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火草织布技艺焕发生机
时间:2023-04-06 03:19:11 来源:农民文摘 作者: 字号:【

  作为云南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火草纺织技艺一度处于产品形态远离现代生活、技艺走向消失、传承发展难以为继等状况。近年来,在云南绿野经贸有限公司创始人李蓉丽的创新设计下,火草文创产品开始走出国门,让这种曾濒临失传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让云南元素走向世界

  20多年前,李蓉丽带着一腔热血投入民族艺术品创意设计中,从事民族服饰设计和制作工作,并创办了云南绿野经贸有限公司。

  当时,年轻的李蓉丽有着一个远大的梦想——让云南元素从深山走向世界。在旁人看来,这个梦想近乎天方夜谭。“大多数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东西,因在现代生活中缺乏使用场景,产品形态与现代人的审美不符,所以市场接受度并不高。”李蓉丽说。

  如何既保留民族元素,又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进行产品设计创作?李蓉丽走入深山之中,足迹遍布文山、丽江、大理、红河等地。遇到有特色的图案、绣片,她就保存起来,结合现代的时尚元素加以设计。

  经过10余年的努力,2010年,李蓉丽被评为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其代表作植物染织系列布艺工艺品《祖母的厨房》,获世界手工艺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徽章”认证,这是全球手工艺界较高的官方认证。

  2012年,李蓉丽创办昆明玖雍民族文化创意产品有限公司。几年间,她带领团队开发出数十款具有民族元素又备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公司产值逐年攀升,2017年成为规模以上企业。

  挽救濒临失传的火草纺织技艺

  2017年,在朋友的大力推荐下,火草走进了李蓉丽的视野。火草是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箐沟和山坡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少数民族制作和使用火草历史悠久。火草一直是云南纳西族、彝族、白族、傈僳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他们把火草叶片背面的绒毛纤维撕下来捻线织布,制成各式各样的衣服。

  为了探究火草纺织技艺,李蓉丽到昆明周边彝族、苗族等聚居地走访调研。然而,让她遗憾的是,懂这门技艺的人寥寥无几。

  “在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瓦恭社区,仅有个别80多岁的老人会这门技艺。在更多的地方,这项技艺濒临失传,很多曾经纺织火草布的架子被丢弃在门外。”这项非遗保护项目的衰败让李蓉丽痛惜不已。

  后来借着英国手工艺协会选派手工纺织专家来到云南的契机,李蓉丽与他们一起开展火草手工纺织技艺培训,并对火草纺织技艺进行改良,创新研发出新产品。

  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2018年,昆明玖雍民族文化创意产品有限公司开发的火草产品获得两项由世界手工艺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徽章”认证。有了荣誉加持,火草织成的围巾等产品得以远销欧美市场。

  打造火草文化产业链

  近年来,野生的火草越来越少,加之火草布仅能手工纺织,因其成本高,产品售价也高。“要挖掘这门技艺的更多潜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蓉丽说。

  为了持续推广火草文化,李蓉丽萌生出一个颇为大胆的想法——打造一条集火草种植、纺织纱线、产品设计的火草文化发展产业链。

  在此过程中,李蓉丽找到东华大学纺织和机械制造方面的专家,研究火草的纤维,改良火草的纺织技艺。她还多次到林业和草原、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寻求人工种植火草的方法。

  2018年,李蓉丽在瓦恭社区租下5亩地种植火草。然而,种植过程并不顺利。第一年,成功育种育苗,但移栽后遭遇一场大雨,幼苗受损严重。第二年,部分火草长势较好。第三年,火草长出来了,但叶片很小,绒毛纤维撕不下来。

  火草的人工种植难度超出预期,但李蓉丽并没有放弃,她说:“今年我们与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合作,火草长势越来越好,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火草是一种古老的‘新’材料。”东华大学纺织专家程隆棣告诉李蓉丽,火草纤维比蚕丝纤维还要细,非常柔软,亲肤性好;火草纤维构造与羊绒相似,其保暖性好,并且火草纤维还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火草的研究成果让李蓉丽喜出望外,更加坚定了她发展火草产业的信心。(杨锡畅)

  摘自《致富天地》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