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为了让人们更清楚什么是垃圾分类,每搬到一个小区,物业都会送给你一本厚厚的倒垃圾辅导手册,图文并茂,巨细无遗,仅注意事项就高达500多条。比如:纸箱务必拆开,铺放平整打捆;电线插头务必和电器捆绑在一起;棍棒类的长度不能超过50厘米;厨房垃圾需要沥干水分用报纸包好;带刺的或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并贴上标签;用过的喷雾罐要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食用油需要用抹布擦干净,且瓶口必须用报纸封住……
这就是日本人,既认真又较真。还有些细则简直匪夷所思,比如:用过的信封因为有残留的胶水,所以不能算废纸;扔掉罐头盖前,要先把嵌进里面的橡胶皮垫拆下来;丢弃一辆自行车,必须附上一张纸条“这是我不要的”;袜子,仅一只属可燃物,若有两只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升级为“旧衣料”……
如果以上细节已经让你抓狂,那么下面要说的对液体垃圾的处理,绝对让你抓狂得直挠墙——在日本,吃完饭后,碗碟要先用废报纸(放心,日本的油墨是大豆做的)擦干净后再清洗,这样能避免不易分解的油污流入下水道,同时也能减少化学洗涤剂的使用。日本的超市甚至还专门卖一种针对厨房油污的凝固剂,只需挤上一滴,油脂便凝成一块琥珀。琥珀属“可燃烧垃圾”,但丢之前要先用废纸包成平角。
辅导手册的背后,还附赠一个彩虹年历——每一种颜色代表哪一天可以扔哪类垃圾。如: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等。看上去井然有序,很讲道理,但对于居民来说这便意味着周一吃的鱼,直到周四才能吐骨头,届时还必须旋紧闹钟的发条——因为即便到了那天,也不是任何时间都可以。很多社区规定早8点之前扔垃圾,因为日本乌鸦多,会把垃圾袋啄破造成二次污染。如果不幸错过了时间,那就只能拿回家臭上一星期的轮回。
许多初到日本的留学生嫌麻烦,抱着侥幸的心理乱丢垃圾,却不知道日本遍布着监察队,全部由志愿者组成,他们的职责就是搜索违法的垃圾袋,再把不法垃圾送回主人家,并且提醒主人必须用正确的方法投递。碰上这种丢人的事,留学生甚至不能借口自己不懂日语,因为手册上和小区的垃圾桶上都清清楚楚地印着日文、韩文和中文!每次搬家,中介和房东也会跟租客耐心而详细地解释垃圾分类大法,确定对方听懂了且保证执行,这才放心地把钥匙交出来,再深深地鞠上一躬,“那就拜托你啦”。日本很少有职业歧视,但如果你不会倒垃圾,破坏了公共卫生,就会被人翻白眼。一般留学生但凡有过一次被监察队敲门的经历,以后便再也不敢大意。毕竟垃圾事小,失体事大。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从居酒屋出来,老板在后面恭送,发现路边一个女孩在哭,旁边还有一只臊眉耷眼的秋田犬,做了错事一般耷拉着脑袋。老板蹲下来问女孩为什么哭,女孩肩膀一抽一抽地说了些什么,老板掩口笑了,转身从店里拿了一瓶水和一包纸。女孩见之,立马破涕为笑,不停地鞠躬感谢。朋友告诉我原委:女孩的秋田犬拉肚子了,而她随身携带的纸和水不够清洁地面,所以就急得大哭——在日本,每一个遛狗的人出门必带“四宝”:纸、水、夹子、塑料袋。这意味着:狗主人不能把便便捡起来就完事,还要把地面用水清洁干净才算有功德。
虽然麻烦,但收获亦是显而易见的——初到日本的人都会惊讶城市的整洁,连雨天路面的积水都清澈见底,即便走路不小心把雨水溅到裤腿也不用担心,天一放晴,它们便了无痕迹。一次,跟一位久居日本的中国朋友去购物,朋友看中一件简洁的外套,又有些犹豫。一问才知,这个外套没有口袋,出门不太方便——殊不知,日本人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一边换鞋,一边从兜里往外掏垃圾:车票、卫生纸、橘子皮、包装袋、饮料瓶……林林总总,拉拉杂杂,再不厌其烦地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整理,然后合并同类项,最后对号入座丢进不同的垃圾袋。这套动作被朋友做得像系鞋带一样自然而流畅。
(苏 阳)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