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外来入侵物种还有哪些? 如何防治?
时间:2022-12-05 02:02:44 来源:农民文摘 作者: 字号:【

  豚草

  一、形态特征

  豚草,原产地在北美洲,在东北,华北,华中等地扎根繁衍。豚草分为两种,一种为豚草,一种为三裂叶豚草。二者均为一年生草本,花期8~9月,属恶性杂草,对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分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一批、第二批。它的雄花序能产生大量致病的花粉,引起人体过敏性变态反应。

  二、生态危害

  豚草吸肥能力和再生能力极强,造成土壤干旱贫瘠、遮挡阳光,遮盖和压抑土生植物,造成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消耗土地中的水分和营养,降低农作物产量,豚草侵入裸地后一年即可成为优势种,豚草的蔓延蚕食了大片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威胁。豚草能混杂所有旱地作物,特别是玉米、大豆、向日葵、大麻、洋麻等中耕作物和禾谷类作物,能导致作物大面积草荒,以致绝收。据试验表明,在1平方米的玉米地中,只要有30到50株豚草苗,玉米将减产3到4成;当豚草数量增加到50到100株苗时,玉米几乎颗粒无收。

  三、防治方法

  机械防除。农田中的豚草可通过秋耕和春耙进行。秋耕把种子埋入土中10厘米以下,豚草种子就不能萌发。春季当大量出苗时进行春耙,可消灭大部分豚草幼苗。

  化学防除。采用常规的化学方法防除。虽短时间内见效快,但不仅耗资巨大,而且无选择的大面积滥用除草剂易造成环境污染、残留毒素和植被退化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后果。

  生物防治。一是可从北美引进豚草条纹叶甲,大量繁殖使其蚕食田间的豚草。二是利用真菌防治豚草,在豚草的天敌中,有一些使原草生病的真菌生物,如白锈菌可以控制豚草的种群规模,田间条件下染病的豚草生物量减少1/10左右,每株种子产量降低95%~100%,种子干粒重从3.16克降为2.28克。

  五爪金龙

  一、形态特征

  五爪金龙为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全体无毛。老时根上有根块。茎细长,有细棱,有时有小疣状突起。叶掌5深裂或全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中裂片较大,长4~5厘米,宽2~2.5厘米,两侧裂片稍小,顶端渐尖或者稍钝,具小短尖头,基部楔形渐狭,全缘或不规则微波状,基部1对裂片通常再2裂:叶柄长2~8厘米,基部具小的掌状5裂的假托叶。

  二、地理分布

  五爪金龙本种原产于热带亚洲或非洲,生长于全日照以及排水良好的环境,如平地、山地路边灌丛、向阳处,有很强的攀爬能力。全株具有医药功效,可凉血活血,壮筋骨;在我国华南各省近年多为野生,在林地内常缠绕在直立的草本植物或树上,枝叶繁茂,表现出绝对优越的生长势能。现已广泛栽培或归化于全热带,中国产台湾、福建、广东及其沿海岛屿、广西、云南。

  三、入侵危害

  五爪金龙具有极强的攀爬能力,生长覆盖在小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上,且茎叶茂密,在该植物的覆盖下阳光几乎不能透入。长时间的荫蔽,使得被覆盖的植物得不到阳光,致使光合作用微弱,植物体生长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无法供给,导致被覆盖植物的大部枝条,甚至整株植物枯死,其危害性不亚于具有“植物杀手”之称的薇甘菊。

  四、防治方法

  目前的技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容易伤害到其伴生的本土植物,生物防治方法也尚未成熟,主要采用人工清除的方法进行防治。根据五爪金龙一株蔓延成片的生长特点,选择在其某一个生长阶段连根拔除。而在荒山、旷野等无伴生植物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草甘膦、农达等化学除草剂防除。

