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平阴玫瑰红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初夏,我参加第三届玫瑰产品博览会,又来到了玫瑰之乡平阴。

  平阴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之所以称之为“平阴”,就是因为其处在古东原之阴。在远古时代,河流湖泊众多、人口稀少,人们把水的南面和东面称之为阴,山的北面和西面也称之为阴。现在全国县以上建制中,带阴字的就有十几个,如山东的蒙阴在蒙山之北,江苏的江阴在长江以南、淮阴在淮河以南,还有各地的山阴、河阴、华阴、汉阴等等。《尚书·禹贡》记述大禹治水的功绩时,载有“大野既潴,东原厎平”的说法,这里说的东原,大体上是在徐州之北,包括济水在内的大片河湖地带。可以说,平阴这个名字,是很有历史文化传承的。

  我第一次到平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候刚从山东医学院调到团省委工作。当时,团省委有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在农村建设“青年之家”,领导让我主抓这件事。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包产到户后,农民的生产活动十分分散,由公社、大队、生产队在生产活动中聚集青年的载体荡然无存了,而农村青年又有着学习文化技术和就业创业的强烈需求。山东省许多地方的团组织就利用原来生产大队的散在房舍,建立起青年人活动聚会的场所,开展了大量的学习、报告、培训、娱乐等活动,很受年轻人的欢迎,取名为“青年之家”。那个时候,团中央正在积极探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改革,于是,山东共青团的这项创造性工作就得到了团中央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国推广。胡耀邦总书记还题写了“青年之家”的名字。我到平阴就是调研和推动“青年之家”建设的。

  玫瑰在平阴是一大特产,确是无可争辩的。它在平阴的种植历史已有1300多年。

  玫瑰属于蔷薇科落叶灌木,是被子植物门中生命力最强的一种,也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原产植物,后来才传到国外,盛产于保加利亚、匈牙利、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国。当玫瑰带着传奇和浪漫色彩又回到中国时,实际上它已和月季、蔷薇用了一个共同的英文名字,Rose。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平阴玫瑰红了又红,大放异彩。

  玫瑰是爱情的使者。据《说文》记载:“玫,石之美者;瑰,珠圆好者。” 意思是指,玫是玉石中最美的,瑰是珠宝中最美的。两个字合起来,可见玫瑰的妍丽至极。很多植物代表爱情,如洋桔梗、薰衣草、勿忘我等,但还是玫瑰最有爱的感觉,是表达爱情的上乘之物。正是如此,玫瑰历来是文学、绘画、影视作品、社交活动等所追捧的历久弥新的主题。平阴玫瑰花容秀美、芳香馥郁,被称为中国传统玫瑰的代表。近年来,平阴县委县政府积极发展玫瑰,打造爱情旅游目的地。如今已经有了相当的接待条件和服务项目。我这次在平阴玫瑰镇上,就遇到了一对又一对穿婚纱的青年游客。

  玫瑰是健康的动力。玫瑰药食两用,浑身是宝。研究表明,玫瑰花含有3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特别富含芳香醇、脂肪酸、氨基酸、酚类和含香精脂类等,这些都是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玫瑰花加工提取而成的玫瑰精油,可增强男性荷尔蒙,还可以改善皮肤质地,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玫瑰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P,可预防冠心病、肝病、癌症等。现如今,平阴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玫瑰科研加工基地,生产出市场热销的产品上百种,食品、饮料、精油等,应有尽有。

  玫瑰是致富的种子。平阴玫瑰的食用药用价值,使其在商品经济萌发阶段就参与到商品交换的市场中。清末的《平阴县志》就有“玫瑰为特产,获利丰厚,每年津商至本地购买约值银五千两”的记载。改革开放的春风,打开了平阴人民的玫瑰致富之路,现在平阴种植玫瑰有6万多亩,年产鲜花2万多吨,一二三产的从业人数有5万多人,全产业产值有50多亿元。玫瑰在平阴成了人见人爱的“富贵花”。

  玫瑰是自信的力量。玫瑰是平阴的特产,又是平阴的象征。它让平阴人有了更多的自豪和自信,在平阴有玫瑰镇、玫瑰大道、玫瑰餐厅,有国家颁布的玫瑰原产地标准、平阴重瓣红玫瑰的食用标准、国家玫瑰工程技术中心,还有玫瑰院士工作站,有国家命名的“玫瑰之乡”的盛誉。最让平阴人骄傲的是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讲到山东的十几个名优农产品中,特别提到了平阴玫瑰。最近,济南市委书记、市长纷纷为平阴玫瑰发展宣传站台。今年四月,济南市人大常委会还通过决议,把平阴玫瑰增选为济南市市花。

  这次我到平阴,是几十年后的故地重游,又是一次玫瑰花香的精神洗礼。县委杨书记的一番话让我对玫瑰的认识有了新的升华,他说:“花开平阴,香飘世界,美丽中国,强县富民。”玫瑰是平阴的名片,更是平阴人民向上的精气神。平阴玫瑰红了,平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都红了,平阴人民的幸福像花儿一样。

  (赵树丛)

  摘自微信公众号“林苑夕霞”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