火腿,从生鲜肉抹盐腌制,到晾晒环境调控,公司层层把控,保证规模化生产出的火腿品质上乘。”杨丽说,公司的火腿晾晒场海拔在2800米以上,这里常年云雾缭绕,如果猪肉选得好,腌制晾晒出来的火腿肉呈玫红色,口感特别好。

  对于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把控,杨丽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的生命线,食品安全把控到位是公司经营持续向好的一个重要因素。”杨丽表示。创业之初,为了让农户按照要求种(养)出合格的产品,杨丽采取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价格回收“三个统一”来保证原料的品质。但事与愿违,有的核桃种植户不按标准采收,导致交付的核桃果仁变黑;有的养殖户还没等仔猪长大就不愿再养。杨丽说:“按照签订的合同,本来可以拒收,但我们没有那样做。养殖户没养大的仔猪我们接手继续养,黑仁核桃我们回收后统一销毁。”杨丽说。食品加工销售属于传统行业,但杨丽始终坚信,创新才能赢得市场和消费者。

  近年来,公司与一些科研院所合作,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种类。同时,通过设立专家工作站,组建科研中心,就鲜食玉米制品、预制菜等产品加工环节进行创新,实现生产制作全过程关键环节数字化改造。目前,公司拥有知识产权17项,其中15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被用于公司高新技术产品及绿色食品智能加工生产线。

  不断开发新产品

  走进咪多啰公司鲜食玉米加工厂,工人们正在调试加工设备。“2023年,我们投资280万余元,引进鲜食玉米加工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是临翔区首条速冻鲜食玉米智能加工生产线,日均可加工鲜食玉米20吨。”杨丽自豪地说。为开发新产品,2023年,咪多啰公司采取订单模式与临翔区蚂蚁堆乡和邦东乡的农户合作,以公司统一供肥、统一供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购的方式,推广种植3000亩甜糯玉米。目前,公司还与3家企业签订了每年1.7万吨的鲜食玉米供货订单,这些玉米经加工后将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全年可实现农业总产值5000万元以上,并带动大量农户通过种植甜糯玉米走上增收致富路。“玉米采收季,我们将冷链车开到田间地头,采下的玉米3个小时内就会被运回生产车间进行分拣、包装,然后通过冷链车发往全国各地。”杨丽表示。

  近年来,咪多啰公司还推出腊肉、香肠、腊猪蹄、腊排骨等低盐腌肉制品,打造出“咪多啰”“佤乡源”等绿色食品品牌。同时,公司还将临沧的优质茶叶、坚果、蜂蜜等产品外销到昆明、上海等地,为临沧市优质农产品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目前,公司已从当初一间70平方米的小店,发展为占地25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成为拥有种养基地、完整产业链、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大量销售网点和渠道的可持续创新的产业集群。咪多啰公司成立至今,共帮扶带动临翔区5个乡镇14个行政村1761户3200余人实现户均增收1.35万元以上。

  (杨旭东 康文明 周 露 陶姝宇)

  摘自《致富天地》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