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米、浸米、包裹、包装、送货……每逢端午节前夕,是浙江省桐庐县莪山乡90后小伙姚鑫城最忙碌的日子。姚鑫城做“黄金粽”已经四年了,他做的“黄金粽”不仅在桐庐深受欢迎,如今在他的带领下更是走出了大山,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
为了心底的“家乡味道” 决心返乡创业
“黄金粽”是莪山畲乡当地的特色美食。早在西晋时期,周处所编的《风土记》中就有“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其烂熟”的记载。其中“灰汁”即为“灰汤”,“灰汤”则是用名为黄金柴的植物熬煮而成。黄金柴长在大山顶上,形同矮灌木,有清热解毒、解暑祛湿等功效。用黄金柴熬煮出来的“灰汤”浸泡糯米,包出来的粽子色泽嫩黄明丽,入口柔软细糯,油而不腻,回味鲜美。每逢端午,当地家家户户都会包“黄金粽”来庆祝节日。
“黄金粽”同样是姚鑫城心里抹不去的“家乡的味道”。姚鑫城之前在绍兴当兵,每逢过节便会收到家里寄来的粽子,“每次我妈把粽子寄到部队,战友们便抢着来分享,大家都很喜欢吃。”退伍以后,2015年的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姚鑫城在家乡看到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朋友和游客们都对“黄金粽”赞不绝口,品尝后反响很好,他觉得“黄金粽”的未来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
2016年,莪山畲族乡开始触摸农村电商,逐步梳理畲族文化和畲族饮食,需要寻找并准备一些有代表性的特产放到平台销售。这给了开始准备着手做“黄金粽”的姚鑫城一个契机。
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决心返乡研究起小小的“黄金粽”,他说:“一开始我们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不知道会不会成功,义无反顾的就去做了。”
开始标准化规模生产 “黄金粽”走向广阔市场
从采黄金柴、烧灰、浸水,浸泡糯米,到做出一只“黄金粽”,共要经历10余道工序,大约64个小时。为了让粽子有着最正宗的口味,他请来了村里的年纪大一点的包粽能手们,每一道工序,姚鑫城都认真地把关,保证每只粽子的口感。
生产出了高品质的粽子,怎么去推广,成了摆在姚鑫城面前的难题。“之前我们推广‘黄金粽’都是每年去上海、杭州等地参加农博会展览,大家对粽子的口味都很喜欢,就是缺少售卖的渠道,有了农业电商后我们就开始在电商平台上售卖。”2016年,姚鑫城开始小批量的尝试生产“黄金粽”,在端午节期间通过县域农业电商平台试水上架售卖。
让姚鑫城没想到的是,第一次上架“黄金粽”市场反响很好,2016年的端午节期间他卖掉了7万只粽子。这给了姚鑫城很大的鼓舞,他觉得要想让“黄金粽”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建立规模化生产的厂房是极其必要的。
于是,2017年,姚鑫城成立了桐庐鑫诚食品有限公司,建成了标准化厂房,购置了洗粽叶机、切肉机、蒸粽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开始进行规模化的生产。粽子的口味也从原来单一的豆沙粽、肉粽增加了五六个新品种。
扩大规模后,姚鑫城又面临着另一大难题:怎么调配出口味最佳的粽子。“之前小批量生产,10斤米配多少灰水多少调料我们已经掌握了,但是如今大规模生产要100斤米起调,各种调料的配比都需要修改。”为了让每只粽子都达到最好的标准,姚鑫城带着员工们开始一遍遍尝试,从10斤米的配比到20斤的米的配比,再到100斤米的配比,在上上下下20多次的试验后,姚鑫城摸索出来最佳的配比方案。
2017年端午,姚鑫城忙得不可开交,标准化的规模生产带来了可观的市场反响,仅仅在端午节期间,他就卖出了30多万只粽子,足足比前一年翻了4倍多。
随后,姚鑫城开始在各大物流平台和网络电商平台全面推广“黄金粽”,并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始进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比如有些客户要办订婚宴或者小孩子满月宴等,他们会来定制含有特殊寓意的粽子,我们都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专门生产。”在姚鑫城的努力下,2019年“黄金粽”的销售额达到了500万元。
“黄金粽”成为了莪山中门民族村最具特色的农产品。当地开始对接社会资本,引进创意设计,加大畲族产品的开发推广力度,姚鑫城也扛起了打造畲乡“黄金粽”招牌的担子。
“黄金粽”的销量一年比一年好,姚鑫城接下来也有了新的打算。“我们希望把这份利益反哺村里,村集体可以通过入股形式,甚至村民也可以入股,一起把‘黄金粽’品牌做大做强。”姚鑫城说。
(曹文君 何小华 钱凌芸)
摘自央广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