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疆的春耕生产工作正陆续由南向北展开。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实施精量施药飞行作业;在地面,大型联合整地机、卫星导航智能播种机等机械无缝对接,联合进行春播作业……随着智慧农机的广泛应用,很多“自己跑”“自己喷”的共享农机,成为新疆春耕春管的“生力军”。
无人机实现全自主作业
4月5日上午11时,奇台县西北湾乡三屯三村,33岁的田玉新坐在地头用手机追剧。让他免去在地里来回奔波的,是一架正在“自己喷”的无人机,给小麦喷洒营养液,而他,只需拿遥控器指挥。
“它带的药比老款一次多6公斤,还能绕着障碍物走,挣钱指望它啦。”田玉新说道。他算过,一架无人机一年可完成3万余亩地作业。仅此一项,今年可增加20多万元收入。
田玉新所说的老款,是他去年买的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均匀,无遗漏,无重复,效率高。除了给自家300多亩地打药施肥,他还给本县其他村民做防护。上周,他又花7.1万元买回一架大疆T16植保无人机。
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区公司销售负责人付建华介绍,设置好航线,无人机全自主作业,每小时作业效率可达150亩,雷达实时监测前方15米范围内的障碍物并报警,果树稀疏、高矮等不同情况下植保机也能实现精准喷洒。
“大块头”逐步取代“小个子”
一台大块头“自己跑”的播种机正在播种,向人们展示着新疆农业现代化步入“智慧春耕”的美好图景。
6日下午,在沙雅县海楼镇附近的一片棉田里,国家级农机示范合作社——沙雅县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马邦恒当起“甩手掌柜”。
马邦恒说,春播过程中,完成电脑设置后,播种机上搭载卫星导航系统进入运行模式,按照设定好的线路匀速行进作业,无人驾驶1公里直线误差不超过2厘米。200多亩棉田播种等全套作业,仅需要3个小时。与传统播种方式相比,节约棉种50%以上,提高土地利用率3%。
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明说:“今年阿克苏地区棉田100%实行机械化作业,从种到管再到收,智能农机‘唱主角’。”
“从购买方向看,智能化农机逐步替代常规农机,大型农机正在替代中小型农机。智慧农机正在引领农机装备发展潮流。”昌吉州农机合作服务联盟理事长马建飞说。
农机合作社抱团发展
除了单打独斗,疆内部分农机合作社以春耕春管为契机,抱团发展成为一种趋势。
“8日去南疆播种,20日左右再回北疆作业,打个时间差。”玛纳斯县牧野天合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献春说。
他的这一计划,与昌吉州农机合作服务联盟的统一协调息息相关。合作社正是昌吉州农机合作服务联盟所属成员之一。
昌吉州农机推广站站长李继红介绍,在创新农机经营合作方面,昌吉州农机合作服务联盟为全疆探索出一条新路,在稳定本地作业面积基础上,还在南疆确定30万亩作业面积。
“成立农机合作服务联盟,抱团发展,有利于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疆内农机作业交流与合作,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拉动经济效益,最终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自治区农牧业机械管理局总工程师裴新民说。
(江斌伟)
摘自《乌鲁木齐晚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