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持政策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2020年,国家继续深化种业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推进农作物种业和畜禽种业发展,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力、持续发展力和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大力推进“南繁硅谷”建设。按照《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年)》要求,高标准建设国家南繁育种基地。建立部省共建“南繁硅谷”工作协调机制,推动编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统筹谋划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加大南繁生物育种专区建设力度;支持南繁核心区新基地建设,打造全国最好农田;加快推进南繁供地农民补贴、制种大县等政策落实,加强水利工程等在建项目落实,做好后续项目储备。二是积极推进国家种子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工作,制种大县奖励扩大到青稞、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开展制种大县奖励绩效评价工作,研究建立动态调整和常态化支持机制,将国家种子基地纳入高标准农田项目优先支持范围;推动出台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制种保险政策落地。三是持续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根据新一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重点加强国家种质资源库(圃)、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等基础性、公益性设施建设,提高资源保存和利用能力;加强育种创新基地、品种测试体系、良种繁育基地等建设,提高育种创新、种业生产和种业监管能力。四是务实推进种业权益改革。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深度合作,共建平台、共享成果,促进人才流动和成果转化,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进种业人才分类评价,有效调动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国家种业交易平台建设,强化成果展示、产权交易等。五是推进农作物种质资源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继续开展第三次全国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贯彻落实《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年)》,2019年增加北京、天津、河北、安徽、西藏、陕西(陕北)6省(直辖市),计划利用5年左右时间,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228个农业县(市、区)进行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对其中665个种质资源丰富的县进行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全面收集古老地方品种、名特优种质资源以及濒危、珍稀野生近缘种;支持畜禽遗传资源活体保种、遗传材料保种及资源利用工作,对100个以上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库)给予资金支持,利用猪、家禽、牛、羊、马、驴、蜜蜂、兔地方品种,支持带动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畜牧业。六是加快绿色优质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围绕绿色种业发展要求,充分挖掘节水、节肥、抗逆等绿色性状种质和基因资源,加快培育推广肥水高效利用、适宜机械化轻简化栽培的绿色优质品种,加强国省地县四级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展示示范网络构建,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融合、线上线下联动,加大新品种宣传推广力度,加快新一轮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七是开展畜禽品种振兴行动。以生猪、奶牛、肉牛、肉鸡和肉羊等五个畜种为主攻方向,根据市场需求,支持相关科研教学、国家核心育种场等单位聚焦育种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切实提高畜禽种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八是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完善种业大数据平台,优化公共服务渠道,实现简单问题大数据答、复杂问题专家答,为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服务;通过扫描标签二维码,可对当前市场流通品种、生产经营者或门店相关信息进行多角度查询,实现种子监管全程可追溯,让农民购种用种无忧。九是完善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种子法》规定国家和各省要建立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农业农村部每年安排储备5000万公斤救灾备荒种子,各省也根据当地实际进行储备,如遭遇自然灾害或者遇到供种荒年,可调用救灾备荒种子以尽快恢复农业生产或平抑种子市场波动。

责任编辑:朱梓荥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