  美国白蛾

  一、形态特征

  成虫白色,体长12~15毫米。雄虫触角双栉齿状。前翅上有几个褐色斑点。雌虫触角锯齿状,前翅纯白色。卵球形;幼虫体色变化很大,根据头部色泽分为红头型和黑头型两类。蛹长纺锤形,暗红褐色,茧褐色或暗红色,由稀疏的丝混杂幼虫体毛组成。

  二、分布现状

  原产地在北美洲,中国现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天津、陕西等地。

  三、入侵危害

  主要通过木材、木包装等进行传播,还可通过飞翔进一步扩散。其繁殖力强,扩散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公里。可为害果树、林木、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等200多种植物,在果园密集的地方以及游览区、林荫道,发生严重时可将全株树叶食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威胁养蚕业、林果业和城市绿化,造成惊人的损失。此外,被害树长势衰弱,易遭其他病虫害的侵袭,并降低抗寒抗逆能力。幼虫喜食桑叶,对养蚕业构成威胁。

  四、防治方法

  利用人工、机械、化学等方法防制其危害,如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蛾,人工剪除网幕;秋冬季人工挖蛹;喷施溴氰菊醋、灭幼脲等化学和生物杀虫剂等。

  松材线虫

  一、感染症状

  松材线虫,常见的松树寄生虫,可引发松材线虫病。成虫虫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染病植株先是针叶失水,褪绿,继而变褐,而后整株枯死,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病树干枯死亡,但针叶不脱落;病死木近景,特征为松针呈黄红色,挂在树枝上不落叶;一般病死木树干横断面出现蓝变现象(蓝灰色、辐射状),并在树干可见到天牛蛀屑等危害状。

  二、传播方式

  自然传播。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最主要传播媒介,松材线虫病的自然扩散主要以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飞翔传播到邻近的松树。在纯松林中,松褐天牛一代的自然扩散距离一般不超过200米,仅少数借助台风等能扩散到2.4~3.3公里。

  人为传播。松材线虫病的人为传播主要是远距离调运染疫的松木及其制品(如板材、包装箱、电缆盘等)引起的,这种传播方式不受自然屏障限制,呈远距离、跳跃式传播。

  三、防治方法

  皆伐重病松林和孤立发病松树,采用熏蒸、热处理或切片等方法杀死病木中的松褐天牛;间伐发病松林中的病死树,对病材、病枝、根桩等采用熏蒸、热处理或切片等方法杀死松褐天牛;对重点保护区,可以皆伐周围的松林,建立防治隔离带;对发生区实施检疫封锁,严禁未经处理的病材等运到未发生区;在松褐天牛的羽化期,可喷洒药剂杀灭成虫或设置诱木诱杀成虫;采用喷洒化学药剂、释放肿腿蜂或者施放白僵菌等方式防治松褐天牛幼虫。

  红棕象甲

  一、形态特征

  成虫:红棕象甲身体红褐色,前胸具两排黑斑。鞘翅红褐色有时全部暗黑褐色。身体腹面黑红相间或暗黑褐色上有一不规则红斑。

  卵:卵长椭圆形,乳白或者乳黄色,表面光滑。

  幼虫:初孵出的幼虫为白色,头部黄褐色,老熟幼虫肥胖,纺锤形淡黄白色,头褐色,口器坚硬。

  蛹:3~4厘米,初乳白色,后转为黄色、橘黄色,外包裹一层深褐色有光泽的不透明膜,最外面包裹一层取食后的植物纤维作成的茧。

  二、入侵危害

  红棕象甲成虫、幼虫均危害棕榈科植物,后者造成损害更大。受害株初期表现为树冠周围的叶子变枯黄,后扩展至树冠中心,心叶也黄萎。虫口多时树干被蛀空,遇大风容易折断。危害到生长点时,生长点腐烂,植株死亡。世界和我国许多地区的棕榈科植物均遭受红棕象甲的严重危害。

