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文化生活

说说拍马屁

2023-09-13 14:22:21       来源:农民文摘    作者:

  

  据说拍马屁一词源于元代。蒙古族人爱马,牵马出行路遇街坊四邻、熟悉面孔,总不免互相拍拍对方马的臀部,摸摸膘情,然后便一番夸赞:好马!好马!日子久了,习以为常,无论马的好坏膘情如何,一律称好马,大多成了敷衍。也可以说是打招呼、问候的礼仪,可能和清朝的老爷们见面弯腰一只胳膊下垂,身子倾斜着说句您老吉祥差不多的意思,没有人当真的。至于这个词什么时候变成了今天我们理解的,为了讨好别人,不顾客观事实,一味奉承甚至谄媚的意思,已无从考证,实际上也没有考证的必要了。

  然而从拍马屁词义演变的角度看,倒是有三点比较重要:一是从拍与被拍角色上看,存在着社会地位、等级上的差异,这与原始的街坊四邻、亲朋好友相互之间拍马屁股的情形有根本的不同。拍马屁的一般表现是下级拍上级,晚辈拍长辈,学生拍老师,没权势的拍有权势的,位卑的拍位尊的,绝没有反向操作。当然,这也是就相对关系而言的,也就是说人际地位虽有差距,但是还能够得着。这个很好理解,一个普通的草民几乎没有可能拍到皇帝。二是拍马屁既包括说话,也包括办事,以唱赞歌、说好话为主,重要的标志是两者存在着利益交换。特别是拍人的,一般有直接的、明确的目的,要么是求获得好感,要么是想得到重用,至少是让对方留下好印象,为今后的提携、引荐创造条件。拍马者以花言巧语获得机会,被拍者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再加上两者位置上的差异,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行贿受贿。正因为如此,有人把拍马屁称为精神贿赂。三是拍马屁成功率无从计算,但可以确定它是双刃剑,拍得好,效率倍增,拍不好,事与愿违。这要看拍术是否精当,被拍人的当时心境如何。历史上有不少拍马屁成功的案例,也有一些惨痛失败的教训。所以有人说,拍马屁是个技术活。善于察言观色、投其所好、见风使舵、巧舌如簧,乃至大言不惭、厚颜无耻、指鹿为马、翻云覆雨等等都是必备的技巧和心理素质。我们熟知的清代重臣和珅,在影视作品中就是这样的小人。殊不知和珅也是博学多才,文采飞扬的人物,对圣上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了然于胸,也只有才华横溢,才能把拍马术提高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高度。

  话说回来,拍马屁的词汇虽然产生于元代,但拍马屁现象的出现却要早很多。孔子的《论语·学而》中就有“巧言令色,鲜矣仁”的表述。巧言令色本身就有花言巧语讨人喜欢的意思,用在官场和商场上,跟拍马屁差不多。最古老的真实典型案例无据可查,三国时期有个诸葛恪倒是值得一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与诸葛亮是亲兄弟,跟着孙权混日子,诸葛亮则随着刘备打江山,各为其主。一日,孙权遇到诸葛恪,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父亲与你叔父比哪个牛?诸葛恪不假思索,果断回答:当然是我老爸牛!孙权十分诧异。要知道,诸葛亮文韬武略是盖世奇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比诸葛瑾不知强了多少,这小子昏头了吧?孙权接着又问,你说你老爸牛,牛在哪里?诸葛恪从容答道,我老爸知道应该跟着谁干。好家伙,这马屁拍得果然滴水不漏,有水平!就这句话换来了一个大将军的位置。所以网上评价,诸葛恪拍马屁古今第一。

  唐朝诗歌盛行,千古诗篇留下不少,其中就有拍马屁的佳作,传颂至今。当时有一类诗叫做干谒诗,就是那些怀才不遇的诗人为求举荐写给高级官员的,其中孟浩然就有一首《临洞庭湖上张丞相》非常有名: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不得不说,这诗写得太好了。描绘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表达被推荐的迫切心情,不动声色,不留痕迹,绝不张狂,十分得体。这位张丞相就是张九龄,也是个诗人大家,自然识货,深谙孟浩然才华出众,听得出诗中弦外之音,结果孟浩然成功上位。唐朝还有一位写干谒诗出名的,人名气不大,叫朱庆余。他写的《近试上张籍水部》是选进《唐诗三百首》的:

  昨夜洞房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人家要官不是理直气壮,倒有志在必得,开口求人小鹿直撞,心头忐忑,臊眉搭眼的,楚楚可怜,怕是谁见了都想帮他一把。当然,大唐最会拍的非诗仙李白先生莫属: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也太绝了,杨贵妃再漂亮,不至于云彩想成为她的衣裳,花儿也要开成她的脸蛋儿吧,有群玉作证,这就是瑶台月下逢仙女啊,想想看,如若诗仙大咖给你写一首这样的赞美诗,还不乐死你。怪不得李白敢让高力士脱靴子,天子呼来不上船呢!

