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间逐梦 求真中为农
时间:2022-03-24 02:56:48 来源:农民文摘 作者: 字号:【

  9月28日,农业农村部举办袁隆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时任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刘焕鑫在会见报告团成员时强调,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向袁隆平同志学习的重要指示精神,农业农村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农业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袁隆平同志的高贵品质和崇高风范,不断传承和弘扬三农领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立足本职、恪尽职守,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日下午,报告厅里座无虚席,来自农业农村部在京单位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聆听袁隆平生前的亲友、同事、学生们,讲述他们眼中的袁隆平,感受一个追梦长者的为农情怀。

  儿子眼中的他:

  “简单的父亲”与“深情的儿子”

  “这几个月来,我经常处在恍惚之中,父亲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怀念父亲的日子里,我时常想到父亲的两封信。”回忆起父亲袁隆平,家中排行老三的袁定阳悲恸地说。

  袁定阳兄弟三个,老大是五月一日出生,袁隆平给他取的乳名叫“五一”,后来,老二和老三就依次被称为“五二”“五三”。对此,母亲解释:“简单呗,好记,你父亲不喜欢复杂,他是一个简单的人。”可少时的记忆中,袁定阳总觉得父亲是一个“并不简单的人”。往往一年里,兄弟三人很长时间都很难见上父亲一面。有时候袁隆平很晚才到家,第二天一大早又出发了,有时候三五个月也不回家一趟。

  “爸爸在外面干什么,怎么老是不回家?”孩子们单纯地问。母亲笑着说:“你爸爸在外面种稻子呢,不种稻子,我们吃什么呀?”对此,孩子们总是单纯而天真地以为,父亲可能是个种粮大户,在海南承包了很多田。

  高中入学时,袁定阳收到了父亲的第一封亲笔信。说是一封信,其实只有半张纸,但字迹很工整。那一年,袁定阳从湖南怀化安江县转到长沙县读书,那是他记忆中与父亲相聚最多的一年。在入学的前几天,他意外地收到了袁隆平留在书桌上的信。

  “五三,我因为工作忙,没法照顾你,你要照顾好自己。要多带些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到学校。要抽时间锻炼身体,将来不管干什么工作,没有好身体都是不行的……”简短的语言,却饱含着一个父亲对儿子沉甸甸的关爱。“看到父亲的信,心中暖暖的。遗憾的是,当时年轻,没有把这封信保存好,今天已经无法找到了。”袁定阳说。

  袁定阳曾经问父亲:“是什么原因让您如此痴迷杂交水稻研究?”对此,袁隆平回答:“58年粮食紧缺,你们没法想象啊,而我是见证者,我知道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啊!”父亲的话让袁定阳沉思良久。耳濡目染下,他暗下决心,要沿着父亲的足迹,为老百姓都能吃饱饭、吃好饭出一份力!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毅然选择了农业大学的遗传育种专业。

  “从事育种这一行,就意味着吃苦,就不要想着升官发财,你做得到吗?”袁隆平告诫儿子:“最聪明的人是农民,我年轻时就特别喜欢跟农民交朋友,一有时间,就往农民那里跑,请教他们怎样才能提高稻谷的产量,把农民当成自己的老师。今后你也要多跟农民兄弟请教。”对于这一点,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袁定阳一直谨记在心。

  “我说的第二封信,是父亲写给他母亲,也就是给我奶奶的一封信。”据袁定阳回忆,因为奶奶去世,父亲袁隆平因为工作原因没有能赶回去见上一面,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自责痛苦,“有时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我总以为会有时间,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也许是因为母子连心、母子情深,一个寒冬的深夜,袁隆平给天堂里的母亲写下了这封信。

  “今天,父亲走了,带着他的‘禾下乘凉梦’走了。”袁定阳坚定地说,“我们将继承父亲的遗志,学习父亲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家国情怀,毕生为中国水稻高产、更高产,贡献力量!”

