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防控技术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一、概述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spp.)的中绦期幼虫寄生在哺乳动物脏器内引起的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一)病原

  目前分类学认为引起包虫病的病原(棘球绦虫)是棘球属的5种绦虫,即: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多房棘球绦虫(E.multilocularis,E.m)、少节棘球绦虫(E.oligarthrus,E.o)、福氏棘球绦虫(E.vogeli,E.v)和石渠棘球绦虫(E. shiquicus)。

  目前在我国人畜间流行的包虫病主要有2种,即:由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囊型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或囊型棘球蚴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和多房棘球绦虫引起的泡型包虫病(多房棘球蚴病,或泡型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其中,泡型包虫病,又称作“虫癌”,对人的致死率高达94%。

  (二)疫病特点

  棘球绦虫需两种哺乳动物完成其生活史,终宿主是犬、狼、豺、猫和狐等食肉动物;中间宿主是羊、牛、骆驼、猪和鹿等偶蹄类,袋鼠、某些啮齿类、灵长类动物和人。即中间宿主体内组织寄生的棘球蚴(包虫病包囊)中的原头蚴(原头节)被终末宿主食入在小肠中发育为成虫(雌雄同体)产生虫卵,虫卵被中间宿主误食又在体内组织寄生形成包虫病包囊,周而复始,构成包虫病循环链(棘球绦虫生活史)。包虫病无季节性传播,全年流行。羊是囊型包虫病最适宜的中间宿主,终末宿主(犬)是包虫病的传染源。

  (三)流行与危害

  包虫病呈世界性分布,遍及五大洲,在中东、南欧、拉丁美洲、中亚、澳大利亚和非洲部分国家流行。在我国的21个省、市、自治区均发现包虫病,有囊型和泡型包虫病,主要以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囊型包虫病危害最为严重,囊型包虫病引起人的包虫病发病率较高,占包虫病例数95%以上。我国包虫病高发区(重点疫区)涉及377个县(市、区)、1913个乡,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西藏、四川等省(自治区)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4.6%,全国包虫病流行区人群血清平均患病率为11.98%,人群平均患病率为1.08%,现有包虫病患者至少达100万,受威胁人口为6600万,人的包虫病累计手术病例数超过高发省区居民的0.2%,其中,包虫病死亡率可达到5%〜10%。农业农村部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每年患包虫病的家畜在5000万头(只)以上,因该病家畜毛、肉、奶减产,脏器废弃和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30亿元,给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生产与发展带来巨大危害。

  二、症状与诊断

  家畜感染包虫病无临床症状,只有在家畜屠宰时,处理内脏可发现脏器感染包虫病,该病主要寄生于家畜肝、肺等内脏器官。通常在家畜定点屠宰场,对家畜肝肺进行包虫病感染调查。

  人可作为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棘球蚴(包虫病包囊)在人体内可存活40年甚至更久,其中原头蚴可在中间宿主体内继发形成(继发感染)新的棘球蚴。包虫病对人体的危害以机械损害为主,严重程度取决于棘球蚴的体积、数量、寄生时间和寄生部位。因棘球蚴生长缓慢,往往在感染后5〜20年才出现症状。原发的棘球蚴感染多为单个,继发感染常为多发,同时累及几个器官患包虫病。临床表现极其复杂,受累部位有轻微疼痛和坠胀感,如累及肝脏可有肝区疼痛;在肺部可出现呼吸急促、胸痛等呼吸道刺激症状;在颅脑则引起头痛、呕吐甚至癫痫等;骨棘球蚴常发生于骨盆、椎体的中心和长骨的干骺端,可破坏骨质,易造成骨折或骨碎裂等;位置表浅的棘球蚴可在体表形成包块,触之坚韧,压之有弹性,叩诊时有震颤感;若包块压迫门静脉可致腹水,压迫胆管可致阻塞性黄疸、胆囊炎等。X线、B超、CT、MRI及同位素扫描等对包虫病的诊断和定位有帮助。特别是CT和MRI,不仅可早期诊断出无症状的包虫病患者,且能准确检测出各种病理形态影像。但确诊应以病原学结果为依据,即手术取出包虫囊,或从痰、胸膜积液、腹水等检获包虫囊碎片或原头蚴等。

