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玉米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时间:2023-09-13 14:32:17 来源:农民文摘 作者: 字号:【

  一、东北西部丘陵漫岗区

  (一)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紧缺,是春旱多发频发区域。应立足土壤墒情,以造墒保墒为核心,大力推广抗旱坐水种、深开沟浅覆土播种、明沟深种等技术,配套保水剂拌长效肥混匀底施,抗旱保苗。采取浅埋滴灌干播湿出、全膜覆盖沟播沟灌、半膜覆盖垄作沟灌及半膜平铺起垄沟灌等技术措施,造墒播种,一播全苗。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应及时整地,当耕层5厘米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0~12℃,且5~10厘米土壤相对含水量75%~85%时抢墒播种。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墒情不足的地块,应积极采用抗旱坐水种,造墒播种。春季多风,播种后及时采用镇压措施,防止跑墒。田间基础设施较好、有灌溉条件的农田,墒情不足时应及时灌溉。在春玉米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低于60%、65%、70%时应及时补灌。滴灌条件下,拔节期至灌浆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少量多次灌溉。

  (二)节灌措施。本区域灌区可采取以下节水补灌措施:一是“一条龙”抗旱坐水种。播种时,利用拖拉机带动抗旱水箱进行补水,根据耕层土壤含水量状况,亩灌水3~5方。二是浅埋滴灌。可采用干播湿出,播种后立即滴灌出苗水10~15方/亩,根据土壤墒情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进行少量多次补灌,每次灌水15~20方/亩。根据玉米需肥规律随灌溉追施水溶肥,促进水肥耦合,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三是采用软管(小白龙)输水补灌。当出现干旱至重旱时,顺着玉米垄沟隔沟补灌,一次灌溉3~5垄,每次灌水30~50方/亩,一般灌溉2次。

  二、辽河流域平原灌区

  (一)灌溉建议。本区域雨热同季,自然降雨较多,但地下水超采严重。灌区应以高效节水灌溉为核心,改传统春播前淹灌为垄沟灌、管灌、浅埋滴灌,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促进水肥耦合,实现节水与增粮双重目标。

  在耕层5厘米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0℃以上,且5~10厘米土壤相对含水量75%~85%时抢墒播种。播种后墒情不足地块可灌1次出苗水,保证种子发芽出苗。苗期一般不灌水,结合中耕促根下扎。6月中旬开始灌第一水,之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及时灌溉。玉米拔节前,在行间深松30~35厘米,可充分纳蓄雨水。

  (二)节灌措施。本区域主要为井灌区,田间节水灌溉工程设施较好,灌溉保证率较高,可采用以下节水灌溉措施:一是浅埋滴灌。采取干播湿出,播种后滴灌出苗水10~15方/亩,此后根据土壤墒情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进行补灌,每次灌水15~25方/亩,结合灌溉追施水溶肥。二是采用地面滴灌。根据土壤墒情和苗情进行补灌,每次灌水15~25方/亩,为防止大风破坏滴灌带,可在出苗后苗高10~15厘米时再铺设滴灌带。三是软管(小白龙)输水灌溉。沿玉米垄沟进行灌溉,每次灌水30~50方/亩,结合灌溉追肥。四是小畦灌溉。应做到畦田平整,每次灌水40~50方/亩。

  三、华北北部春玉米种植区

  (一)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匮乏,十年九旱,春旱、夏伏旱时有发生。有灌溉条件地区以节水保墒为核心,推广浅埋滴灌和膜下滴灌,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促进丰产高产。旱地要以蓄水保墒为核心,大力推广抗旱坐水种、覆盖保墒等抗旱节水措施。

  土壤墒情较好地区,当耕层5厘米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0℃以上,一次性完成机械开沟、起垄、施肥、播种、镇压等作业,减少土壤扰动,蓄墒保墒。旱地土壤墒情不足的地区,推广抗旱坐水种技术,配套采用保水剂拌长效肥底施、高强度地膜或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等,确保一播保全苗。以节水增效为核心,采用浅埋滴灌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滴灌出苗水,苗期一般不灌水,并结合苗期中耕,促进根系下扎,提高玉米抗旱能力。拔节到灌浆期,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应及时灌溉。

  (二)节溉措施。本区域主要为井灌区和地表水灌区,可采取以下节水补灌措施:一是采用膜下滴灌和浅埋滴灌技术。干播湿出,播种后滴灌出苗水10~15方/亩,此后根据土壤墒情和玉米需水规律进行补灌,少量多次,每次灌水15~30方,全生育期一般灌5~7次。结合灌溉和玉米需肥规律追施水溶肥,促进水肥耦合。二是抗旱坐水种。旱地播种时,利用拖拉机带动抗旱水箱进行补水,根据耕层土壤含水量状况,亩灌水3~5方。

  四、西北春玉米种植区

  (一)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匮乏,部分地区连年干旱。灌区以高效灌溉为核心,重点推广膜下滴灌和浅埋滴灌,配套水肥一体化创高产技术。

  当耕层5厘米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8~10℃,且5~10厘米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时抢墒播种。灌区墒情不足地块,播种后应补灌1次出苗水,苗期一般不灌水。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低于60%、65%、70%和65%时及时灌溉。拔节期至灌浆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少量多次灌溉,结合灌水追肥。旱地玉米在大喇叭口等关键生育期,可进行注水补灌。充分利用软体集雨窖等集雨设施集蓄雨水,将肥料溶解在水中用滴灌或注肥枪将肥液注射在根系附近,补水补肥;也可叶面喷施含锌水溶肥,提高结实率和穗粒数。

  (二)节溉措施。本区域灌区主要为渠灌和井灌混合灌区,可采用以下节水灌溉措施:一是膜下滴灌和浅埋滴灌。播种后,滴灌出苗水10~20方/亩。此后,根据土壤墒情和玉米需水规律进行灌溉,少量多次,每次灌水量20~30方/亩,结合灌水追施水溶肥。二是小畦灌。每个小畦约0.5亩,畦面相对高差不大于3厘米,每次灌水50~60方/亩。三是垄膜沟灌。每次灌水约50方/亩。四是软体集雨窖配套滴灌。每次补灌15~25方/亩。

  五、西南春玉米种植区

  (一)灌排建议。本区域水资源相对丰富,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玉米种植区域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田间灌排设施不足,旱涝时有发生。坚持抗旱与防涝并重,灌溉与排水结合,抓好田间水分管理。春旱、夏伏旱多发地区,要以蓄水保墒为核心,重点推广集雨补灌、覆盖保墒等抗旱节水措施,促进稳产丰产。

  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适墒、造墒、抢墒播种。土壤墒情不足或干旱的旱坡地,可采用软体集雨窖集雨蓄水补充灌溉,造墒播种,高海拔地区配套采用高强度地膜或全生物降解地膜,提温保墒。有灌溉条件的地块,适墒造墒播种,拔节到灌浆期,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及时灌溉,结合灌水追肥。降水过多出现渍涝地块,应及时畅通沟渠,排涝降渍。

  (二)灌排措施。本区域主要为雨养区,有水源条件的可利用河水或水塘进行补灌,可采用以下节水灌溉措施:一是沟灌。结合中耕和培土进行开沟,可长沟变短沟,方便小水细灌,每次灌水50~60方/亩。二是软体集雨窖配套滴灌。每次补灌15~25方/亩。降雨偏多地区应开挖配套排水沟,及时排涝降渍。

  摘自全国农技推广网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