  同事眼中的他:

  科研路上勤俭求真

  “5月22日,我们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袁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提起这一天,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炳然至今不能忘怀。

  据赵炳然回忆,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中发现了不育材料,但在近缘品种间,怎么也找不到匹配的“保持系”。于是他想去海南、云南、广西等传统稻作区,寻找野生稻,创制新的不育材料。在第二个孩子出生的第三天,他就踏上了奔赴海南的路程,这一待就是大半年时间。临行前,他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亲了又亲。他深情地对妻子说:“我要去找我科研上的孩子了,你就支持我吧,谅解我吧。”

  南繁初期,搞育种的住的都是黎族农民家的茅草房,床铺自己搭、菜自己种、还要砍柴烧饭。作为助手的黎垣庆和袁隆平曾一起煮饭做菜,袁隆平负责炒菜,黎垣庆负责生火。有一次因为放进灶内的油棕杆没有晒干,导致生火不旺冒出大量黑烟,把袁隆平呛得直咳嗽。这事成为日后袁隆平常讲的一个笑话:“黎老总不会生火,被黑烟熏得灰头土脸。”

  几年后,工作条件逐年有所改善,三亚试验基地建起了专家楼,袁隆平住二楼东头两间,里面一间一个床铺、一张桌子;外间配有一个沙发、一张茶几,就算是办公室兼接待室。“本来市里宾馆有较好的住宿条件,但离科研稻田比较远,为了方便下田,他一直坚持住在基地,吃住都和我们在一起,直到今年3月摔倒在田头,我们给他送到海南301医院抢救,这是他最后一次到我们南繁基地。”赵炳然说。

  南繁有梦,撒向天涯都是爱。南繁期间,袁隆平生活简朴,每天都是粗茶淡饭,穿的就是几十块钱的海南“岛服”。最近这两年,由于他年事已高,加之身体生病,上下楼不方便,基地本打算为他装个电梯,但他坚决反对,不愿多花国家一分钱。全国各地的水稻专家们,来拜访袁隆平的络绎不绝,他也就是在基地的房间里热情地接待大家:“我这里条件差一点,你们别介意,但我的田里有‘核武器’,你们去多看看。”

  袁隆平常说:“电脑里长不出水稻。”在他一生的科学实践中,始终要求自己亲自掌握详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他也要求其他科研人员必须下田。南繁季节,搞育种的都要去海南,而搞栽培的就不一定都有积极性。“不懂品种特性,怎么能够搞好栽培?”为了调动栽培专家们的积极性,他亲自确定攻关田块、试验品种、攻关目标,进行高产攻关比武。每一季结束时,他都会自己拿出钱来,对表现优秀的专家进行奖励。

  “袁老师一辈子怀揣梦想,总是想着如何让人们远离饥饿。”赵炳然回忆说。

  学生眼中的他:

  做人就要做“一粒好种子”

  袁隆平常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多年来,袁隆平用他严谨的科学态度,把一个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当成一棵小苗用心培育。他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像他那样热爱种子。

  “我第一次见到袁老师,是在湖南省农科院杂优中心的办公楼里。”从事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研究的李莉,是袁隆平的学生,也是其科研助手。

  2006年5月2日,马上就要硕士毕业的李莉,正在到处投简历找工作,她到杂优中心人事处询问情况。在这里,她碰上了迎面走来的袁隆平。这是李莉第一次见到在书本上、在电视上才能看到袁院士。还没等她回过神来,袁隆平亲切地问:“你找谁?”“我找工作。”突然间站在大科学家的面前,李莉还是不免紧张。“那到我办公室来吧。”袁隆平边说边把李莉带到办公室,招呼其坐下并让秘书倒了杯水。

  “Can you speak English?”“A little!”袁隆平用娴熟的英语提问,李莉一一作答。“谁知,这样没有任何准备的英语对话,竟让我完成了神圣的入职面试!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李莉说。

  袁隆平英语水平非常高,他终生没有停止过对英语的学习和运用。一本中英文词典,他随身带了几十年。国际会议上,袁隆平全程用英语交流。无论是学术交流,还是会议研讨,他从来不依靠翻译。因为他思维节奏比较跳跃,很多时候交替传译,必须变成同声传译,最后变成了他给自己当翻译。

  作为知名育种专家的袁隆平,留给学生的印象中除了严谨治学的一面,还有幽默风趣的一面。对此,作为学生的吴俊深有体会。

  袁隆平73岁那年,亲友们无论如何再也不同意他骑摩托车下田了。于是,袁隆平得到了一本由交管部门特别颁发的小汽车“荣誉驾照”,这个“特别”,就是只能从院内开到试验田。一次采访中,袁隆平得意地对记者说自己“喜欢飙车”。一旁的吴俊忍不住想笑,心想“您那算什么飙车!”吴俊说:“但袁老师就是这样,永远的‘自信爆棚’,永远的不服老!”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是袁隆平的两个梦想之一。他对杂交水稻的国际培训非常重视,每届培训班都会亲自出席开班式或者结业式,亲自给学员授课,即便是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他也要尽最大努力参加。他说:“外国学员不远万里来到我们这里,学习杂交水稻技术,我亲自为他们授课,向他们颁发结业证书,是一种鼓励,希望他们回国后,为宣传和推广杂交水稻作出努力。”

