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是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的物质基础。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农业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推动化肥减量化行动实施,加强“三新”集成配套,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关于做好2023年化肥减量化工作的通知》要求,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经济、环保”要求,巩固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推进化肥多元替代,加强施肥新技术、肥料新产品和施用新机具“三新”集成配套落地,强化高效施肥服务模式创新,建立肥效监测评价体系,促进施肥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提高化肥利用率,稳定农用化肥施用总量,为稳粮保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产与生态统筹。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统筹考虑作物增产与面源污染防控,科学合理确定肥料用量,在保证作物养分供应的基础上,避免过量施肥和盲目减肥,推进生产生态协调发展。
坚持产能与效率双提。聚焦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充分发挥科学施肥技术在促进粮食产能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促进单产提升。优化施肥结构和施肥方式,调整养分形态配比,注重中微量元素补充,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坚持有机与无机配合。综合考虑作物养分需求和区域资源特点,统筹利用多种养分来源,引导农民种植绿肥、积造农家肥、施用微生物肥料等,与配方肥、专用肥、缓释肥等施用相结合,替代部分化肥投入,促进作物养分均衡。
坚持集成与示范并重。因地制宜开展“三新”集成配套,强化机艺融合、技物结合、物械配合,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进作物增产增收。打造“三新”示范核心样板区,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培训,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促进“三新”落地。
三、巩固提升测土配方施肥
巩固基础性工作取土化验。建立常态化测土机制,统筹利用第三次土壤普查等数据资源,按需做好取土化验,不断完善和更新土壤养分数据库。探索批量化、自动化快速测试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以常规五项为基础,重点加强中微量元素测定,全面掌握土壤养分状况。田间试验。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NY/T 2911)有关要求,结合各地科学施肥工作需要和重点工作安排,统筹开展有机无机配合、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中微量元素、新型肥料等田间肥效试验,为优化肥料配方和施肥方案提供支撑。农户调查。综合考虑区域、作物、主体等因素,进一步优化调查点位设置,重点监测农作物的产量情况、施肥数量、施肥品种、施肥时期、施肥方式等信息,建立常态化调查机制。农户施肥监测通过手机端微信扫码“施肥监测通”小程序或PC端登录信息系统填报。
提升配方肥供应优化肥料配方。充分挖掘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数据,综合作物养分需求、土壤养分供应和肥料效应制定肥料配方,统筹基肥追肥比例,注重养分形态配合和中微量元素补充。强化配方发布。采用聚类等方法将大量肥料配方综合形成配比合理、便于生产的区域主推肥料配方。建立肥料配方发布渠道和发布机制,引导企业生产配方肥。做好配方肥供应。统筹各方力量,实现肥料配方“及时发布、按需生产、科学施用”有效链接。鼓励肥料生产企业分区域、分作物设立智能配肥站,建立多样、定点、精准、全面的配方肥供应体系,扩大配方肥生产供应。
提升科学施肥服务信息化指导。及时制定和发布本区域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推动施肥方案进店、入户、上墙、挂网,引导农民按“方”施肥。智能化推荐。推广应用NE施肥系统、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等智能化、简便化推荐施肥系统,指导配方肥科学合理施用,提升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充分利用手机APP、短信微信、触摸屏等方式,开展配方肥施用技术宣传,提高配方肥到位率。专业化服务。积极培育科学施肥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肥料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个性化、定制化配方肥施用服务,推动配方肥下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构建配方肥供需网络,形成“自主选择、按需生产、精准配送”的配方肥供应模式。
摘自全国农技推广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