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功国:能人带头探路,敲开财富大门
时间:2022-03-24 04:08:16 来源:农民文摘 作者: 字号:【

  错落有致的蔬菜大棚,宽敞干净的乡村街道,古色古香的特色民宿……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全军乡熊家河村是能人大户张功国的家,也是他土生土长的地方。

  “五年前,当我再次回到家乡的时候,道路两边都是猪圈和厕所,环境脏乱差,当时在我心底就萌生了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彻底整治村里的环境,让老乡们过上好日子。”张功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几年来,在张功国的带动下,村民们守着绿水青山,搭大棚,养黑猪,种花卉,一改贫困落后的面貌,阔步迈向小康。

  回乡创业,崛起山村美丽经济

  进入熊家河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500亩蔬菜大棚,搭建有序,十分壮观。2016年,张功国受金寨县全军乡能人回归政策吸引返乡创业,在全军乡熊家河村投资3000万元,从事乡村生态旅游项目投资开发。

  2019年,张功国担任熊家河村党支部名誉书记、村创福公司董事长,金寨县西楼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挂任乡党委委员。

  打造特色产业,助力集体脱贫

  张功国投资建立的西楼生态旅游有限公司,从一块无人问津的河边荒地起步,整地、修渠、铺管道,一点一点做起来。第一年,张功国投入了1000多万,没有任何收益,但是土地平整了,大棚起来了,原先长满荒草的河滩地,一座生态园正在抓紧建设中。

  果蔬种起来了,鸡鸭鱼也养起来了,销路怎么拓宽呢?张功国开始摸索新的发展模式,“咱们这山好,水好,又是当年红军的战略基地,不能白白浪费这么好的天然资源。”张功国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创新“农+旅”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发展旅游业不断吸引各地游客来村观光旅游,购买各种农副产品,拓宽销路。

  如今,“能人回归”的杠杆效应日渐显现,张功国凭借一人之力,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力200人就业,熊家河村集体经济增收78万元,22户贫困户精准脱贫,基本实现了当初乡党委提出的“用一个能人,兴一个产业,活一个村庄,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过上富日子!

  “以前能吃饱就很满足了,现在是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下午五点半,在张功国的果树大棚里,49岁的村民张功新正在锄地。张功新原本是村里的贫困户,张功国得知他的境况之后,主动把他带到自己的基地做工,送他去学习、培训,最终将他培养成一名技术工人。现在的张功新负责大棚果蔬的种植管理,年收入十万元,彻底摆脱了贫困。

  张功国总在说:“脱贫不是简单的让老百姓有钱,而是让他们有技术,只有将技术牢牢抓在自己手上,咱才能一直走下去。”怀着那一份炙热的乡土情怀,张功国还通过实施土地流转,让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使农民从原来单一的种植收入转变为“土地租金+务工收入+利润分红”的三元化经济增收模式。仅2019年,张功国的西楼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就给当地带来经营性建设用入市地块股金分红9.32万元,其中,熊家河村集体3万元,西楼组居民组6.32万元。同时,张功国还发放扶贫带动资金76.8万元,使群众务工收入达到49.9万元,土地流转金41.6万元。

  2020年底,在熊家河村委会和村民代表的见证下,张功国在熊家河村村部结清了当年农民工劳务工资100多万元,村民们摸着鼓鼓的腰包,开开心心过大年。

  谈及未来,53岁的张功国表示,下一步,他将投入更多资金加快休闲康养中心建设,加快农业示范园种类发展,利用新科技手段把生态园建设成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科普教育基地,启动民俗文化体验园规划,致力于开拓更多的产业发展,同时广泛吸纳人才,尤其是本土人才返乡就业,鼓励他们支持家乡建设,让熊家河村成为新时代下的模范乡村。

  (葛 婷 黄文静)

  摘自《安徽科技报》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