  通常认为,拍马屁的大都是阿谀奉承奴颜婢膝的小人,坦坦荡荡的君子是不屑做这种事的,其实不然。拍马屁是一种讨好别人,有利自己的行为,很多人都会有意无意地陷入其中。特别是为了避害,拍拍马屁有时是不得已而为之。爱好书法的人大都知道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他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冠绝楷体。而这个铭文的撰稿人更有名气,就是诤臣魏徵。魏徵与李世民搭档,君臣多有龃龉,但尚能和谐共处。他写的《谏太宗十思疏》,基本上是李世民的紧箍咒,敢这么写,不仅是有胆魄,更多的是有把握。魏徵知道李世民心胸开阔,是有雅量的开明君子,所以敢说。但魏徵也绝不是一味撒野,胡说乱说,他是很讲分寸的。如果整天脸红脖子粗地与皇上硬杠,果真如此,魏徵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我学书法临摹《九成宫醴泉铭》不下百遍,一开始就是临帖看字,不看内容,写得多了,便渐渐了解了内容。这个铭文其实就是歌颂李世民有才有德,天人感应而在九成宫发现醴泉的纪念文章,文中赞颂、溢美之词所在多有,吹捧李世民是很露骨、很夸张的。在此不一一列举,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一般说来,拍马屁不见得回回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但由于成本低廉甚至几乎没有成本,所以很多人趋之若鹜。有人做过研究,认为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是普遍的规律,然而喜欢听赞扬奉承的话语是人的天性,哪个喜欢当面和你作对,嘴上绝不饶人的苦主呢。而当面奉承一般不会被驳回,即使是极不赞成阿谀奉承的人也难以逃脱被拍马屁的舒适感。清代大才子袁枚,少年聪慧,禀赋过人,二十四岁就官拜七品县令。赴任之前,袁枚去向他的老恩师——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尹文端问:“你此去赴任,都准备了些什么?”袁枚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也没有准备什么。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尹文端一听就有些不高兴,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能搞这一套,还是要研究勤政务实呀!”袁枚说:“老师您有所不知。如今社会上的人大都喜欢戴高帽子,像您老人家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呀!”老师听闻此言,满脸是笑。据说袁枚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现在高帽子已经送出去一顶,还剩九十九顶了。看来一百顶高帽子是远远不够的。

  拍马屁收益大,风险小,屡屡得手。但也不得不说,凡事有利就有弊,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丢了小命也是有的。我国历代君王中仅有一位独眼皇帝——梁元帝萧绎。这个萧皇帝学问渊博,性情怪异,很多大臣都怕他。有一天萧皇帝心血来潮,带着大臣们到江边游玩。当君臣尽情泛舟在烟波缥缈的水上时,有一位大臣看着皇帝心情大好,便趁机拍起了马屁,吟诵道:“陛下您今天临幸江边,真是帝子降兮北渚啊!”这原本是屈原《九歌》里的诗句,大臣虽然有点卖弄,但主要还是颂扬。结果萧绎听了非但没有高兴,反而登时变色:你是笑话朕的眼睛吧?原来,屈原原诗的下一句是“目眇眇兮愁予”。巧的是“眇”字在古代有瞎眼的意思,萧绎很自然地认为这大臣是在嘲笑自己是独眼龙,一怒之下直接下令削了他的脑袋。估计这老哥被杀时心里也是崩溃的,没办法,谁让萧绎读过的书比你还多呢?由此可见拍马屁必须得提前知道被拍者的敏感点和忌讳点。

  不过,这位大臣拍马屁丧命还算有文化,可笑的是有的拍马屁者愚不可及。我在网上就看到过这样的故事。说某地有两个人为博取一单位领导的赏识,多次盗窃该领导家族的祖坟尸骨并藏匿,打算等该领导发现祖坟失窃时再现身,以细细查找、寻得被盗尸骨为由来“立功”。最后的结果不出意外,两人因涉嫌盗窃尸骨罪被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挖人祖坟等待邀功,这脑袋不止搭错了一根筋啊!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