  检查(诊断)家牧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使用氢溴酸槟榔碱下泻法,可在下泻粪便样品中,直接看到排出的细粒棘球绦虫成虫,长度不超过1cm。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犬粪抗原检测试剂盒可检测粪样中细粒棘球绦虫虫体抗原,用于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和效果考核等。

  三、防控措施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国办发[2012]31号)将包虫病列为16种优先防治的动物疫病;2010年和2015年分别由国家多部委联合下发了《包虫病防治行动计划(2011-2015)》和《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指导全国包虫病防控工作。疫区全部犬(终末宿主)进行登记管理,每月设定驱虫日,按月投喂吡喹酮咀嚼片进行驱虫,以阻止棘球绦虫成虫产生孕卵节片;并扑杀无主犬(流浪犬),从源头可控制包虫病。对绵羊进行免疫,切断传染链。

  (一)传染源控制

  1. 登记管理

  对流行村所有家犬进行登记或挂牌,建立犬驱虫登记卡(见表1),并妥善保存。

  2. 犬驱虫

  各流行区要结合当地实际,确定每月驱虫日,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和配合犬驱虫工作,并做好个人防护。采用吡喹酮咀嚼片(规格:0.1g/片)对所有犬进行药物驱虫,每犬每次1〜2片(体重大于20kg的犬每次2片)。乡级兽医站负责领取和分发犬驱虫药,村级防疫员负责投喂犬驱虫药,给犬喂食,确认犬吞服后在登记卡上进行记录,犬主需签字确认。村级兽医防疫员每月将犬只驱虫情况逐级汇总上报县级兽医站。

  3. 驱虫后犬粪处理

  要求犬主收集驱虫后3天内的犬粪进行深埋或焚烧,防止棘球绦虫卵污染环境;收集、处理犬粪的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

  4. 无主犬控制

  各村要采取多种方法控制并减少无主犬数量,鼓励捕杀无主犬。每月定期由村级防疫员指导相关人员在无主犬聚集的场所或经常出没的区域投放吡喹酮咀嚼片。

  5. 工作要求

  注意做好犬数量变化的动态管理,驱虫人员在驱虫日前后3天内,要深入到各犬主家,亲自投药或监督犬主投药。兽医部门要不定期派人抽查各村犬驱虫情况,对驱虫人员每年至少做1次犬驱虫管理工作程序与质量控制要求的技术培训。

  (二)疫苗免疫及检疫

  2017年起,畜间包虫病防控被纳入国家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范围,由财政提供专项资金对包虫病流行区的家畜统一进行强制免疫。采用“羊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绵羊进行免疫预防。具体免疫程序:羔羊断奶(4个月龄)首免,间隔1个月加强免疫1次,此后,每年加强免疫1次。

  动物卫生监督及检疫部门,按国家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做好家畜屠宰管理、检疫,对病害脏器进行无害化处理。

  各地落实“人畜并防、统筹推进”的方针政策,重视动物源头防控,加大投入力度,目前我国包虫病防控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四、防护与消毒

  (一)人员防护

  从事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现场开展防治工作、实验室接触虫卵或人工感染实验犬等具体实验操作时,工作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包括长筒胶靴、手套、护目镜、口罩、帽子、工作服等。

  待所有工作结束后,对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进行焚烧,长筒胶靴进行高压或用次氯酸钠溶液(3.75%)浸泡消毒。

  (二)实验用具和废弃物的处置

  终末宿主(犬)尸体、粪便、虫体、虫卵、动物患包虫病的脏器、包囊、原头蚴等污染的材料必须进行消毒处理(见表2)。

  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张壮志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范伟兴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