  三、防治方法

  红棕象甲的幼虫、成虫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钻蛀在枝条、叶柄、茎的内部隐藏,极易传带。加强对疫情的检疫封锁,限制从国内红棕象甲发生区引进和调运棕榈科植物或从国外疫区进口棕榈科大型植株和种苗。在引进这些大型植物体的时候,要实施严格、细致的检疫措施,一旦发现有虫的植株,需销毁处理。

  薇甘菊

  一、形态特性

  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状攀缘藤本。茎圆柱状或管状,有浅沟及棱,具攀缘性,多分枝;叶薄,叶对生,淡绿色,卵心形或戟形,渐尖,茎生叶大多箭形或戟形,长4~13厘米,宽2~9厘米。花为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复花序聚伞状分枝;头状花序小,花冠白色,喉部钟状,具长小齿,弯曲;瘦果黑色,表面分散有粒状突起物;冠毛鲜时白色。

  二、入侵历史

  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现已广泛传播,成为当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大约在1919年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2008年来已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该种已列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三、入侵危害

  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在其适生地攀援缠绕于乔灌木植物,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

  四、防治方法

  人工和化学防治:目前,我国研究人员已进行了大范围的薇甘菊调查研究,政府有关部门也形成了一定的防治机制,有效进行预防、检疫、监察、人工清除、化学防治等。

  植物防治: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田野菟丝子能寄生并致死薇甘菊,使薇甘菊的覆盖度由75%~95%降低至18%~25%,较好地控制薇甘菊的危害。

  昆虫防治:利用紫红短须螨控制薇甘菊,通过接种紫红短须螨的虫卵,经过3个月后,可使薇甘菊的藤叶成片黄化卷曲,6个月后,薇甘菊的茎叶黄化,边缘不整齐,横向较窄,随着时间的推移,薇甘菊逐渐枯死。

  水葫芦

  一、分类特征

  雨久花科植物,又名凤眼莲、水浮莲、水葫芦。浮生草本植物。茎极短,与母株分离后长成新植株。叶片圆形、宽卵形或宽菱形。穗状花序,花被裂片6枚,呈紫蓝色;花冠四周呈淡紫红色,中间呈蓝色,在蓝色的中央有1黄色圆斑。

  二、分布和生境

  原产于巴西,现归化于全球热带至温带地区。我国北方地区有栽培,长江流域及以南常见。多生长在富营养化的湿地,如水库、湖泊、河道、沟渠、池塘、沼泽、稻田内或附近的河沟中。

  三、入侵危害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引进,之后被厌弃而形成入侵。凤眼蓝的大量生长常会堵塞河道,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殖。植株覆盖在水面上,不但阻挡了水下生物生存所需要的阳光,其死亡后沉于水底的腐烂物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四、防治方法

  机械搅灭法。对水葫芦损害较大的水域,能够运用相关机械将水葫芦搅灭打碎,扩展水体的光照面积,增加水体的流动,保证饲养、捕捉及航运顺利进行。

  人工清除法。动用人力物力直接将水葫芦捞起运送到陆地而予以清除。如果是网箱养鱼,可运用竹子搭成结构围在网箱外侧,防止水葫芦进入框内。这种办法只能对小水面施行,较大水面很难完结且价值大。

  药物杀灭法。对于小水体的水葫芦污染,能够运用除草剂之类的药物直接予以杀灭,但留意这种办法只限于小水面,并经专家论证后再施行,并格外留意不能在饮用水水面进行,且须留意人畜、鱼类的安全。

  黄顶菊

  一、形态特征

  黄顶菊植株高10厘米~250厘米。主根直立,须根多数。茎直立,茎直径可达1.5厘米,茎具数条纵沟槽;茎下部木质,常带紫色,无毛或被微绒毛。

  二、区域分布

  原产于南美洲巴西、阿根廷等国,扩散到美洲中部、北美洲南部及西印度群岛,后来由于引种等原因而传播到埃及、南非、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地。

  根据黄顶菊原产地及其传播入侵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可以判定黄顶菊在中国的适宜生长区域远远不仅限于已知道的天津、河北等地,中国的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及沿海地区都有可能成为黄顶菊入侵的重点区域。

