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生产农业机械化技术要点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 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

  当前,春季农业生产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在开展农机化作业时,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错时错峰下田,避免人员密集,杜绝生产过程中的疫情传播;要合理调配机具,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现就疫情期间春季水稻、小麦机械化生产提出如下技术要点,请参考。

  一、南方双季稻区春季早稻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一)机械化耕整地。早稻机插前耕整地质量要求做到“平整、洁净、细碎、沉实”。耕整深度均匀一致,田块平整,地表高低落差不大于3厘米。由于季节茬口紧,在早稻收获后要及时整地,可选用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反转旋耕灭茬机、铧式犁、水田埋茬起浆机、水田耙、平地打浆机等。丘陵山区可采用与小型拖拉机匹配的耕整机作业;在泥脚较深的稻田,可采用履带拖拉机配套旋耕机进行耕整地作业。

  (二)育秧播种。插前18~23天分批育秧,播种采用育秧播种流水线或轨道式精量播种机械作业,根据插秧机栽插行距选择相应规格秧盘。播前做好机械调试,确定适宜种子播种量、底土量和覆土量,秧盘底土厚度一般2.2~2.5厘米,覆土厚度0.3~0.6厘米,要求覆土均匀、不露籽。

  (三)机插秧。根据水稻品种、栽插季节、秧盘规格选择适宜类型的插秧机,提倡采用高速插秧机作业,提高工效和栽插质量。机插要求栽插秧苗均匀,深浅一致,一般漏插率≤5%,伤秧率≤4%,漂秧率≤3%,插秧深度在1~3厘米,以浅栽为宜,有利于低节位分蘖。根据水稻品种及栽插季节选择适宜栽插密度。建议采用同步深施肥插秧机作业,以提高肥效。

  (四)机械化穴直播。根据水稻品种、栽插季节选择适宜的穴直播机与种植密度。大田播种量和行株距基本与机插大田的行株距和用种量相同。机械化穴直播要求播种均匀,直而齐,一般漏播率≤5%,伤种率≤1.5%,穴粒数合格率≥85%。

  (五)机械植保。提倡高效、低毒和精准施药,减少污染。可采用车载式、担架式及喷杆式植保机械装备和植保无人机。

  二、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单季移栽稻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一)育秧播种。根据移栽时间、适宜秧龄以及移栽机械的作业进度,精确推算适播期,杜绝超龄秧机插。播前做好机械调试,确定适宜种子播种量、底土量和覆土量,秧盘底土厚一般2.2~2.5厘米,覆土厚0.3~0.6厘米,要求覆土均匀、不露籽。

  (二)苗期管护。播种实盘宜进入暗室或叠盘作暗化出苗。铺盘后通过沟灌洇水、微喷灌、滴灌等方式做好苗期水、肥管理,做到带肥带药移栽。起秧时间根据移栽作业时间和进度安排,做到随起随运随栽。

  三、黄淮地区春季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一)机械植保。采用喷杆式喷雾机进行防治作业,做到均匀喷洒,不漏喷、不重喷、无滴漏,以防出现药害;交接行重叠量不大于工作幅宽的3%,同一地块同种作物应在3天内完成一遍作业;风力超过3级、露水大、雨前及气温高于30℃不宜作业。

  (二)灌溉。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喷灌,喷灌强度应该小于土壤入渗速度,喷洒水的喷洒均匀度应大于70%,以免影响灌溉质量。

  (三)追肥。可采用低压喷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水肥同施。

  (四)联合收获。收获中,总损失应≤3%,漏割率应≤1%,脱净率≥98%;应采用小麦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装置对秸秆直接切碎,并均匀抛撒覆盖于地表;割茬高度≤15厘米;小麦秸秆切碎长度≤10厘米;切断长度合格率≥95%;抛撒不均匀率≤20%;漏切率≤1.5%。

  (五)烘干。种用谷物,烘后温度≤43℃;食用、工业用谷物≤50℃,最高≤60℃。

  四、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区春季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一)施肥。要求根据不同品种产量水平、品质类型、需肥特性和土壤类型,确定总施肥量,提倡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和机械深施。

  (二)联合收获。采用带有秸秆切碎、匀抛装置的联合收割机适时进行小麦收获,秸秆切碎的长度≤10厘米,留茬高度≤15厘米,收割损失率≤2%,切碎的秸秆均匀抛撒于地表。

  (三)烘干。使用低温循环式谷物烘干装备,将小麦烘干至含水率≤13%。谷物在进机前须进行筛选,去除杂物,以防堵塞烘干装备。高水分小麦(含水率>25%)不宜用高温干燥,建议热风温度≤30℃。为了保证干燥质量,降水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0.8%以内。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