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知多少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春节又称新春、新岁、年节、天腊、岁首、新年、大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随着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人们所赋予“春节”的内涵也在不停地变化着。

  “春节”的变迁

  汉武帝时期,将原来以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恢复为以孟春正月一日为岁首,由此逐渐升华为民族节日。

  魏晋时期,已形成除夕守岁的习俗,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宋朝时期,除夕、春节之俗便逐渐盛行。《东京梦华录》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

  明清时期,新年习俗的礼仪、应酬都已经盛行,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燃爆竹、换桃符、守岁等民俗也由此兴起,围绕春节的文化创造越来越活跃,仪式越来越完整。《万历嘉兴府志》中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人们在新年之际相互拜年,馈赠礼品。在此期间,耍狮子、舞龙、演戏、说书、扭秧歌、荡秋千、踩高跷、跑旱船、做手工、玩游戏、比才艺等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各地举办的庙会活动丰富多彩,但因各地风土人情的不同,也各有区别。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使用公元纪年,自此,“春节”之名被正式列入中国的节日法典。 当代的“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法定假日,古老的新年被赋予了时代的色彩,各种新鲜潮流的、绚丽多彩的过年方式,营造出浓浓的大年环境、大年氛围、大年情结和大年文化。

  春节的民间民俗

  说到民间习俗,就一些传统春节习俗来说,如贴年画、贴对联、守岁、拜年、放鞭炮等基本都是相通的,不同的地域,细微之处略有不同,各有其特色。

  北方有的地方过年,会在除夕晚上,在院子里面洒些芝麻秆,在房门外及大门内放挡门棍,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其次是防年兽跑出来祸害百姓,当它走进院子就会被踩到芝麻秆后发出的响声吓跑。烤柴火,发大财。不能扫地、洗头、丢垃圾,否则会扫走财运,丢掉好运。

  每逢新春佳节,尤其在北方,饺子是年夜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饺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因为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子”为“子时”,“饺”与“交”谐音,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喜庆团圆”之意。饺子外形如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人们还会将硬币或者花生米和果仁包在饺子里,谁吃到饺子就预示新的一年将交好运。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的明州(即今天的浙江宁波)兴起一种新奇食物,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最早叫“浮圆子”。春节吃汤圆,意味着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四川地区大年初一的早餐要吃汤圆,汤圆叫“元宝”,吃汤圆叫“得元宝”。扬州人新年第一天要吃四喜汤圆,寓意事事如意、合家团圆。

  新春期间很多地区都讲究吃年糕,因为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所以,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代表着美好的寓意和希望。正如诗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年糕最早只是作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用的,后来才逐渐成为春节传统美食。春节吃年糕多出现于南方,多以红、黄、白三色出现,寄寓了五谷丰登、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

  春卷,又称春饼、春盘、薄饼,是中国民间立春时吃的传统美食,流行于中国各地。春卷包含着新年的美好祝福,有迎春喜庆之吉兆。在南方的某些地区,过春节不吃饺子,吃春卷。古代立春日所食之面饼,烙得很薄,又称薄饼。与数种生菜同食,名曰“春盘”。每年立春日,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

  各地还有各自不同的饮食习俗,比如八宝饭是上海人传统年夜饭必不可少的食物,象征团团圆圆、吉祥平安;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都一定要吃太平燕,也称扁肉燕,所谓“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腊月二十,湖南湘西土家族人都要打糯米糍粑,客家人过节也有吃糍粑的习惯;广西壮族人过年有吃年粽的习俗,每年春节前,他们都要包粽子或买粽子。

  本刊综合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