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何要再增千亿斤粮食产能?怎么实现?
时间:2023-04-04 14:30:25 来源:农民文摘 作者:邱海峰 字号:【

  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聚焦粮食生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这一任务。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中国坚持重农抓粮,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

  再提升千亿斤,意味着中国粮食产能将迈上一个新台阶,达到1.4万亿斤以上。高点之上为何要再增千亿斤?面临哪些难题?怎么实现?

  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

  粮食生产能力,即由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此次“一号文件”明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那么上一轮是什么时候?成效如何?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慧介绍说,2009年,我国曾发布专项规划,提出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万亿斤以上。

  “从实际进展看,粮食产能提升之快远超预期。”曹慧说,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就已达到1.1万亿斤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更是在前期连续多年增产、起点较高的情况下,接连迈上1.2万亿斤、1.3万亿斤新台阶。2022年粮食产量达到13731亿斤,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已经处于历史高位,为何还要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

  曹慧认为,产能是产量的基础,拥有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才能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总体看,当前我国粮食安全有保障,但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国际国内两方面因素均需关注。”

  看国际,俄乌冲突以来,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比以往更为严峻,这一影响正延续至今年。看国内,粮食供需还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消费量呈现刚性增长趋势,消费结构由以谷物、蔬菜等植物性消费为主的单一模式,向动、植物性消费并重的多元模式转变,大豆、油料自给率偏低以及饲料粮产不足需等问题依然存在。

  首次提出开展吨粮田创建

  粮食产能再增千亿斤并非易事。曹慧分析,从1.1万亿斤到1.2万亿斤用了2年时间,1.2万亿斤到1.3万亿斤是3年,但在1.3万亿斤这个台阶上已保持8年。“受自然资源等多重因素影响,在1.3万亿斤这个高平台上,粮食产能越往上走难度越大。”

  难题之下,如何实现粮食产能新跃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粮食生产作出系列部署,其中“开展吨粮田创建”首次出现在文件中。

  吨粮田指粮食年亩产达到2000斤的农田。创建吨粮田是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在推动“吨粮田”“吨半粮”创建,且取得了不错成效。

  “一季小麦、一季玉米,去年亩产分别达到1400斤、1700斤,加起来年亩产超过3000斤,我这已经是‘吨半粮’了。”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种粮大户魏德东介绍,这几年他的农场在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通过培肥地力、优化品种推动单产提升,年亩产多年前已达到2000斤。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临邑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万亩以上。临邑县委副书记于萍介绍,去年以来,临邑县大力支持“吨半粮”创建。2022年全县10万亩核心区粮食平均亩产达1475.2公斤,70%以上地块达到“吨半粮”,全县平均亩产1213.5公斤,总产量比去年增加11.1万吨。

  吨粮田有,但不普遍。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基础地力较高、障碍因素不明显的一至三等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31.24%,四至十等耕地占比近七成,其中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的七至十等耕地占比21.95%,这部分耕地短时间内较难得到根本改善,应持续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耕地内在质量建设。

  “在强调稳住面积的同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的鲜明信号。”曹慧认为,提单产、建吨粮田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等方面要协同发力。今年,我国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以玉米为重点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示范推广一批高产优质耐密品种,集成运用精量播种、侧深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开展粮油作物整县整建制高产创建,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这些都将为吨粮田创建提供有力支撑。

  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

  增产能,要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也要健全机制保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提出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等政策的同时,还首次提出支持开展小麦“一喷三防”。

  2022年,针对小麦生产的特殊困难和问题,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实施新的小麦“一喷三防”补贴政策,对小麦生长期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混合剂等“一喷三防”措施给予补助,以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

  “‘一喷三防’挺管用,去年保住了1200多斤的较高亩产水平。”陈允生说,“去年4月底到5月初,共在麦田进行了三次‘一喷三防’作业,政策补贴足足给我省下了近2万元农资成本,希望今年好政策还能继续。”

  射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乔干群介绍,去年射阳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一喷三防”作业,有效促进了小麦稳产增产。“今年,我们将根据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进一步支持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并落实1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全县小麦赤霉病防控物资的采购,全力将小麦赤霉病危害损失降至最低,确保夏粮丰产丰收。”乔干群说。

  围绕“一喷三防”,一系列政策部署加快推进,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继续实施小麦“一喷三防”补助全覆盖;农业农村部最近提出,及早布置安排病虫害防控,制定好小麦“一喷三防”实施方案,搞好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控,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推动粮食产能新增千亿斤,‘强政策’至关重要。”曹慧说,应以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来调动和提升农民种粮和主产区抓粮“两个积极性”,包括通过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扶持政策体系让农民种粮有奔头,通过逐步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让主产区抓粮经济上得实惠。此外,还应在促经营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强农户经营能力;做好产销衔接、延长粮食产业链条,鼓励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实现优质优价,加快推动粮食产业增值增效。以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

  (邱海峰)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刘天承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