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爱说爱笑,与人说话的时候总是有奇妙的俗语相伴而出,尤其是不经意说出的一句句乡谚俚语,在通俗易懂甚至土得掉渣的语言中阐明了深刻的道理和做人的准则,犹如一股股涓涓细流,滋润着我求知若渴的心田,使我明白了如何工作、如何生活、如何做一个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人。时隔多年,这些有趣的乡谚俚语并没有随着年代的久远在记忆的心屏上模糊消失,反而越发清晰明亮起来,每每想起还让我受益无穷。
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全靠当教师的父亲每月微薄的工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尽管母亲变着花样给我们做饭,但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时候我一看见玉米面窝窝就闹饭,都十来岁了还总让母亲连哄带劝才肯吃,否则又哭又闹弄得一家人不得安生。时隔多年,我还清楚地记得母亲当时不厌其烦对我说的话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要吃还是家常饭,要穿还是粗布衣”。倘若吃饭饭碗中剩下了稀汤,母亲就会说“吃饭多喝汤,老了不受伤”。偶尔家里改善一下生活,我和哥哥姐姐总是争先恐后抢着吃。这时,母亲总是先说一句“少吃多得味,多吃活受罪”,并上前把哥哥姐姐拉到一边,对他们说“要想好,大让小”。
那时候虽然经济拮据,缺衣少穿,但吃苦耐劳的母亲却是“人穷志不短”,不仅对我们姊妹三个人品方面的要求极其严格,更是把全家人在街坊邻居中的好口碑看得比天都大。从小到大,母亲常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行情在路上哩”。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时,有一次经不住诱惑,我和几个小伙伴偷了村东头四爷家的梨,这事不知怎么让母亲知道了,她除了狠狠地揍了我一顿外,还严厉批评了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小水不防,大雨围房”“偷个鸡蛋吃不饱,赖名一直落到老。”
上初中后,母亲告诫我“靠亲戚,靠别人,不如个人立志气”“命是假,干是真,事成事败全在人”。 当母亲得知我在学校一度和几个爱打架的淘气包关系很好,学习成绩陡然下降,母亲告诉我“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下假神”“人怕瞎胡混,地怕不上粪”,让我明白交友不慎带来的不良后果。为了改掉我睡懒觉的坏习惯,母亲帮我分析了其中的危害,并对我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起三日当一工,晚起三月当一冬”“一日无二晨,时光不等人”。再后来,在母亲的鼓励与教诲下,我考上了师范学校,临上学走时母亲千叮咛万嘱咐“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出门三里地,便是外乡人”“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听人劝,吃饱饭”“不说闲话少惹祸,不骑闲马少摔跤”。
“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身子正,不怕影子斜”“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师范毕业参加工作后,母亲的这些乡谚俚语时常在我耳边响起,提醒着我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任何时候都要踏实做事,老实做人,不能心存侥幸,投机取巧。母亲经常教育我,人这一辈子,平安就是福,做事要对得起良心,图个心安,这是母亲恪守一生的为人之道,也是母亲传给我的家风。从小到大,受母亲的影响和熏陶,凡事图个心安的谆谆教导也潜移默化地植入了我的心田,成了我始终遵循的为人处事准则。
母亲一生勤俭节约,省吃俭用,常教育我们要艰苦朴素,绝不允许铺张浪费。她老人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告诫我们不管生活条件多好也不要忘了节俭这个传家宝。母亲是个热心肠,每逢遇到街坊邻居吵架,母亲总是劝他们“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吵架不记仇”“夫妻没有隔夜仇”。要是谁家孩子不孝敬父母,母亲劝说他们“家中有个老,犹如一个宝”“千里去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不知是邻里出于对母亲的尊敬,还是母亲的话确实起了作用,反正,母亲朴实的话语常常使那些夫妻不和、婆媳不睦的和好如初。母亲乐善好施,心地善良,尽管我家生活不富裕,但偶尔改善一下生活,她总是一分几份给左邻右舍送去,她常说“远亲不如近邻”。
母亲一辈子与世无争,淡泊名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淡生活。说句心里话,没念过几年书的母亲对乡谚俚语的信手拈来真是让我钦佩不已,也受益匪浅。母亲那口头禅般的乡谚俚语,传承了清白做人勤勉做事的家风,成为滋养我成长的一种养料,成为她赐予儿女的一笔财富,成为我做人做事的一记警钟。有时仔细想想:母亲的这些乡谚俚语所折射的,不正是中国人民“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吗?
(梁永刚)
摘自《乡镇论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