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维建:坚守农村 笔耕不辍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潘维建住在山东莒县龙山镇潘家庄村。他的家是一座砖瓦房小院,和村里其他人家的院子没有区别。要说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门口那一小片菜园了,里面整整齐齐种了白菜、萝卜等好几种菜,看着特别喜庆。

  初见潘维建,他穿着利索的夹克,戴着眼镜,文静的气质和院子里堆着的化肥、农药、玉米什么的都有点不协调。潘维建告诉记者,这些玉米都是今年新种的,他在创作的时候也没有停下干农活儿。

  潘维建的文学情缘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年轻人中间都流行文学,潘维建也成了一名热血文艺青年,再加上莒县是山东有名的文学大县,现在还留存着几个大的诗社,当年各种文学组织就更多了。考大学失利后,潘维建到一所农村中学做代课教师,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实践,尝试写作品。

  2003年,潘维建报名参加了鲁迅文学院的函授班。2005年又被推荐参加了鲁迅文学院的作家培训班。期间,他的小说作品陆续获得了一些文学评论家、专业作家的好评,也从此正式确立了农民作家的身份,正式开始创作生涯。用潘维建自己的话说,是“正正经经开始写东西”了。《山东文学》《当代小说》等报纸杂志上都刊载过他的“豆腐块”,慢慢地也获得了不少省级、国家级的奖项。

  作家之路  艰辛坎坷

  对潘维建来说,作家的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财富和声誉,就如同他所在的这间十几平方米、水泥地面的平房一样,他的日子依然清贫。

  潘维建说,他有一部长篇小说,是2017年山东省作协重点扶持作品。小说已经完稿了,但是出版要至少资费3万元,他很难负担得起这笔钱。不仅如此,在回到家里专心创作之前,他还要外出打工,做保安,到玻璃厂当工人……补贴家用。

  伴随着物质上的拮据,与潘维建做伴的还有精神上的巨大孤独感。村里人大多对文学不感兴趣,面对潘维健从事写作这件费时、费力又不赚钱的工作,还有些嘲讽。因此,作家群体普遍存在的孤独,在农村这样一个相对简单的环境中被加倍放大,重重地压在这位瘦弱作家的心头。

  扎根农村  书写真实

  不过,也正是生活带给他的孤独与磨砺,使他更能体会到处于夹缝与路口的农村与农民的焦虑、拼搏、欣喜、失望。他坦诚,他对农村有热爱,但是更多的是“批判”,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创作到底对他来说是什么?潘维建说,年轻时是爱好,随着年岁的增长,如今是一份责任,是作家作为社会的观察者、记录者、社会的医生的责任。文学已经成为自己血液中的一部分了,他想要像鲁迅那样,写人写事,可能给这个社会开不出什么药方来,但是,可以记录这个社会。

  潘维建觉得,能给农村看病开药的作家,太少了。农村需要他的坚守,他也和农村融为一体,分也分不开了。

  争分夺秒 字斟句酌

  今年50岁的潘维建,体会到了岁月加速流过的切肤之感。他已经不再出门打工了,专心创作。

  潘维建书房的墙上,贴满了各个杂志社、文学期刊的约稿和排期;电脑桌上,一摞又一摞的稿纸记着的是不同作品的梗概、脉络、思路;老旧的电脑屏幕上,光标在尚未完成的文字后边一闪一闪。

  现在,潘维建每天除了吃饭和休息,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写作。因为对作品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字斟句酌的创作更是耗时。

  这两年,潘维建的境遇稍稍有了一些改善。他的爱人在外打工,支持他的创作;今年开始,稿费的收入也提高了一些;再加上莒县当地有一些慕名而来的朋友给一些支援,现在的潘维建只在家门口干点农活就行了。

  潘维建说,文学之路虽苦,但他会坚持下去,哪怕如同莫言与王安忆说的那样,是以一种悲壮的姿态去从事创作,他也要把更真实的农村展现出来。

  “文学某一个层面上来说,是我感知世界的一种媒介,是我内心世界的一个定海神针。有文学在内心支撑着,我感觉我在生活当中就不会太浮躁,不会被世俗洪流裹挟着,连滚带跑的,最后泯灭了自己。我现在感觉自己是在孤军奋战,但是我不会改变,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写作是我一生的事业,我会一直写下去。”

  (李伟民)

  摘自中国乡村之声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