  三、入侵危害

  黄顶菊结实量多、繁殖生长快,适应能力强,根系发达,吸水能力极强,严重挤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掠夺水分和养分。黄顶菊的根系还能产生一种化感物质,抑制其他生物生长,最终导致其他植物死亡,黄顶菊生长的地方其他植物无法生存,素有“生态杀手”“霸王草”之称。黄顶菊的根、茎、叶、花的水浸提液对白菜、水稻、小麦、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一旦入侵农田,将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安全。另外,黄顶菊的花期长,花粉量大,花期与大多数土著菊科交叉重叠,如果黄顶菊与发生区域内的其他土著菊科植物自然杂交,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生态危害。

  四、防治方法

  人工拔除。及时发现,及时铲除。4~8月份是黄顶菊营养生长期,也是铲除黄顶菊的最佳时期。对零散分布的黄顶菊我们必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铲除。对成片发生地区,可先割除植株,再耕翻晒根,再拾尽根茬,然后焚烧,做到斩草除根。

  化学灭草。经过试验和筛选,已经找到了比较有效的药物防治办法,百草枯和草甘磷两种化学药剂对黄顶菊都有很好的杀灭效果。根据对黄顶菊出草规律的初步调查观察,在黄顶菊苗期阶段适时喷药,可有效防除该草。第一次用药宜在5月中旬,第一次用药后每隔35~40天再分别进行两次用药物扑杀,用药方法同第一次相同。非农田防治:每亩用150毫升20%二甲四氯钠盐水剂加150毫升48%苯达松水剂混合,兑水40千克均匀喷雾,可使黄顶菊枯死。农田防治:每亩用50~80毫升25%虎威水剂,兑水40~50千克,防除大豆田和果园的黄顶菊。或每亩用150毫升20%二甲四氯钠盐水剂加150毫升48%苯达松水剂混合,兑水40千克均匀喷雾,防除豆田和水稻田埂上的黄顶菊。目前黄顶菊主要在荒地落户,采用化学防除后,对一些征而未用的土地,要复耕复种,减少抛荒,既可增加农田面积,又可减少黄顶菊繁衍空间。

  紫茎泽兰

  一、形态特征

  紫茎泽兰,多年生草本或成半灌木状植物。根茎粗壮发达,直立,株高30~200厘米,分枝对生、斜上,茎紫色、被白色或锈色短柔毛。叶对生,叶片质薄,卵形、三角形或菱状卵形,腹面绿色,背面色浅,边缘有稀疏粗大而不规则的锯齿,在花序下方则为波状浅锯齿或近全缘。

  二、入侵历史

  此植物原产于墨西哥,186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种到夏威夷群岛等地,后沦为野生。20世纪40年代,由缅甸边境侵入到我国云南,近几年在广西、四川等地开始蔓延,继续以每年30公里的速度扩散。由于没有天敌和竞争对手,紫茎泽兰在云南的扩散面积已达到其国土面积的64%。

  三、入侵危害

  紫茎泽兰俗称“霸王草”,是一种有毒的、侵占性很强的恶性杂草,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无论在干旱贫瘠的荒坡隙地、墙头、岩坎,在石缝里也能生长,在短时间内就会让一片草原寸草不生、全被这种植物覆盖。在传播途径上难以控制,可以算是植物界里的“杀手”。

  四、防治方法

  机械防治。目前主要是人工拔除,拔除晒干或者烧毁,简单易行。但长期坚持较为困难。

  化学防治。主要是喷洒除草剂等农药。但是农药在杀死恶草的同时,也会累及其他植物,甚至牛羊等牲畜,引出新一轮的生态危机。

  生物替代法。目前最环保、最经济的一种方法。种植一些有经济和观赏价值的植物进行替代控制。特别是一些高密度的乔木、经济林木等,使紫茎泽兰不容易侵入。

  加拿大一枝黄花

  一、形态特征

  又叫霸王花、北美一枝花、黄花草、加拿大一枝花,菊科一枝黄花属,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杂草,原产于北美洲东北部。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有长根状茎,高0.3~2.5米。叶互生,无柄或下部具叶柄,叶边缘具锐齿,基部心形。头状花序小,直径约3毫米,组成大型圆锥花序,花黄色。以种子和地下根茎繁殖,从山坡林地到沼泽地带均可生长。7月中下旬开花,11月底到12月中旬果实成熟,1株加拿大一枝黄花可形成2万多粒种子。

