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中国农耕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曾说:“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中国农耕文化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伴随着丰富的空间和区域色彩以及强烈的民族特质,是我国文化的显性文化。

  提到农耕文化,就不得不从古代农业农具讲起。中国农业的发展以传统农具发展为基础,二者相互促进。在古代社会,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而农业生产中最重要且最具有生产力标志的耕地农具,就是犁。犁,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主要用于破土和翻土,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工具。早期的犁是用Y形的木枝制作的,下面的枝段打造成一个尖头,上面的两个分枝则做成两个把手。将犁系上绳子由一头牛拉动,尖头就在泥土里扒出一道狭小的浅沟,农民可以用把手来驾驶犁。

  中国的犁是由耒耜发展演变而成。用牛牵拉耒耜以后,才渐渐使犁与耒耜分开,有了“犁”的专名。犁约出现于商朝,见于甲骨文的记载。从耒耜到石犁,再到青铜犁、铁犁、直辕犁、曲辕犁,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青铜犁出现在商周时期,现存数量极少,尺寸小且薄。铁犁的出现推动了牛与犁的结合,是农具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唐代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迅猛发展,曲辕犁便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至此,犁耕技术走向成熟阶段。犁的出现,将由上而下破土且间断式进行的耕地模式变成为由后向前推进且连续性的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耕地效率,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犁不仅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还是农耕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理类型多种多样,人们的生活习惯、地方特色文化不同,形成了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犁。以华北地区山西省为例,其犁耕技术的发展历史悠久,地理类型多种多样,对耕作农具要求也不同,一个省就产生了乡宁木犁型、平陆铁辕犁型、忻州山地犁型、太原小店木犁型等形制各异的犁。

  在我国丰富的民间传说和节日习俗中,有很多与气候变化、地域和民族特点息息相关的农耕内容,其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农耕文化特别是中国犁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内涵。农耕节日习俗将不同地区的地域特性和民族特点相融合,表达了我国各族劳动人民的追求和期望,例如江南水乡的备耕习俗、岭南农村的“遇仙节”、藏族耕牛开耕习俗、塔塔尔族撒班节、侗族活路节、贵州瑶白摆古节、云南哈尼族苗爱拿节、云南纳西族农具会以及云南保山哀牢犁耙会等等,其中很多都缺不了犁这一农具的参与。人们在农田耕作、灌溉、纺织以及酿造的画面,被生动形象地在画像砖石、壁画中展现出来,记录了当时人们劳作场景和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是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真实写照。正如宋代诗人范大成的《刈麦行》诗云:“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麦。”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相传道教的始祖老子曾到过这里,“老君犁沟”就是老子套着青牛亲自用犁开辟的。相传,至今南峰上还保存着老子的炼丹炉。“老君犁沟”是一条临崖深沟,深不见底,石级依壁临沟而过。传说这里原来并没有路,是老子驾着青牛用铁犁挖开的,形如耕地时留下的犁沟,所以被称为“老君犁沟”。最初,人们上下山就是沿着犁沟两旁的石窝爬行,当地流传着“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慢慢爬”的民谚。可见,“老君犁沟”同千尺幢、百尺峡一样,是登华山的必经险道之一,其更与卧牛石、西岳庙青牛树以及北峰老君挂犁处共同丰富了老子的传说。

  “牛郎织女”的传说家喻户晓,相传牛郎是一位孤儿,家徒四壁,只有一间房、一头牛和一张犁,每天耕种田地起早贪黑,生活非常艰苦。后来,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取走了在湖中洗澡的织女的衣服,而织女也喜爱牛郎,两人就结成了夫妻,从此过上了人间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

  古代中国农具的总体特点为就地取材,灵活多用,适应性强,种类丰富。传统农具的发展成就了中国农业的灿烂与辉煌,也为世界农业的前进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技术逐步出现,诞生了如今“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农具虽然正在慢慢淡出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但永远是我国农业发展进程和传承农耕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农业展览馆 贾晗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