  袁隆平常说:“100次实验,不可能100次成功,只要有一次成功就够了!”历经无数挑战,面对巨大压力,一粒好种子一定是坚定自信,决不放弃。现在,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亚洲、非洲、美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为解决世界饥饿和贫困,作出了中国贡献。

  记者眼中的他:

  可敬又可爱的“农民科学家”

  “初次见面,你总会觉得他就是一个农民。平时的衣着也很简单,没有名牌,不是特别重要的场合,很少西装革履,百十块钱的卡西欧手表,他戴了几十年。”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王尧说。从20世纪70年代,湖南广播电视台建台之初,袁隆平就是电视台的重要采访对象。“袁老师的形象成为时代的记忆,我们也在几代记者的接力中,被这位大科学家无数次深深地感动。”

  在王尧眼中,这个“农民科学家”不仅朴实,而且真实可爱。第一次采访袁隆平,王尧曾程序化地提问:“您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袁隆平却用大学时老师给他的评语回答:“我啊,就是爱好自由,特长是散漫!”一句话逗笑了记者们。袁隆平对此的解释是,20世纪50年代,他在西南农学院读书,课余时间爱好游泳,还喜欢拉小提琴,算是个十足的文艺青年。抗美援朝期间,他还报名想当空军飞行员……他的这些爱好和想法,给老师留下了散漫的印象。

  在记者们眼中,袁隆平既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也是一个热情可爱的采访对象。他喜欢打气排球,而且水平相当高,即使80岁以后也不参加老年组,他觉得和年轻人打球才有意思。别人问他“为什么身手这样敏捷?”他笑着说:“只有跑得快,烦恼才跟不上你……”面对镜头,袁隆平时常冒出各种金句,总能很好地活跃气氛,也给大家带来很多快乐。

  2020年11月2号,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晚稻的测产直播在湖南衡南县举行。此时,九十岁高龄的袁老师,已经不能到测产现场了,但他执意要在电视镜头前和记者们一起等待测产结果。记者问他:“您紧张吗?”他说:“在严峻的形势面前,要放轻松一点,不能太紧张,我举个例子,百米赛跑,你要太紧张了,不是走表就是抢跑。”袁隆平用特有的幽默,给团队打气,也给记者打气。

  最终,被测产的“叁优一号”不负所望,平均亩产911.7公斤,加上早稻产量,双季亩产达到1530.5公斤,一个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了!袁老师激动地鼓起掌来,边鼓掌边说:“这下好了!”

  然而,就在这次测产的一个月后,袁隆平在海南出席杂交水稻的全国推广会时,记者们含泪拍下了过去没有出现过的画面:工作人员用轮椅推着袁隆平进入会场。已经行走不便的他,“希望第三代杂交水稻推广的步伐快一些、再快一些”。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袁隆平也没有忘记他的稻田。有一天,他突然给同事打电话,激动地说:“90%!”同事们一头雾水,后来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袁老师已经下田看过了,海水稻的结穗率达到了90%。几天之后,袁老师摔倒在了去试验田的路上。弥留之际,他还在念叨着水稻。守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那个新品种耐盐浓度达到0.9%,提前两年达标,袁老师听后,用尽生命最后的一丝力气点了点头,闭上眼睛安详离去……

  袁隆平去世的那几天,长沙城里一直下着小雨,肃穆又略显悲戚。30多万群众从全国各地来到长沙明阳山,有的父母带着孩子,有的丈夫带着妻子,还有的同学好友结伴,出租车司机免费接送乘客前往吊唁,外卖小哥冒雨代人前去献花。大家把怀念变成鲜花,写成卡片:“袁老师,一路走好”“袁爷爷,以后我们不浪费一粒粮食”……细雨中,记者们用镜头记录着这一幕幕。

  不同的讲者,共同的追忆,报告会上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撞击着在场每个人的心灵,一次次掌声为发自肺腑的讲述而响起。袁隆平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把一个粮食安全、丰衣足食的祖国留给了我们,让我们能够安享盛世。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样一位在田野间逐梦,在求真中为农的长者——袁隆平!

  本社记者 牛 震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