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席卷全球的当下,很多国家民众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美国人也闹起了“肉荒”——由于频繁出现集中感染的疫情,美国的很多肉类加工厂处于停产状态,肉类产品供应随之出现紧张。美国一些大型超市开始对部分肉类商品进行限购,而一些民众转而选择通过打猎来获取肉食。
路透社报道说,最近,在美国的明尼苏达州、新墨西哥州等地,狩猎许可的申请量出现明显增长,印第安纳州狩猎火鸡的许可证发放量猛增了28%。
没肉吃就上山打猎?这个选项听上去似乎不像是发生在现代社会,但对老美来说,它却是真实的,这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悠久而特殊的狩猎文化。
如今全世界都提倡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但有趣的是,“保护”在英文中其实有两个对应单词:Preservation和Conservation,虽然它们都可以翻译为中文的“保护”,但前者的含义是倾向于“一个都不能少”,在旧大陆各国广泛使用;而后者则有数量管理、种群平衡的概念,在美国、澳大利亚等新大陆国家提得比较多。
具体到美国,则是“Conservation”的主要实践国。目前,全美各州每年都要发放上万张的“职业猎人执照”,允许执照持有者合法、有限度地打猎,个别州由于一些野生动物种群泛滥,其职业猎人与政府之间还带有半雇佣的性质——完成指标有奖励,打不够要罚款。
这种奇特管理体制的发明者是一百多年前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其当政之前的美国历史上,美国一直处于“自由狩猎”的时代,而在同时代的欧洲,林场一般都是贵族的私有财产,平民阶层想狩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美国建国之前,英国政府也曾颁布法令,严禁北美殖民地移民越过亚巴拉契亚山脉狩猎,看着大平原上奔跑着的野味却不能去打,北美移民心里当然憋气,所以,美国《独立宣言》列数的英王罪状当中还专门加了不让狩猎这一条。
美国独立以后,富饶的中部大平原正式向猎人们敞开,整个19世纪的美国都处在狂热的狩猎运动中,而北美洲的野生动物则在此时遭遇了灭顶之灾。据估计,在19世纪初,北美旅鸽约有2亿只,北美野牛数量则超过七千万头,但在仅仅一百年之后,前者直接被猎杀直至灭绝,后者数量则一度降至不到一万头。还有熊、鹿、野猪、野火鸡、大角羊等许许多多其他的野生动物,都在这一时期数量骤减。
美国大量猎杀野生动物带来的“蛋白质高峰”,大约刚好到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当政时代终结,这位总统本人虽然也是一位超级狩猎爱好者,还著有《猎熊记》传世,但他也意识到这种肆无忌惮的猎杀不能继续下去了。1905年,美国国会在他的推动下颁布了第一部《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北美野牛等物种列入保护名录。罗斯福总统还效法欧洲的“禁猎区”制度,将大量野生林地设为禁猎的“国家公园”。
当然,他的这些做法一度激起了美国猎人的不满,全美狩猎协会甚至收回了他的荣誉会长职位,但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坚称,他的做法是为了“让美国人在此后100年里依然能继续这项‘高尚的运动’,让它的精神继续流淌在美国人的血管中”。美国狩猎也确实自这位总统开始,进入了“细水长流”的时代。
(王昱文)
摘自《齐鲁晚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