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历史厚重的大门,一座古色古香又充满活力的千年古镇便会映入眼帘。
这便是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以西70余公里的荆紫关镇。该镇地处豫、鄂、陕三省交汇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亦因保存完好的明清古街而闻名遐迩。
从繁华热闹的“小上海”,到“待字闺中”的旅游地,越深入了解荆紫关的灿烂历史,你会愈加地感到赞叹。
从西周开始,人们在今天荆紫关上游的月亮湾附近,建筑了一座夹于两山之间的关隘,这就是荆紫关。荆紫关的外面,是八百里秦川;里面,是纵横开阔的中原地带,使其成了秦川与中原交流、往来的咽喉之地,自古以来便属于军事重镇。
彼时,楚国经常与秦国打仗,著名的“丹阳之战”就发生在荆紫关。有时候,荆紫关早上还是秦军领地,傍晚就被楚军抢去,“朝秦暮楚”这个成语也因此而产生了。
到了唐朝,“西接秦川,南通鄂渚”的荆紫关以其优越而独特的地理位置,迅速成为客商云集的地方。“安史之乱”爆发后,全国各地藩镇林立,各自为政,使得淮河、汴河的漕运被迫中止。朝廷无奈之下,不得不发挥丹江的航运能力,将江淮一带的货物运送到陕西关中地区。于是,丹江沿途出现了不少如荆紫关般的商业重镇。
到了明清时期,荆紫关更是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湖北、陕西乃至于上海、苏杭的巨商大贾,沿江而来,聚集于荆紫关。由此,这里也无疑成了货物通往京城长安的中转地。便催生出了大江南北聚集而来的“八大帮会”“三大公司”“八大转运行”“十二大药材行”“十三大骡马店”和“二十四大商行”。使得古镇荆紫关的经济文化,风生水起,享誉八方。
商业交流和文化交流总是形影相随。以古都洛阳为代表的黄河文化、以雄奇三峡为代表的荆楚文化、以古都西安为代表的秦川文化在荆紫关汇聚、交流,形成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贾平凹在《白浪街》中写道:“街中有一家陕西人,姓荆,六十三岁,长身长脸,女儿八个,八个女儿三个嫁河南,三个嫁湖北,两人留陕西,人称‘三省总督’。”
翻过晚清没落的沉重一页,来到近代,作为军事要地的荆紫关又谱写了轰轰烈烈的红色传奇。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荆紫关作为军事要冲,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发挥着重要的战略要地作用,见证着我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光辉历程。
土地革命时期,由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奇袭荆紫关,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抗战时期,鄂豫陕地区(即鄂西北、豫西南、陕南三区交界处的荆紫关延边地区),被毛主席列为全国六个抗战战略要地之一;解放战争时期,由李先念、王震领导的中原军区部队强渡丹江河,冲破荆紫关,取得了中原突围的胜利。
作为具有革命优良传统的三边重镇荆紫关,在革命战争年代也涌现出了大批的仁人志士,荆紫关段氏三雄(段凤轩和其子段抚摩、段抚育)的红色传奇就是代表之一。段凤轩是荆紫关汉王坪人,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段抚摩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二儿子段抚育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父子三人共同参加革命,并作出了重要贡献。1948年3月,荆紫关解放战争打响,他们与我军主力十二旅三十六团并肩作战,一举攻下了三边古镇荆紫关。而后我军陕南军区五十七师进驻荆紫关进行修整,段氏父子积极为军队筹集粮草,保障了部队供给。彼时,淅川县城尚未解放,淅川民团司令任泰升妄图以优势兵力夺回荆紫关,段家父子为了保卫荆紫关,与残匪和敌人开展了几十次战斗,用鲜血捍卫了荆紫关。
那时的荆紫关百废待兴又多灾多难。1931年对于荆紫关镇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当年夏季,丹江爆发洪灾,在一夜之间将荆紫关镇淹没殆尽。而后,由于丹江两岸毁林开荒,导致河岸坍陷,河道淤塞,航运不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丹江的航运的荆紫关镇,航运不通,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商旅往来活动。
在党的领导下,勤劳的荆紫关人从不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在20世纪也开创了工业、农业、教育等方面的一个又一个辉煌。
工业方面,1987 年成立于药王庙村的“河南省淅川县玉典化冶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多年的滚动发展,曾发展成为集生产、销售、研制、开发为一体的上规模企业。生产的钡系、钙系、钒系等铁合金产品共有80多个品种,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企业的各钢种,是炼钢的优质复合脱氧脱硫剂。自行研帛的硅铝钡、硅铝钡钙、硅钡钙三项“矿热炉一步法”生产产品均获国家专利,被众多厂家誉为炼钢脱氧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公司“益钢牌”铁合金产品不仅能够提高钢质质量,而且可以降低炼钢成本,被“中国质量万”里行评定为重点推荐产品。
农业方面,除了传统农业的发展,让群众尤为怀念的就是荆紫关桑蚕之父——陆锡芳。1987年,江苏太仓人陆锡芳怀着满腔热忱和扶贫梦想来到偏远的豫西南小镇——淅川县荆紫关镇撒播科技星火。据当地张巷村原党支部书记聂付彦介绍:当年陆锡芳一踏进那富有诗意的丹江河岸,不由一阵感慨——丹江沿岸滩涂面积这么大,落差地这么多,除了种庄稼,还可以一葫芦打两瓢,发展蚕桑,确实是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于是,接下来的28年间,他扎根农村,全心全意为桑农传授种桑养蚕技术,醉心科研,潜心探索,不断推陈出新,提升养殖技术,探索完善了湖桑养蚕生态循环产业链。
教育方面,这个小镇和百年名校河南大学还有一段不解的缘分。这件事还要从抗日战争时期说起,20世纪40年代,受日本入侵中原的影响,“河南大学”被迫撤离开封,于1944年6月辗转颠沛到荆紫关镇,热情的荆紫关人民自己省吃俭用,来支持河南大学师生在这里生活学习。河大师生为了感恩,力助荆紫关创办了“七七中学”。2001年7月,“河南大学”在90年校庆期间,组织访问团沿着当年师生流亡的路线来到荆紫关镇,并协助镇民成立了河南大学附属荆紫关高中,成为河大历史上的一段佳话。2022年9月25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百年河大》摄制组在荆紫关高中架机开拍,围绕当年河大抗战流亡荆紫关时的荆紫关高中、平浪宫、吴圣明家宅、汉王坪、魏村小学原址等地进行拍摄,并对河南大学荆紫关附属高级中学校长吕洲进行采访,让荆紫关将因河南大学再次登上央视。
漫步在荆紫关镇的明清古街,我们能够看到保存完好的古街道、关门、山陕会馆、禹王宫、平浪宫、万寿宫、法海寺、河南会馆、城隍庙、一脚踏三省碑亭等明清建筑,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昔日的热闹与繁华。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初级中学校长 张高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