  二、分布现状

  1935年,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植物引进我国华东地区,主要种植在上海、南京等地。20世纪50年代,逸生到自然生境,成为杂草。80年代,从华东向周边地区扩散蔓延。目前,我国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东等省份有分布。

  三、入侵危害

  通过化感作用抢夺资源,破坏原有生态系统、排挤本土物种、降低物种多样性、威胁生态安全。入侵农田、果园等农业生态系统后,导致农业收成的减产,棉花、玉米、大豆等旱地农作物和水田种植的茭白的产量和质量均受严重影响。开花时会产生大量的花粉,花粉量大,能够加剧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

  四、防治方法

  使用草甘膦、甲磺隆、使它隆等高效除草剂,按10%草甘膦50倍液+10%甲磺隆90毫升/公顷效果最快,在3月底4月初,15-20叶龄时施药效果最好。当危害面积小时,在结实前手工或机械拔除,并将所有根茎挖出销毁。危害面积大时,在秋冬或春季苗期采用草甘膦、氯氟吡氧乙酸和甲嘧磺隆等化学方法防除。

  苹果蠹蛾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毫米左右,翅展19~20毫米,是一种小型的蛾类,翅灰白色,具很细的深灰色条纹。翅的末端有一块褐色的三角形斑纹,斑纹有金属铜一样的光泽。幼虫成熟时体长在14~18毫米之间,背部颜色为淡红色,腹部颜色为黄白色。

  二、地理分布

  苹果蠹蛾遍布于世界各大洲的苹果和梨的产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全境、甘肃省的中西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黑龙江南部等地。

  三、入侵历史

  苹果蠹蛾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经由中亚地区进入我国新疆,在50年代中后期已经遍布新疆全境,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虫进入甘肃省,之后持续向东扩张。2006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有该虫的分布。另外,2006年也在黑龙江省发现,这一部分可能由俄罗斯远东地区传入。

  四、入侵危害

  苹果蠹蛾幼虫蛀食果实,被蛀的果实无法食用并且极易落果,蛀果率可在 80%以上。该虫传入后不易根除,对我国的梨果类水果危害很大,可使我国水果产业遭受严重损失。

  五、防治方法

  目前主要防治手段是采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技术,寄生蜂、昆虫病毒等生物防治技术也取得了许多进展,应用的面积正在逐步扩大。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选择性杀虫剂防治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更为有效。

  红火蚁

  一、形态特征

  红火蚁,又叫入侵红火蚁、外来红火蚁、赤外来火蚁,是蚁科火蚁属的一种世界性危险性入侵害虫。工蚁体型大小呈连续性多态型。大型工蚁体长6~7毫米,体橘红色,腹部背板呈深褐色;中小型工蚁体长2.5~5.0毫米,头、胸、触角、各足均为棕红色,腹部呈棕褐色。成熟蚁巢是以土壤堆成高10~30厘米、直径30~50厘米的蚁丘。

  二、分布现状

  原产于南美洲局部地区,南美洲多国、中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布。2004年9月,广东省发现红火蚁入侵为害。自发现发生以来,我国红火蚁呈现不断蔓延态势,主要是从华南地区向周边地区持续扩散,已经侵入大陆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省份。

