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热门旅游城市的成都、重庆,成渝之间“串门”十分火热。两地以浓浓的烟火气、满满的活力让所有前来的人畅享时光。要领略成渝两地的江湖味道,便要从这里的一日三餐开始。
早餐吃面是日常的一部分
在重庆,无论街头巷尾,总能看到小面的影子。“随手一抓,一把水面,几根青菜,三两分钟煮熟,五六分钟下肚”,许多重庆人的早晨是被一碗简单的小面唤醒的。
忙碌的小店,匆匆的行人,吆喝声不绝于耳,小面的香气萦绕鼻尖,任谁不想来上一碗?
重庆小面的作料是其精华之处,小面虽小,但从其作料来看,可一点也不小。小面里的作料种类有十几甚至二十多种,每种调料的比例不同,最终小面的味道也不同,各家面馆通常还会分别持有自家的独门秘方,也就有了“一家一味,百家百味”的特色风味。
小面虽言“小”,但能量一点也不小,是暖心的抚慰,满心的惦念。
在成都,家里的陈菜要拿来下面;肉末臊子除了普通的,还可以再细分;去面馆,别人都是直接要三两牛肉面,成都人喜欢这么点,一两鸡杂面,一两素椒杂酱面,一两甜水面。
三个碗,摆一桌子,吃面也像吃席。无论形式和口味如何变化,对成渝两地的人们来说,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本就一脉相承、情谊深厚,早餐吃面就是他们日常的一部分。
人间珍味“江湖菜”
什么是江湖?江湖似是酒入豪肠的三分性情七分真挚,再加一群同气相求的英雄。而成渝两地的江湖,就藏在一道道重庆“江湖菜”或川菜里,更在一段段江湖故事里。
川菜在发展过程中分为三大流派,即上河帮菜(蓉派川菜)、下河帮菜(渝派川菜)、小河帮菜(自内帮/盐帮菜)。
江湖菜,则是集合了渝派川菜、盐帮菜两派所长,且在近30年才红遍全国的 “新派川菜”。
很多人最爱的川菜——酸菜鱼,据考证就是发源于客商汇集的重庆江津。江津是渝西地区的交通要道,沿水路可南抵贵州,陆路又有成渝铁路相邻,各路客商货运十分集中。商旅往来,贸易繁荣,一派火爆。
长江穿城而过,江畔湿寒之气逼人,跋涉往来的客商正需要辛辣逼出其寒湿,也需营养滋补其身体。于是,川渝地区传统的辣子、酸泡菜和江中肥美的草鱼就在这里相遇了。
夜晚的江湖属于火锅
在一天忙碌之后,成渝两地夜晚的夜生活美食属于火锅。
麻辣火锅,早已成为川渝地区的一张名片。外地游客无论是到重庆,还是成都,吃火锅都是一道“必修课”。
火锅,这道发源于重庆江边的美食,已然成为川渝之间不分彼此的文化符号,并且在“一切皆可烫”的理念下衍生出形形色色的种类和形态,形成庞大的“表兄弟”群体,比如冒菜、麻辣烫、串串、钵钵鸡、毛血旺……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些形似且神似的美食中,川渝两地人民却吃出了各自的风格。
重庆人做火锅,是关东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的豪迈与火爆;成都人做火锅,则是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残风晓月’的温婉与细腻。
四川人将火锅锅底的制作玩出了花样,比如海底捞火锅,光是锅底就有8种口味。而在重庆,不管潮流如何变化,人们最看重的还是传统牛油火锅。
除了传统的牛油麻辣火锅,在川渝两地,还有一种美食被称为“一个人的火锅”。
在四川,它的名字叫“冒菜”;在重庆,它被称为“毛血旺”。它们和火锅的区别是由店家将各类菜品煮熟后端上桌,不用食客自己动手。
如果说冒菜和毛血旺是“一个人的火锅”,那么“串串”就可以被称为“穿着竹签烫的火锅”。
重庆的串串,通常是指“火锅串串”,它和火锅的最大区别在于将食材穿在竹签上煮。在卢郎看来,重庆的火锅串串和火锅的区别并不大,更多是借助了竹签的形式。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吃更多样的菜品,还避免了浪费。
四川的串串,除了火锅串串,还有更多的含义。比如成都冒椒火辣店的“冷锅串串”,按照老板李菲比的说法,就是对20世纪80年代成都“手提串串”的延续。那时候,商贩骑着二八式自行车,车后座架着一口小锅和蜂窝煤炉子,走街串巷卖串串。为了方便食客拿取,就为食物穿上了竹签。
尽管一锅红汤吃出了各自的风格,但这些不同并不能断开成渝两地饮食文化存在的“血缘”关系,自古川渝是一家。在未来,两地也将携手在更广阔的天地闯荡。
(吴冰清 戴竺芯)
摘自《党员文摘》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