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后的日子是“草莓味的”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天虽寒、人心热;种大棚、盖新房,摘掉‘穷帽’,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村里5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81人已经全部脱贫。“如今这里的村民脚下踩的是柏油路,住的是钢筋水泥的小楼房,吃得好、穿得暖、有钱花,日子是越过越甜啦!”一位村民说。

  “扶贫草莓”越种越甜

  位于白鹿原上的村庄,田野和屋顶都覆盖着积雪。天气虽寒冷,但村头的草莓大棚里却不时传出欢声笑语。走进绿意葱茏的草莓大棚,36岁的陈万荣和几位村民正在辛勤劳作。性格爽朗的陈万荣给记者介绍说,十几年前她从邻村嫁到这里,由于丈夫患有先天性疾病,不能干重活、累活,常年看病,家里少有积蓄。婚后他们添了两个女儿,一家人守着几亩薄田,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成了名副其实的贫困户。

  “2015年,我们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最困难的时候,是扶贫工作组给了我们希望。他们多方奔走为我们申请低保和救助,还给我申请了每月1200元的公益岗位。前年村里建了草莓大棚后,我就在家门口上班,每天还有70元的收入。这一连串的好事,给了我们战胜贫穷的信心和决心。经过几年努力,我们家不光摘掉‘穷帽’,还盖起了两层小楼,这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甜啦!”陈万荣笑着说。

  头年种植的草莓长势良好,个头大、味道甜、无公害,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地”,吸引了大量周边游客前来采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草莓销售出现困难,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又以工会的名义出资近6万元,购买草莓近2000公斤用于消费扶贫,解除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目前全村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股合作社或自主发展养羊、养猪、养鸡及种植经济类作物,获得政府产业扶持资金17万余元,产业分红金额2万余元,自主发展产业户收益达到5万余元。

  真情和汗水催开“幸福花”

  “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驻扎在村里5年,5年来领导小组与村委会携手攻克脱贫难题,他们用真情和汗水,不光让55户贫困家庭摘掉‘穷帽’,而且让整个村子面貌为之一新!”府君寨村党支部书记孟恩让颇有感触地说,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派遣的工作组能力强、作风好,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延续性,从2016年至今没有调换第一书记及工作队成员。支部党员个人在参与帮扶的工作中,累计为贫困户捐款捐物约8.5万元,实现了较好的帮扶效益和效果。集团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每年都要制定帮扶工作计划、签订帮扶工作责任书,到目前为止,已圆满地完成了帮扶任务。

  “现在我们这里有平坦的乡村小道、随处可见的太阳能路灯,曾经住在低矮危房的贫困户王恩科有了自己的新房;因病致贫的王联军家开起了农家菜馆,收入直线上涨;贫困户尤根犬住上了配置齐全的一室一厅。现在村里还建起了卫生室,村容村貌也有了大幅提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投资1万元为村里购置机动垃圾清运车一部、垃圾桶230个,制定村垃圾清运管理制度,安排专人每天收集清运垃圾,还投资1.5万元为3户五保户整改绿化院落,使村里的卫生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孟恩让感激地说。

  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驻村5年来,注重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以产业扶贫和党支部联户帮扶为抓手,全力以赴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积极组织、动员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多次参加市、县脱贫攻坚务工招聘会;对缺乏就业技能的贫困人员,带领他们参加市、县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成功率;对部分因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不能外出就业的贫困人员,主动为其申请政府公益岗位或就近安排到村草莓大棚务工。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的就业帮扶,全村贫困人员中94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到95%以上。

  “目前,村里的贫困户虽然已经全部脱贫,但我们仍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鼓足干劲,不断提高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决不让一位贫困群众落伍、掉队;在工作方法上,从细节入手,建立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认真管好草莓大棚种植示范园帮扶产业项目,以此为依托实现村集体经济的起步和振兴,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王护民满怀信心地说。摘自《西安晚报》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