  三、入侵危害

  具有很强攻击性,当受到外界干扰时,红火蚁会用蛰针刺入动物身体,注入毒液,造成受伤者轻者出现痛痒、红肿、被叮蛰处化脓,重者出现发冷、发热、头晕、头痛、暂时性失明、淋巴结肿大,甚至休克、死亡等严重过敏反应。通过取食作物嫩芽、嫩茎、花、种子等对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并导致农事操作受到显著影响。

  四、防治方法

  采取新“两步法”防治技术。第一步是根据监测结果实施全面防治,在高密度区域全面撒施毒饵,低密度区域点施毒饵;施药后2~3周采用监测红火蚁数量变化,同时挖巢评估防治效果。第二步是根据防效评估结果开展重点防治,对仍发现红火蚁的局部区域进行重点防治。在第二步处理后的3~4周,再进行防效的调查评估。

  美洲斑潜蝇

  一、形态特征

  美洲斑潜蝇,又名蔬菜斑潜蝇、蛇形斑潜蝇、甘蓝斑潜蝇、苜蓿斑潜蝇及美洲甜瓜斑潜蝇,隶属于双翅目潜蝇科,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美洲斑潜蝇体型小,额和小盾片鲜黄至金黄色,外侧顶鬃着生于黄色区域,内顶鬃着生于黄黑交界;翅脉末段长约为次末段3~4倍。中胸背板黑色光亮。体腹面及足基部、腿部鲜黄色,足胫节、跗节色深。幼虫和蛹早期呈鲜黄色。成虫体长1.3~2.3毫米,胸背板亮黑色,体腹面黄色,雌虫体比雄虫大。

  二、分布现状

  1993年底美洲斑潜蝇在我国海南省三亚市的蔬菜基地被首次发现,后迅速扩散蔓延至全国其他地区。美洲斑潜蝇现已广泛分布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台湾地区。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浙江、江苏、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南方省份发生较重。

  三、入侵危害

  美洲斑潜蝇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葫芦科、茄科和豆科植物,对叶片的危害率可达10%~80%,常造成瓜菜减产、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绝收。

  美洲斑潜蝇入侵后,一方面导致农业的减产减收。另一方面,防治该虫的手段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使用化学药剂等不仅难以将其杀灭还容易对天敌造成负面影响,且污染生态环境,以及可能导致农作物农药残留超标而影响人们的健康。

  四、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把美洲斑潜蝇嗜好的瓜类、茄果类、豆类与其不嗜好的作物进行套种或轮作;摘除虫叶带出田外烧毁;适当疏植,增加田间通透性;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把被害作物的残体集中深埋、沤肥或烧毁,可减少田间虫源量。种植前耕翻土壤,害虫发生期增加中耕与浇水,破坏化蛹,减少成虫羽化。

  化学防治。应用高效化学农药,如氰戊菊酯烟剂、巴丹、赛波凯、安绿宝、功夫、杀虫双、七星宝、乐斯本、高效氯氰菊醋、农地乐、氯氰菊醋、灭蝇胺等。

  物理防治。覆盖防虫网;黄板诱杀成虫;在大棚上部悬挂胶条粘绳;高温闷棚,高温换茬时将塑料棚、温室 密闭7~10 天可杀死大量虫源。低温冷冻晒垡,在冬季1月育苗前,将塑料棚、温室敞开暴露在低温环境中7~10 天,自然冷冻。

  生物防治。目前美洲斑潜蝇的生物防治以利用寄生性天敌为主,一些优势寄生性天敌昆虫,如寄生蜂豌豆潜蝇姬小蜂和芙新姬小蜂,为美洲斑潜蝇上的优势寄生蜂,对美洲斑潜蝇控害能力强,如1头豌豆潜蝇姬小蜂在26℃下可致死300多头美洲斑潜蝇幼虫。另外,针对姬小蜂类寄生蜂已开发出大规模饲养的技术,可年产姬小蜂百万头,为后续寄生蜂的释放应用奠定了基础。

  摘自光明网、科普中国网、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网站、“吉林科普微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江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天津海关12360热线”“广东农业农村”“仙下乡人民政府”等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