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春耕备耕时。最近,江苏省淮安各地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农民、农资企业、农业部门纷纷行动,抢抓农时,在1.01万平方公里的江淮大地上,一幅幅“春耕备耕图”徐徐展开,放眼广袤田野,新的耕耘已经开始,新的丰收正在孕育。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
春耕备耕时,正是用肥用药的高峰期。连日来,淮安市农资企业纷纷开足马力,备足种子、除草剂、杀虫剂等农用物资。江苏明德立达作物有限公司从大年初四就开始备货,全力保障产品供应。“3月份,明德立达将向市场供应30万件农药、化肥产品,预计可满足1000万亩土地的需求,作为本地企业,我们将优先保障淮安市场供应。”该公司发展部经理方根发介绍。
瞄准良种,田野孕育好收成。在淮安市楚淮种业有限公司,一袋袋水稻种子堆满了仓库。该公司负责人孙兆友介绍,今年春季,公司主要销售南粳9108、淮稻5号等优质水稻品种,现在总体储备数量在75万公斤左右,可以满足15万亩土地的用种需求。
良机助力,春耕跑出“加速度”。为保证农业机械安全投入春耕生产,淮安市农业执法部门组织开展农机送检验、送检修、送技术下乡活动。“计划开展送检服务100场次以上,将为5000台以上的农业机械提供检查服务,以农业机械的良好机身状态,为春耕提供保障。”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级主办马爱华说。此外,淮安市各大车站积极做好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的调运和供应配送工作,确保将农资快速高效运送到田间地头。
田间地头,热火朝天
“我们先在遥控器上把航线规划好,然后植保无人机就可以开始‘飞防’作业了,相对人工作业来说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正在劳作的淮阴区南陈集镇村民张影说。植保无人机从麦田上方轻轻掠过,随着螺旋桨的强大气流,化肥以水雾的方式被均匀喷洒到小麦上,保障小麦的成长需求。
在淮安市的田间地头,农户们抢抓农时,开展春耕备耕。“前段时间刚施了返青肥,计划等两天喷洒农药、施叶面肥。”淮阴区马头镇黄河村村民唐亮的1100亩小麦已经完成一次施肥,两台植保无人机共同作业,农业部门不时指导,让唐亮倍感轻松。据了解,和传统的喷药方式相比,植保无人机喷洒更精准、均匀、高效,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受到农户普遍欢迎。
除了主要粮食作物外,经济作物的春耕备耕也有条不紊。淮安区钦工镇宋集村党总支书记谷洲这几天正忙着栽种蟠枣树。薄壳山核桃树的春剪春施刚结束,谷洲就购买了300多棵蟠枣树苗,树苗栽种后,将在今年9月底实现首批收获。
强化保障,护航春耕
农业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农业执法部门有序开展农机“送检下乡”行动、农资打假“春雷行动”……全市农业农村部门扎实工作,为粮食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成立农业专家团队,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市农技部门组织市县(区)栽培、种子、土壤肥料、植保和农机等方面的农业专家团队,通过线上问诊、线下会诊等方式,落实“一村一名农技员”制度,开展作物苗情、墒情调查,分类指导,按作物种类提出田间管理的技术措施,有效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升级。小麦秋播以来,全市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技术指导及培训5000多人次,解决农业生产相关问题400多个,全力贡献科技力量。
“春耕备耕时节是农资购销的旺季,春节后,全市农业执法部门迅速开启农资打假‘春雷行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大队大队长黄秀华说,他们将继续加大巡查力度,对违法行为零容忍,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淮安将继续扛起稳粮保供责任,抢前抓早、科学谋划、多措并举,全力做好今年474万亩小麦的春耕备耕工作,切实打好夏粮丰收“第一仗”,为实现全市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好局、起好步。
(黄莉莉 许正豪 刘 梦)
摘自《淮安日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