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群加鹿场的负责人赵贞接到了来自北京和西宁的新鲜鹿茸订单,兴高采烈地直奔梅花鹿养殖大棚。“现在到梅花鹿长茸的季节,要时刻关注它们,不敢怠慢了这些致富宝。”
群加鹿场坐落在西宁市湟中区群加藏族乡,一排排鹿棚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仓库里饲草料堆积如山。大棚内,成群的梅花鹿皮毛光亮,听到脚步声立即警觉地停止活动,观察是熟人后,公鹿又开始用力在围杆上磨着“鹿角帽”,以便脱落长茸。确认各养殖棚内环境一切正常后,赵贞叮嘱工人们,及时给梅花鹿补水补食、打扫鹿棚。天气虽还有些寒冷,但忙碌的赵贞额头沁出汗来,看着“宝贝们”,他压不住嘴角上扬的弧度。
去年9月,这些梅花鹿从吉林省长春市跨越万水千山来到群加乡。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赵贞担心鹿群水土不服,每天都要监测它们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性和适应情况,详细做好记录。赵贞笑着回忆:“没想到它们给我们藏乡带来这么大一个惊喜,不仅适应得很好,而且经过半年繁育,存栏数已经从当初的820头增长到890头。现在,在群加出生的一头小公鹿已经开始长鹿茸了!”
“梅花鹿适应能力强、生长发育快,可以说是一项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带动效应强的致富好项目……”完成上午的工作后,赵贞开始和工作人员坐在一起盘算养殖梅花鹿的收益,“梅花鹿全身都是宝,鹿茸、鹿血、鹿肉都有很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半年来,鹿场生产的十多种初加工的鹿产品,深受市场欢迎,销售到成都、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养殖收入达到90余万元。”
说起梅花鹿养殖的好处,上圈村村民扎西有说不完的话:“有了鹿场之后,在家门口打工,孩子和老人都能照顾上,还存了一笔钱,我们的生活因为这份工作更有奔头了。”曾经,群加乡由于没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很多和扎西一样的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现在,梅花鹿特色养殖直接带动5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上圈村村集体经济收到分红9万元,真正实现了村民和村集体“双增收”。
“今年藏历新年,村里很多人都尝到了美味的鹿肉。”尕藏才旦和扎西一起在鹿场打工,但是他考虑的比扎西更长远:“和牛羊养殖相比,梅花鹿耐粗饲、不挑食,饲料和人力成本较低。而且鹿粪是优质的有机肥料,还可以当做燃料,我很看好梅花鹿养殖的发展前景。我听说,在这些梅花鹿的家乡长春双阳区,有很多梅花鹿养殖户,我想在鹿场学会梅花鹿养殖技术后,自己也可以独立饲养。”
和尕藏才旦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赵贞倾囊相授养殖经验和技术,他希望鹿场能培养一批养殖能人,共同把群加乡打造成高原梅花鹿之乡。“乡村振兴的关键在发展特色产业。成为鹿场的负责人那一刻起,我就决定和大家一起把梅花鹿特色养殖业做大做强,让村民都富起来。”赵贞的言语间充满坚定。
“发展梅花鹿特色养殖这条路算是走对了。”赵贞说这句话的时候中气十足,回顾发展历程,群加鹿场一直有政府财政补贴、优惠贷款、技术培训以及市场销售渠道开拓等方面的支持。
今年群加鹿场计划培育200头青海高原特色的、产能高的高原梅花鹿品种,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基础上,拓宽销路,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让幸福的日子一“鹿”高歌。
(陶 然)摘自《青海日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